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不远:从纽约回来刚好赶上双12棚拍,拍完之后我直接穿了一套拿了一套回家,还想拿另一套的,是样衣,同事们不给我。整体感觉特别适穿,尤其有几件介于通勤和休闲之间的衬衣、裙装和外套,既舒服又不垮塌,能给自己提供某种由外至内的支撑,穿上就不想脱下来了。
宁不远:蓝染外套、紫色套头卫衣、棉裤、黑色大衣、两件衬衣、毛线背心、青金石耳夹、黑色拼接连衣裙、加绒鞋子。
宁不远:手套和耳套都很可爱,我忘记入了!此刻后悔中。还有超级保暖的长羽绒服,因为去年的差不多同款我还在穿所以没入,但是一妃硬塞给了我(直播穿给大家看)。也很推荐哈。
宁不远:远家从不追逐时尚,所以也不容易过时。有很多衣服再过十年拿出来也能穿。我喜欢穿旧衣服,衣服在自己的身体上“住久了”形成的褶皱和老化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我们不缺新东西,缺的是我们看到物品时心里涌出来的情感,旧衣服总是更有情感,那里面藏着我独处或与他人度过的时间。
远家架上的“老衣服”一般有两种情况:1)经典款,长期制作和销售。2)库存款。第一种是经过时间检验留下来的,值得珍惜。第二种我宁愿叫它们“遗珠”。我了解我们每一件衣服上架会经历的一切,无论材料工艺和款式都经过严格的检验,都是我们眼里的宝贝,变成库存的原因很多,总会有库存,我想让大家看到它们的好,用比平常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是很划算的。
宁不远:材质、版型、细节,最后是风格。而且我觉得风格是衣服和穿衣服的人共同赋予的。
宁不远:变化很多,整体上有一种“忙完了大人该忙的事,再重新做回孩子”的感觉。
另外,我发现随着物理空间的改变,我在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维度不太一样了。空间带来不同的时间感受。比如面对一件事的时候,过去可能会用一年或者两三年的时间尺度来考虑。但是现在我常常会想,要是用一辈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还有必要这么做吗?或者说,过去比较少去想一些形而上的问题,现在想得多些。
还有具体一些的变化,我只带了一个孩子在身边,当我比较消极的时候,我会这么跟自己讲:你现在过的每一天,是用跟两个孩子的离别换来的,要是不好好对待这一天,就太划不来了。因此整体上,我活得比过去积极一些。每天锻炼,按时睡觉和吃饭,感觉自己独立,干脆,清醒,有明确的目标和决心。
宁不远:《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金丝雀: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集》《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冷记忆》《寻美记》《乔瓦尼的房间》《自然故事》,另外可能会组织大家读前年读过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所以也带上了。
近期在努力读英文书,所以读书很慢,读李翊云的多一些,特别喜欢她的《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命里写进你的生命》Dear Friend,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还有一部日本小说的英文版The Woman in the Purple Skirt也不错,中文版书名是《无人知晓的真由子》。
中文书推荐两个月前刚到纽约时读的《信任》,另外这次离开成都前读了一本小说《束草的冬天》也不错。还有就是上海大学成庆老师那本《佛学解忧》。当然了,上个月组织1000人共读的《安娜·卡列尼娜》更是必须推荐。
可能会有遗漏,大家可以在豆瓣读书搜我的主页(宁不远),我读的书看的电影一般都会标记。
宁不远:我更爱大家了,并生出一种很积极的责任感。我觉得我们一直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缓慢而坚定,我们会一起走得更远更好的。
△点击观看换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