实锤了,土木堡之变是一场内部兵变,主谋是文官集团以及宣府总兵杨洪。
清修明史说,明英宗朱祁镇带着50万大军被瓦剌也先2万蒙古兵打败,50万大军全军覆没,朱祁镇被抓。然后朱祁镇在瓦剌屈辱的生活了几年,在奸臣帮助下复位,然后杀了忠臣于谦。
然而根据最新史料《天潢玉牒》的记载:明英宗朱祁镇8岁继位,由太皇太后和内阁三杨把持朝政,7年后,太皇太后去世,明英宗亲政,强硬手腕夺回内阁的权力。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22岁,北部边境军备废弛,朱祁镇让太监王振查边境情况,王振与内阁暗通,诓骗朱祁镇。
朱祁镇带领禁卫3100人和京卫2500人亲自巡边。
看好了,一共5600人,不是50万人。
然后到了宣府,被宣府兵偷袭,朱祁镇只带了三个人逃走。
路上遇到来大明进贡的瓦剌也先2000人。看好了是2000人,不是2万。瓦剌也先见到朱祁镇跪拜,问事情缘由,带朱祁镇入宣府叫门,宣府总兵杨洪不见。
这就是清修明史所谓叫门,这是真要把皇帝送回去,而不是威胁攻打。
这时候朱祁镇才明白自己被算计了,跟着也先回瓦剌。也先大礼伺候,要把妹妹送给朱祁镇,被婉拒。
这一年太后和内阁扶持朱祁钰登基,朱祁镇也在朱祁钰当皇帝的第一年回到北京,称太上皇被软禁。
于谦以兵部尚书身份统领亲军,亲军可是皇帝的私军,应该由新皇帝朱祁钰统领,看出来了吧,于谦是权臣,挟持朱祁钰。当时的人称朱祁钰和于谦是二帝。
最重要一点,没有北京保卫战,瓦剌没有攻打北京,也就是说于谦没打仗,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是吹牛。
还有,于谦和兵变的宣府总兵杨洪是儿女亲家。
这是一场由内阁策划,鼓动边军杨洪的兵变。
朱祁镇夺回皇位后杀于谦和杨洪儿子杨俊。此时杨洪已经去世,于谦该杀。
除了《天潢玉牒》,朝鲜的《李朝实录》也有被宣府总兵偷袭的侧面记载。(下图)
“七月十七日,皇帝领兵八万亲征,出居庸,行至长安岭,都督杨洪三父子伏兵山间击贼,擒杀四万余级。……辽东等处嫣然无事。再看长安岭地形图,确实是崇山峻岭。”
这就是“春秋笔法”,一边说辽东没兵入寇,一边说皇帝亲征,一边说杨洪父子伏兵擒杀四万。
这被擒杀的四万就是皇帝的部队。
军队数量以《天潢玉牒》为准,《李朝实录》是使臣听说,而《天潢玉牒》是亲历,清修明史是抹黑。
总结一下,于谦和杨洪是乱臣贼子,也先是忠臣。清修明史把兵变说成瓦剌攻打,目的就是要黑朱祁镇昏庸无能,抹黑明朝皇帝杀能臣功臣。
这是最近研究明史新进展。
揭露西方伪史必读之书《光从中华来》,第三届西史辨伪论坛推荐书籍,河清老师新作,揭露西方伪史,找回民族自信。喜欢的可以在橱窗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