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与阿妈王优里勒
一妃 / 设计师
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更多的灵感
是植物染系列的一个阶段性的突破
备受女朋友们喜爱的“妃哥”一妃设计师,除了在直播时化直播间为搞笑专场,她工作的时候有着让人觉得靠谱的灵动,她说植物染是远家的底色,在远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趁冬天能想到最适合的方案就是做一件棉衣,一款植物染棉衣。
远家的第一款棉衣,“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一妃说。不成衣浸染图方便,而是用了更加繁复,呈现品质感的先染后制工序,五种面料缝制而成。
染织前的五种布料
李怀洪 / 制版
做出袖子立体且合体的感觉
前前后后修改了三次
设计师画了草图,就给制版师打板。制版李师说,这件棉衣和平常宽松衣服区别很大,衣身宽松舒适,但袖子要做合体且立体,这非常考验他水平,前前后后修改了三次,看见最终的成衣他露出了非常自豪的笑容。
泽民 / 植物染色
冬天气温低
需要染更多次
染布中的泽明
驻色草木染工坊搬到明月村以后,冬天来得更早,早晚温度骤降,泽明说因为温度低,一块布要达到理想的色泽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浸染的过程中,布料如同一块海绵,全力吸收着大自然的色彩与气息,每一道褶皱、每一处纹理都记录着蓝染过程中的微妙变化。”
徐勇道、邓玉花、蒋家悦 / 剪裁
珍贵的蓝染布在剪裁时不能怠慢
必须用百分之百的耐心对待
三位剪裁师永远都带着笑容,对待手中的布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说“冬天染布不容易,布料染好以后送到这边剪裁,那必须更仔细尽量不返工撒。”他们做裁剪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其中,唯余布料与心灵的谈话,在剪刀的开合间,情绪和布面一样,从混沌渐渐显形。
杨林琴 / 缝制
每一项都需要非常熟练且静心
这件棉衣的内里,不只是徒有其表,用了和外蓝染面料不同的绣花肌理面料,中间绗了薄棉,所以有了更多缝纫步骤。衣身灯芯绒的包边,杨林琴说“需要控制宽窄一样非常考验技术。”
长时间投身于缝纫的静谧岛屿,从深度专注中抽离时,她想了好一会接着说,“这个衣服每一项都需要非常熟练且静心的师傅才能完成,比如幺孃做的刺子绣,别看一条直线,心里有点浮躁线都会打歪。”
幺孃 / 手工
仅以白色素色棉线
在布帛上穿梭游走
幺孃是远家来得最早的员工之一,服装的每一道工序她都做过,现在主要做衣服的手工部分。那天去找她,她坐在工位上缝着蓝染棉衣的纽扣,气定神闲,眼镜挂在鼻梁,手旁放着收音机,手指拿着针上下挑动着,我们都不好意思打扰她,后来她笑着说在做这件衣服的刺子绣和缝纽扣时哪有啥子想法嘛,一天不缝线了心里头都难受。
缝制蓝染棉衣的纽扣
从裁纸到半成品布料到成品棉衣
染织艺术家志村福美女士说“每个蓝瓮,都蕴蓄着蓝的一生。从木灰水的选择——那代表了蓝的体液,抑或血液——到蓝靛原料 (发酵的蓼蓝叶)的状态、建蓝之人的心态、天候、季节…无以计数的条件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蓝瓮的一生。蓝从诞生走向终焉,与人的一生何其相似。”
这也是为什么蓝染到现代化发展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依然备受喜爱的原因,它袭着往昔岁月,在时间更迭中,经过无数人的手打磨,使得衣服不仅仅是蔽体之物,更是文化的载体,时间的珍藏。
植物染会因为天气、光照、紫外线、温湿度、风向等影响,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这次蓝染棉衣全手工染色,每一件都不是一模一样,有的染得深一些,有的染得浅一些,在一件衣服上也会有染色不均与斑驳的现象,因为采用先染后制工序,所以不能复染,要接受它自然而然的蜕变,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另外,染制衣物会有草木发酵后的青涩气味,这也是植物染的特性。
任何衣物都会因为洗涤折损寿命,贵重衣物,建议尽量少洗或不洗。可反面套袋轻柔机洗或手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