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将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一篇说透中国医疗真相

文摘   2025-02-07 18:02   山东  

前两天聊公务员工资,说现在中国狭义公务员800多万。

有人就爆了,说明明体制内有4000多万,怎么到你那就剩800多万?

他们大概不知道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区别,把教师和医生这两大类也算进了公务员。

实际上,教师医生属于事业单位,并不属于狭义上的公务员。

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公益一类是完全不能市场化的行业,大头就是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中小学教师,大概600万。

这些人是有编制的,需要经过市委编办的审核,通过后才能入职,可以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体制内。

但义务教育以外,包括公办幼儿园、高中、大学,大概有小1000万,属于公益二类,也就是可以部分市场化的行业。

这些岗位,不需要编办审核,只要备案即可上岗,就算归类为体制内,也算是体制边缘。

那么医生归类在哪里呢?

公立医院医生归类为公益二类。

为啥说人家边缘呢?

不用编办审核只是其一,关键还在于不享受或极少享受财政拨款。

也就是说,他们的工资大部分不是政府发的,而是在市场上赚的。

像公立医院,财政拨款大概只占收入的5%-10%,而且还得专款专用,一般不能用来发工资。

所以,你跟人家医生说,“老子缴税养你们”,这话不对,人家不靠你养。

但医院虽然不靠政府养,医生也没有正经编制,但医院的定价却是政府说了算。

好处是,价格低,服务和药品都比市面便宜很多。

坏处是,你不养人家,让人家自己赚钱,还限制人家价格,这就不是正常市场行为。

你把人家扔到市场上了,价格这条路又给人堵上了,为了赚钱,人家自然要走其他路。

于是就有了过度医疗,多检查,多开药,开高价药,反而增加了患者负担。

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政府的胳膊,拧不过市场的大腿。

但你说怪政府吧,这种拧巴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改革开放前,我国采用的是苏联那一套,免费医疗。

看病不要钱,医院国家养着,医生工资国家发。

看起来很美,问题就是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儿,那医生们还有什么积极性?

我小时候上医院,医生是真不着急,不管排多少人,都慢慢悠悠,到点儿就走,管他看完看不完呢。

本来一天能看100个,他也就看10个。

这么低的效率,大大提升了医疗成本。

到80年代中期,财政已经养不起医院。

因此,1989年开始,财政彻底甩了这个包袱,医院开始自负盈亏。

铁饭碗没了,医院自然想方设法搞钱。

但医疗服务,也就是挂号、手术、病床等价格,一直由地方政府各部门协调决定,医院没有自主权。

既然这里赚不到钱,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于是瞄准了药品,开启了长达20年的“以药养医”之路。

跟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以药养医”不同,之前全部药品成本价销售,后来为了缓解抗美援朝带来的财政压力,药价上涨15%,利润用来补贴亏空。

说白了,就是多赚的钱进不了医生腰包,全归财政,多开药没好处,自然也就没人多开。

墨子连山
每晚6点,独家国际经济透析,护航投资中国 丨北航-ASML-互联网-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