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天津美术馆于10月1日推出“一把刻刀 万丈光芒——新兴木刻先驱刘岘捐赠作品展”,重温版画先驱艺术成就,得到了广大市民游客的喜爱。今天为大家解读展览第一单元“为人民大众”。
为人民大众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鲁迅为培植和发展木刻艺术,悉心扶植新兴木刻社团,关心、培养木刻青年的创作。在此影响下,刘岘投身木刻创作,创办未名木刻社,深耕木口木刻创作。“七七事变”爆发,刘岘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救亡宣传,创作了《巩固团结 抗战到底》等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深刻践行“为人民大众”的文艺,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1939年,刘岘调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期间,刘岘将多幅刻作赠送毛泽东主席。11月,毛泽东主席为刘岘的木刻作品题词:“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时间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
收藏单位:天津博物馆(征集)
展品解读:1938 年7月,刘岘创作了这幅经典作品,宣传全面抗战思想。版画分为木口木刻和木面木刻,木口木刻是截取树桩横截面,平整以后进行木刻,木质比较硬朗,能够刻画比较精细的纹路;而木面木刻面积相对较大。这幅木口木刻作品尺幅较小,在9cm×11cm尺寸的木面上,雕刻了几十个人物,以及飞机、大炮、舰船等,通过一个小小的画面描述了整个抗战从前方到后方的丰富场景。画面最前端的是城市中号召抗日的市民、学生、报童等,大家都在关心着抗战进展。画面左前方是前线牺牲的战士,后面还有开山、打铁为抗战提供军事物资支援的民众。画面最中心的位置,“巩固团结 抗战到底!”这八个字之下是一排匍匐在战壕中正在战斗的抗日战士,右侧有舰船和把敌人打倒的场面。作品构思精巧,有近景、中景、远景,用细腻的写实主义手法展现出民众积极的革命热情,也成为了中国抗战美术史上的经典。
卡尔·马克思 1932 13.5cm×10cm 木面
展品解读:1932年,刘岘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就读时自学木刻,大约创作了50多幅,此幅《马克思像》是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此幅作品采用的是刻字刀,画面以大块黑白对比,画面中附加字母“W”,这是刘岘当时用名的标志。1933年,刘岘在上海美专发起成立无名木刻社(先为00木刻社,继改为无名木刻社,后改为未名木刻社),1934年3月印制的《木刻集》封面就是此幅《马克思像》。
展品解读: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鲁迅先生编印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新俄画选》和《近代木刻选集》等版画作品集,举行“木刻讲习会”等活动,介绍了大量的欧洲成熟经典版画作品,支持、鼓励并扶持了大量新兴木刻团体,亲手托起了中国第一批青年木刻家。这批青年木刻家们对鲁迅的情感历久弥新,刘岘也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寄托在木刻版画创作之中。
黄河纤夫 1946 13cm×13.5cm 木口
展品解读:《黄河纤夫》是刘岘于1946年创作的版画作品。画面中一共有四位纤夫,由近及远一字排开,他们佝偻着身子,背着纤绳,一起朝前迈进,从身体的弯曲角度和肌肉的紧张感可以看出他们的不易。刘岘用刻刀将纤夫们的坚忍不拔与迎难而上的精神用细致的触感刻画出来,诠释并传递着他们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活动内容
服务台咨询:022-83883300
文案:美术馆综合办公室 韩琳
编辑:美术馆综合办公室 赵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