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创好物 品天博藏珍丨带您了解战国行气铭玉杖首

文摘   2024-11-02 19:39   天津  









近日,“2024年度全国文化创意产品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在天津落下帷幕,天津博物馆申报的《美好生活·香遇天博》——行气铭悬摆扩香器荣获“文化创意案例”。

该产品造型取鉴于天津博物馆所珍藏的战国时期的“行气”铭玉饰,利用重力平衡原理设计出行气铭悬摆扩香器,中心圆盘为扩香石,轻滴几滴香氛精油,香味会随着摆动慢慢散发久有余香,行气铭悬摆扩香器颜值与 “气”质并存,是家居摆放、养生、舒缓心情的优质文创产品。可见,“养生”从古至今都很重要。









那么,这件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战国时期的“行气”铭玉饰,是如何讲养生之道,有何用途,又是如何来到天津博物馆的呢?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主任徐春苓做了细致认真的研究,让我们跟随她的解读,一起深入了解吧。









天津博物馆所珍藏的战国时期的“行气”铭玉饰,是我国历史文物中最早谈到气功的器物。此玉饰高5.2厘米、底径3.4厘米。苍绿色玉,有杂斑。器呈12面棱筒状,中空,内顶部留有钻凿痕迹,器身下部有一穿孔与中空部相通。器表磨制光滑,阴刻篆体文字,每面3字,凡36字,另有重文符号8个。按文理分析,在第七行首字下漏刻一重文符号,故总计45字。


战国时期的“行气”铭玉饰



流传有序




该器堪称流传有序。上世纪初,合肥人李国松购于上海,1950年他去世时遗留给其女儿李家莹做纪念。1976年李家莹、范旭捐献给天津市文化局,1981年转赠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李国松(1877—1950),字健甫,号木公,晚清举人,李鸿章之弟李鹤章孙。其人博雅好古,藏书万卷,多蓄碑版旧拓,所收尤富,皆精鉴慎审,享有盛名。

李木公购得此物后,秘不示人。仅其铭文拓片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刊印在《艺賸》。因很多人仅知铭文未见实物,故对此器猜测颇多,称谓不一。铭文的发表引起众多古文字学者的兴趣,罗振玉、于省吾、闻一多、郭沫若和陈邦怀等学者都对铭文进行过深入研究。郭沫若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考证玉铭为战国初期制品,将它定名为《行气玉佩铭》,并将铭文的内容作了评述,释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其他学者与郭老有争议的字主要有:“深”作“宎”、“吞”,“退”作“复”,“几”作“其”, “舂”作“本”、“”等。近年黄耀明撰写的《行气玉铭》探微一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多方考证,得出了更合乎行气理论及字理的解释。


铭文拓片


现依据上述多人的观点,对铭文内容作一解释:这篇铭文,从它的结构来看,可以分为两节,上节十句,下节四句。上节说的是从上到下,再从下回上的行气过程。“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释义为:调节真气使真气逐渐(向胸部中丹田)行走并积聚在那里。然后用意念使之沿任脉向下延伸,这样会使真气大幅度下行至小腹处(下丹田)。“下则定,定则固”,释义为:真气下行后止于丹田,使真气在丹田处固守,使之逐渐充实,形成气丘。“固则萌,萌则长,长则复,复则天”,释义为:使真气在丹田培养、巩固后,再使之向会阴处萌发,萌发后,则不断长养真气,使之向尾闾处上长,然后使真气冲过尾闾关,像与下行相反的回行一样,到达与胸部中丹田相对之处的夹脊关,冲过此关,上达头部。(到这一步,就实现了沟通任督二脉,循环周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此句黄耀明考证为“天其在上,地其在下”。后者认为,“)”在铭文中意为:接近真气之源的入口;而铭文中天、地分别指头、腹。据此这两句释义为:头部(上丹田)的接近真气源头的入口在正上方,腹部(下丹田或足部)的接近真气源头的入口在正下方。“顺(巡)则生,逆则死”,释义为:如果使真气巡行于所述之线路,真气就像生机勃勃的植物一样,生生不息,运行通畅;如果不这样行气,真气就会虚弱无力,行进不畅,甚至衰败。





用途如何?




根据器物本身外部光泽晶莹,中空部顶端不透,而且内壁异常粗糙的情况推断,应当是套在圆柱状物体上的饰件。据帛画《导引图》中两幅以杖行气图推知,这个圆柱状物体当为专用手杖之杖首的玉饰。






“行气”铭玉杖饰,是迄今所见战国时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它不仅有精湛的制作技巧,而且那俊秀挺健的篆书文字,以及优美流畅的文体,也都是历代古玉文中首屈一指的。铭文记述了行气的要领,这是我国古代器物上关于气功修炼养生的最早记录,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




END


图文:器物研究部 徐春苓

编辑:媒体中心 崔凯欣

天津博物馆TJM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天津最大的集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