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诈捐事件”迎来反转,真相曝光后全网沉默:这个时代,我们要如何当个好人?

文化   2024-11-28 07:31   新疆  
 ▼

王宝强诈捐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了。

         

 

25号,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发布通报:

         

 

“11月20日,我局接到钱某龙报案,称其受四川某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委托,到公安机关控告王某强及其公司未按承诺向该公司支付报酬,涉嫌诈骗。

         

 

经询问报案人,并对其提供证据逐一审查后,我局认定报案反映的问题系民事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已告知报案人通过民事途径解决。”

         

 

         

 

其实大家仔细读读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钱某龙告的是“王某强及其公司未按承诺向该公司支付报酬”。

         

 

   

也就是说,他们先前在网上骂“王宝强诈捐”,根本就只是一个起哄的噱头。

         

 

牵扯其中的贫困家庭,也是被人当成了工具。

         

 

王宝强一方晒出的合同和转账记录,以及被捐助人先前发出的证据已经能证明这一点。

         

 

真相基本是:

         

 

这家公司没签到想要的合同、拿到想要的钱。

         

 

他们眼见《八角笼中》卖了20多个亿,转头一想当初签的合同太亏,于是出此下策。

         

 

王宝强是好人还是小人?其实取决于这起事件的双方私下如何分钱。

         

 

但是。

         

 

千不该,万不该。

         

 

这些人不该拿公益当枪使。

         

 

   

         

 

透过很多类似的“公益信任危机”事件,大家应该也能发现:

         

 

做好事的一方可能会成为受害者,甚至在舆论中成为弱势的一方。

         

 

大家常用农夫与蛇来形容,言简意赅。

         

 

但是这种公益现象绝对不能用如此简单的比喻来阐述,这会让很多人对公益产生误解。

         

 

在当代做好事,如果还是仅凭人心和道义,真的很难。

         

 

         

 

   
01

难以避免的“差评”

         

 

早在今年上半年,益美君就留意到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王宝强诈捐”的信息。

         

 

跟这次一样,发表这些言论的人也不是“外人”。

         

 

有的还是接受过捐助的。

         

 

其实,这样的“差评”很难避免。

         

 

因为王宝强的捐助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

         

 

他让来自贫困的家庭小演员出镜,他跟被捐助人一起活动,在公众面前做出承诺……

         

 

为了电影宣发,这些都是要摆在台面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是王宝强亲自做的。

         

 

不得不说,效果也是很好的。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票房。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   

         

 

这会带来一个问题:

         

 

一旦有些被捐助的人跟他之间产生了矛盾,那么王宝强一定会最先受到冲击。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比如演员孙俪与贫困大学生向海清的纠纷。

         

 

当年,孙俪通过一档电视节目了解到向海清的困境,决定伸出援手。

         

 

孙俪通过其母亲的名义,每月向向海清提供500元的生活费,并承担其学习费用,提供辅导书等。

         

 

资助一直持续到向海清高中毕业,期间孙俪还鼓励他复读,并在其母亲生病时寄去药物。

         

 

后来,向海清心态发生变化,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并多次向孙俪索要更多生活费。

         

 

孙俪认为向海清已具备自食其力的能力,且其要求超出了资助范围,因此决定中断资助。   

         

 

于是,向海清写了一篇长达6000字的文章,名为“感谢”,实则指责孙俪沽名钓誉、不践行诺言。

         

 

该文章被一名记者公开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反响。

         

 

做好事还被打差评?

         

 

找谁说理去?

         

 

现在谁还愿意做好事?

         

 

其实,并非所有人都是向海清这样。

         

 

同时,作为捐助者的好心人,也应该在公益行为发生之初有一定的预期,主动去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在现代,我们绝对不能单纯地用公序良俗去理解公益、做公益。

         

 

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

         

 

这也是公益组织存在的意义之一。   

         

 

益美君这么讲,很多人可能会不认可。

         

 

没关系。

         

 

益美君今天不是来推销公益组织的,只是想借这一事件讲明一种现象:

         

 

很多人没有真正了解过公益组织,或者因为一些负面新闻对公益组织的认知产生了偏差。

         

 

       
02

公益组织对各方的保护

         

 

明星的事咱不管。

         

 

我们先说说普通人的爱心奉献。

         

 

实际上,公益组织、机构的存在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可以让各方的隐私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同时,捐助人与被捐助者之间的利益纠葛也能因此得以避免。

         

 

   

比如双方对捐助金额、用途等产生分歧,甚至可能因误解而产生矛盾。

         

 

另外,捐助行为的纯粹性和无偿性也能得到保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相信现在很多人想做好事的时候,会通过互联网去传递自己的爱心。

         

 

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一次捐助。

         

 

真的是方便又省心。

         

 

唯一的问题就是:

         

 

夹在中间公益组织是否靠谱?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被很多人认可的说法:

         

 

那就是把钱交出去大概率到不了需要帮助的人手中,一定得亲自把钱送到。

         

 

我们暂时把“公益组织是否靠谱”这个问题放到一边,先看看一些职业好心人在亲身参与到其中以后的体验和感受。   

         

 

         

 

也是因为王宝强这起事件,益美君刷到了一位职业做公益的博主。

         

 

他提到他见过这样一类被捐助家庭——

         

 

他们总是觉得捐赠人很有钱,于是开始无度地索取。

         

 

有一个家庭的家长,总是指使孩子给博主发信息、打电话,卖惨要钱。

         

 

还有一个家庭的男家长,给博主发信息说自己腰不行了,干不了体力活。

         

 

博主帮这位男家长联系医院,医保外加人情,免去了各种费用。

         

 

但是人家的意思并不是要治病,而是要钱。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这位博主在做好事的时候还会遇到什么奇葩状况?   

         

 

而且这位博主并不是什么有钱人,他做好事的初衷是为了孩子。

         

 

遇到这些状况他还能坚持,也是因为孩子。

         

 

大家也不妨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不是有着比较坚定的信念,普通人可能很快就会对“做好事”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由此可见。

         

 

亲自把钱送到需要的人手里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

         

 

公益组织也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他们发挥的作用也不止于保护各方隐私。

         

 

个真正的阻碍是,部分组织机构发生的负面新闻影响了多数人的判断。

         

 

如果你有机会去分析一个公益项目设计的合理性,你会发现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在专业性和透明度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组织机构。

         

 

只是,他们被埋没在更有噱头的喧嚣之中。

         

 

   
         

 

03

两位网红的试验

         

 

前段时间有个热门视频,真的很“离谱”,很感动。

         

 

两位有着几百万粉丝的博主竟然在短视频平台发起募捐。

         

 

最终,7万多人参与,捐出上百万资金。

         

 

这笔钱捐给了新疆的一家公益机构,用于当地少年儿童进行体育运动训练。

         

 

但同时,质疑声铺天盖地。

         

 

很多人始终不相信这笔钱真的用在了孩子身上。

         

 

         

 

   

于是,这两位博主(其中一位是专业财务)跑到新疆亲自去做财务公开工作。

         

 

当地的工作人员也非常配合,他们拿出了账本,带领博主去采购地探访,去学校检验孩子们的体育用品……

         

 

最后他们一起从各个角度证明了已经花出去的20多万花得有多实在。

         

 

         

 

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会持续被质疑。

         

 

因为,这个年头不干人事的“人”太多了。

         

 

这家机构的负责人也说:

         

 

她已经习惯了被人质疑。

         

 

   

甚至被当成骗子也是常态。

         

 

他们说:

         

 

“以前帮孩子治病,会被当成割腰子的。”

         

 

“以前给孩子做性教育,会被说不要脸。”

         

 

“被家长递巴掌也会发生。”

         

 

……

         

 

         

 

益美君真心呼吁:

         

 

如果你想做好事,但是你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你可以花一点时间去考察一家机构、一个项目。

         

 

或许你会发现,我们的公益事业并非别人讲的那样。

         

 

确实。

         

 

这个社会有很多很多问题。

         

 

但是。

         

 

有坏就必定有好。

         

 

凡事都有对立面。

         

 

只要你想找到一些美好。


那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出品 | 益美传媒

作者 | 青铜



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星标「益美传媒」
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文章





欢迎关注救助儿童会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减缓气候变化

为儿童权益发声

👇👇👇

如果你也认同,还请点亮【赞】+【在看】

益美传媒
传播,让公益更有力量!聚焦公益传播,传递爱与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