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说展览——天博推出手语讲解可视化服务(四十六)

文摘   2024-11-16 20:26   天津  



天津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民生福祉,已连续推出四十五期手语讲解视频,为听障人士提供更精细的文化服务。今日推出第四十六期“手说展览”,由我馆手语教育专员董一晶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详细解说,邀您共享文化成果,点亮美好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董一晶老师,走进《天津条约》。





中华百年看天津







《天津条约》





    为了扩大在华权益,1856~1860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濒海临都的天津,开始成为西方列强自海上征服中国最重要的桥头堡,因而也是近代中国军民抵御外侮的前哨主阵地。这一期间,天津爆发了三次大沽口之战。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从1858年4月13日开始,英、法等国军舰北上,到达大沽口外。4月25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要求清政府派全权代表到大沽谈判。清政府先是派仓场侍郎崇伦去大沽与四国周旋,后又派直隶总督谭廷襄为钦差与列强谈判,但英法两国拒绝谈判,并要求清政府六日内派出全权大臣,否则就将诉诸武力。当时,大沽海口有炮台4座:南岸3座,北岸1座。据1857年统计,有大小炮142门。为了加强大沽地区的防御,咸丰皇帝派遣京营援军2000名前往大沽,当时大沽地区的清军兵勇达八九千人。1858年5月20日,2000余名英法联军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北岸炮台和南岸炮台。随后,海神庙也被英法联军占领,最终,大沽炮台完全沦陷。大沽炮台失陷后,12艘英法军舰和1000余名士兵沿海河向天津进发,在1858年5月26日兵临天津城下。5月28日,清政府立即派出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天津。6月4日至7日,桂良、花沙纳在海光寺分别会见了英、法、美、俄四国公使。经过多天谈判,1858年6月13日、18日、26日和27日,中俄、中美、中英和中法《天津条约》在海光寺签订。这里您看到的就是《天津条约》的全部内容。其中,“外籍传教士可入内地自由传教” 成为义和团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END




海报:展览设计部 韩超

视频:图像信息部 董一晶 马川 王浩

天津博物馆TJM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天津最大的集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