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家经典共读营结营这天,恰逢美国大选投票日,远远在结营时说:“不少朋友说,身在纽约的我正在见证历史。然而对于此刻坐在书桌前的我来说,今天的大事当然不只是见证大人物大世界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为期21天的远家经典共读《安娜·卡列尼娜》营在今天结束,这是我们这群人共同书写的,属于我们的历史。”
一千人,21天,逐字逐句地共读了这本“托尔斯泰最完美的小说”,每天写读书笔记,最终留在共读群里的有800多人,保守估计,这期间大家的读后感有500万字。草婴翻译的这本《安娜·卡列尼娜》全书,是60万字。
开营前,远远在群里说:“一位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的阅完率不会超过千分之一。就是说一千个拥有这本书的人里,只有一个人读完了它。期待我们在21天后都成为那千分之一。”在共读营,21天里读完本书的有近800人,我们的阅完率,是80%。
共读营的联合发起人叶春老师是远远的十多年老友。在共读的21天里,她除了读书、写笔记之外,也每日阅读鹅打卡里同学们分享的笔记。
慢慢的,在这千人上万条珍贵的打卡日记里——有12位同学(其实更多)分布全球各地、性别年龄职业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的21天读书笔记都没有做简单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般的记录,而是逐渐通过三期的阅读——文本细读、对照历史、重温历史、延伸阅读、细究作者创作历程、提出问题、讨论诘问……已经完成了最初步的解释循环;
或者直接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天然的文学敏感、极高的写作天分,从而不经意间也完成了阅读经典所需要的学术训练。
“是的,所有人文经典都需要在这种充分的解释学循环中才能被深入理解与通达。这意味着,从容慢读是进入文化经典唯一可靠的方式。”
以下是结营仪式中部分代表的发言:
Anna
25岁 成都 旅居
“我这个Anna,很想读一读这本被誉为世界文学名著的《安娜·卡列尼娜》。”
大家好,我是Anna。一个25岁,正在成都独自旅居的姑娘。
21天前,做出共读这个决定,好像也没考虑太多,一种自然而然的推动力就带着我来到了共读营。
如果真的要说,那就是我有点想念远家了。关注远家,说起来也有五年的时间了,三年前,也就是2021年,我曾跟着很多人一起参加过远家组织的五期自由书写营,因为远家书写营,我认识了很多至今为止依然给自己带来许多温暖和美好的朋友。我们都清楚这个世界并不总是充满美好,但我们却愿意用一种温柔优雅的姿态,去面对这样一个或许并不总是美好的世界。
三年后这次共读,我最大的感受,也不外如是。
每个人能从阅读当中照见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别人,而是那个代表着他的认知、学识和品性的自己。一千个人读书,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声音。这和《安娜·卡列尼娜》呈现出的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其实别无二意。
安娜不只是一个女性,安娜首先是一个人。她追求爱情,追求真实,追求自由,这是人类、或者说作为一个人,就应该去追求的美好,那造成安娜的悲剧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说,安娜当初拒绝伏伦斯基,跟卡列宁继续过不就行了吗?就算选择了伏伦斯基,不是一样没好下场,还不如当初就凑合过一辈子。
不,胆小懦弱不敢为爱付出代价的人可以,自诩道德高尚的人可以,不懂爱没遇到过爱的人可以,但是安娜不可以。
我们大可以趾高气昂地骂安娜。事业女性可以骂安娜恋爱脑、家庭女性可以骂安娜自私、心理学家可以骂安娜就是缺爱的巨婴、道德高尚的人可以骂安娜无耻下流、不懂爱没有怜悯之心的人可以骂安娜死有余辜。
但,安娜还是会为爱扑火。
因为这对安娜而言,不单是一场关于婚姻和爱情的选择,更是一场关于虚假和真实的选择。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本质上就是一场虚假的交易。男人提供物质和地位,女人提供贵妇人的社会角色,只要双方愿意,这段关系就可以合作下去,但这一切都和爱情无关。安娜之所以能跟卡列宁生活八年,是因为她心里的真实和爱情还没被唤醒,但这不代表她心里没有真实和爱情。遇见伏伦斯基,对安娜来说,就是一种唤醒的转折点。当她被唤醒,她就再也无法对自己真实的自我视而不见了。
这时候,安娜面对的就是一场选择。是要虚假的婚姻,还是要真实的爱情。简化一点说,虚假还是真实。安娜选择了真实,而真实让安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完全可以继续做她体面优雅、得心应手的上流社会贵妇人。但是为了自己心里的真实,安娜还是往火坑里跳,单凭这一点,安娜就是勇敢的。明知前方道路凶险,明知前方一片茫茫,但她还是决定试一试。一个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一个敢于打破虚伪的体面、一个愿意为了自己的追求付出代价的人,如何不是勇敢的人。
什么时候,人们能够懂得尊重一个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了;什么时候,人们能够不再用所谓的道德去绑架别人了;什么时候,人们能够对他人遭逢的苦难不再评头论足落并下石了。
这个世界,或许就能少一些像安娜这样的悲剧吧。
“所以,是Anna拯救了我一部分狭隘。”
大家好,我是默问,很开心遇见。感谢远家提供的平台,感谢二十一天来,默默付出默默奉献的学委们。
二十一天前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进来,内心还是彷徨的、不确定的,我深刻知道自己做事的三分钟热度。可是很神奇,我和大家共同完成了,如远远所说值得小小的骄傲一下。
二十一天读《安娜•卡列尼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于我而言,读安娜这本书最深刻的体会是:读书的一个作用是认清自己。
在这之前的其他书籍,我都站在局外人的视角阅读,而这次,完全不一样了。读安娜时,遇到精彩描写,划线、摘抄、翻看…...就像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无限循环。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没有人指点江山,当然也没什么鸡汤盛上,请你喝两碗。
人生会怎样怎样,还不是和我们一样,有着相同又不同的悲欢,纠结,愚蠢,焦头烂额,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但是当我在思考“他们”的问题时,也直面了我自己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摆在那里,我的问题“啪嗒”一声,开了。 就那么一刻,我突然接受了一些事,原谅了一些人,并把一些曾经困扰过的人和事都请到了开阔地。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我自己,我明明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是何等的安静,又是何等的喜悦。对,我已经来到了第三层快乐——无端欢喜。
再说一下我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浅显理解吧,共读二十一天中,从我的认知出发,目前已经产出了七篇读书笔记,或许称为阐述更为恰当,给大家分享一部分。
一是,文章开篇很有意思,几乎没有任何铺垫的直接把读者拉入故事中来。丈夫的出轨令一向安逸简单的妻子大受打击,但是一个沉浸在婚姻泥潭里的女人能做什么呢?(原谅我用了泥潭两个字)。她的反抗又无力,又无效。
她只能自噬那些痛苦。她的丈夫温文尔雅,脾气好人脉广,走到哪里都有人喜欢他。喜欢上别的女人,在他眼里心里,并没有错。他爱妻子,只是不能用爱情再去爱了。
二是,我没有定义奥勃朗斯基为渣男,更不会定义安娜是渣女。同时也不会定义伏隆斯基。安娜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悸动,她的灵魂在迎合,她的意志在抗拒,这就是正常的人性。她的婚姻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欠缺?明眼人一下就看得出来。那个傲慢的狂妄自大的大耳朵男人,并不是安娜灵魂的憩息所。富足奢华越浓厚,空虚失落越单薄。她心底熄灭的火烬中还残留着某些缓慢燃烧的物质,此刻已经在空气和热量的积累下,一触即燃。
三是,安娜把情人领回家,在心里我责怪她冲动和不计后果。安娜和情人私奔,又觉得她太孤注一掷,太任性,应该沉着冷静,会不会有更好的两全的办法?
其实没有办法。安娜长痛不如短痛的决绝,净身出户的勇气,试问,有几个能做到?
“安娜的行动了不起,我说什么都不能责怪她。她自己幸福,也让别人幸福,不像我这样逆来顺受。 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在享受生的欢乐。”
所以,是Anna拯救了我一部分狭隘。
她告诉我人人都有追求爱和自由的权利。
“不是我第一次读《安娜·卡列尼娜》,
却是我第一次读完。”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共读活动。谢谢远家,谢谢工作人员,让我得以和这么多人一起共有这段阅读历程。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安娜·卡列尼娜》,却是我第一次读完。看完之后我想从“安娜与托翁”来展开,谈一谈我的触动与感想。
安娜很容易被定义为”一个出轨并咎由自取最终卧轨自杀“的女人,抛弃儿子、不爱女儿也是她常常为人诟病的地方,但我相信这类训诫之作完全不是托翁写作的缘由。
因为《安娜·卡列尼娜》不仅仅是关于安娜,更重要的是托翁自己。
列文是托翁作品中最接近他自己的人物,人们或许很容易同情甚至共情卡列宁,因为他的行为思想其实比现实中的很多人要体面得多。我们原谅他的软弱、伪善、自欺,因为我们和他一样;我们也一样会用宏大的高尚的说辞来安慰甚至彰显自己。
但安娜同样也是托翁。她身上有源自作者本人的敏感和反思,她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安娜的“真”是其悲剧的根源,她不能在爱上他人之后再和卡列宁过着貌合神离的生活;她无法在发现伏伦斯基眼神中的“冷”之后装作熟视无睹。她以行动去探索列文/托翁提出的人生问题。
安娜和列文对”真“的追求都是托翁自己对真理的追寻。安娜在这个过程中备受煎熬痛苦,列文亦是多次想到自杀,而作者在写作期间也数次停更,而最终托翁以安娜的自杀换来了自己和列文的平静,但这样的平静在现实中是短暂的,终其一生,托翁都在通过各种方式继续痛苦地追寻答案,直至生命终结。
我们读到“列文割草”这一部分时,
Rui在群里分享了这幅画。
托翁在安娜出现时安排了一个悲剧的征兆,可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安娜成为托翁命运的征兆,预示了他最终的出走,以及在一个小车站里的死亡?
我想再次引用纳博科夫的话:“最本质的真理(istina)属于俄语中少数几个没法和其他词押韵的词。它没有可搭配的动词,也不会引起任何动词性的联想。它遗世独立,只是从其词根能依稀找到一点暗示“站立”之意,“站立”在古老岩石的黑色之光中……托尔斯泰径直迎着真理而去,低着头紧握拳头,他找到了那块曾经竖立过十字架的地方——抑或就是他自己的模样。”
“她有更广袤的世界想呈现给我们,
只要我们‘光着身子’,就能得见。”
大家好!我是富华,有书友叫我“男朋友”,我第一次对男朋友有不同的理解,很温暖亲切。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走完这段幸福的旅程。
共读营二十一天中,白天我是律师,晚上我在看《安娜》。如果从法律的角度,她有明显的过错,但我庆幸自己没有如此狭隘,晚上读她的时候,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法理的角度,我都能理解她。况且,白天的法官也是人,即便是法理,也和情感有关,也有它的复杂性。
对于女权男权的问题,我总是会沉默。我觉得说出来的都是错的,我不想评价,只想理解。我在夜晚读《安娜》时,不知为什么,会理解很多女人。
写这段感受时,距离结营仪式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在律所窗边望着迷人的晚霞,此刻空气中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抓住了我。
我看书其实不多,这是我第一次读《安娜》,但现在读刚刚好,早一点读,我可能就读不出现在的感受了。读完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经典作品的浓郁能量,我其实有种慢慢升离地面的感觉,渐渐融进了晚霞,这种美是照片甚至眼里所见不能相比的。
一开始我赞叹托翁对人物细节的精准抓取,呈现真实、矛盾、复杂的人性和世界;接着我惊叹于他的无所不知;但到后面,我在跟着安娜悲,跟着列文喜的过程中,渐渐融进《安娜》,《安娜》也融进了我,这本书不再是对象或客体,安娜从此成为了我很重要的朋友,在空气中、在现实里。
我也曾试试为安娜找条出路,但这条出路是基于我的心疼与惋惜,是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安娜生命长河中的每一块石头都决定了她的命运流向,人的理性是渺小的。
后来觉得《安娜》有更要紧的事去做,她不是法律,不需要认定“过错”,不需要甚至不能找到解决办法,她有更广袤的世界想呈现给我们,只要我们“光着身子”,就能得见。
共读的同时,大家也一直在做拓展阅读,
比如这本《安娜·卡列尼娜的真实故事》。
最后的几十页,我几乎看了一下午,我今天才真正体悟到经典名著所带来的震撼。合上书后,心里积攒很多,但我无法表达,压在里面慢慢发酵,将滋润影响我的一生。
我今后可能无法再忘记安娜“熄灭”前的心理过程,真的太真实了,能感受到安娜已经不受托翁控制了。她不再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角色,她已经是一个真实的人,有她自己的生命轨道,与此同时,安娜所带给我们的东西也都是真实的了,这就跳开了作家,使这本书也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从此我的生命中有过安娜这位朋友。
至于列文这部分,在我看来,托翁其实表达了很多他的哲学观点,其中有和王阳明心学对应之处,人们需要“致良知”,祛除遮蔽本心的欲望等等(这些往往受头脑思考即理性左右,被各种思考产生的概念理论武装成刀枪不入的盔甲),吾心即宇宙,心外别无求,我们的心体本来就是真善美的。
“认识到另一人甚至所有人的珍贵和同一性,
是打破自我和成熟的开始。”
大家好,我是长沙妹坨墨秋。
时间过得好快,二十一天共读营就结束了,再过两天,就立冬了。
恍如隔世的每一次阅读,都让我确信人是可以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一个现实世界,一个精神世界。它们同步塑造了我的肉身和灵魂,让此刻当下的我所以为我。
过去二十一天,每天早上我都要穿越到19世纪的俄国去,或穿着阔大的巴斯特衬裙、留着烫卷长发参加舞会、观看歌剧,或者割草、赛马、打猎、参加选举辩论……喝带有绿萍和铁皮磨刀石盒锈味的温水、吃泡了盐水的面包碎,或谈情说爱、或思考人生,也心动、也纠结、也欢乐、也苦闷……每一天,穿梭在不同的场景里,从歌剧院到溜冰场、豪华宫殿,又到夏季的乡村......等叫孩子起床的闹钟响起,将我一把拉回现实里。
今天合上这本经典,我给自己留了一中午的时间,在公园里散了久久的步。触摸秋风吹过,看落叶飘进湖里,内心空空又平静。我在想,这21天的阅读流经我,到底留下了什么呢?
在周围人眼里,我是一个“异类”,不聚会不合群,多数时候沉浸在书本里,语言述说没有文字表达流畅,但在共读营里总能找到同类。虽未见面,但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异地同在,就会心里一暖,而感到心心相印的幸福。
这二十一天, 我们在共读营里一次又一次激烈的讨论,不论是与安娜感同身受,为其惋惜、流泪,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人,还是理智地抽身看待安娜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安娜这个形象,如曹雪芹的林黛玉、福克纳的艾米丽一样,虽香消玉殒,但永久留在了我们的阅读世界里,留在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心灵感应的生命系统里了。
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列文、吉娣、陶丽、华仑加、卡列宁、伏伦斯基、奥勃朗斯基……我们在她(他)身上看到了她(他)不只是一个人,她(他)可能就是你和我, 而认识到另一个人甚至所有人的珍贵和同一性,是打破自我和成熟的开始,这多么珍贵。庆幸这一次共读让我拥有了这样的体会。
相信多年之后,我们一定还会记得在2024年的这个深秋,参与了一次这么温暖的读书会——在远远的带领下,和800多位朋友一起,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
“在阅读的时候,
我仿佛在过着一种完整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远家负责Sunny号运营的小蚂蚁月牙泉,和很多朋友可能还没有见过面,但是都一定是打过招呼的啦。
这次共读是国庆节后10月8日开始招募的,仅仅一天,1000人的共读营满额,招募结束。
那两天是我被铺天盖地的消息淹没的两天,醒着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处理大家的消息。微信红色的点点和显示未读消息条数的省略号让我紧张,也让我欣喜,紧张的是怕漏掉某条消息,因为我知道每条消息背后都是一颗想共读的热切的心,欣喜的是在sunny朋友圈竟然有这么多喜欢读书的人,在这个碎片化的网络时代,短视频横行,追剧要倍速,脑子已经跟不上各种网络梗的更新换代,大家好像越来越没有耐心。但是,还有这么多的人愿意慢下来,共读一本书。
我平时也喜欢阅读。我一直觉得,阅读其实就是在读自己,跟内心已有的那个自己一一相认。所以阅读是我觉得最放松,和不需要用力去做的事情。这次共读《安娜·卡列尼娜》,我和大家一样早早就决定报名,并提前买好了书。
二十一天,很多天的阅读都是在白天上完班,回去辅导完孩子作业,八点左右出去跑完步,九点后开始的。这时候家里人都陆续睡着了,只有书伴着我,大概十一点半左右合上书上床睡觉。我很享受这样属于我一个人的阅读时刻,让我对这一天的自己特别满意。
《安娜·卡列尼娜》全书读完时我有一些怅然若失,因为逝去的安娜,还因为尚在人世的伏伦斯基,陶丽,奥勃朗斯基,卡列宁等,每个人好像都活在自己生命的漩涡中,而外面又是一个更大的漩涡——比如战争,比如看不见摸不着却顽固的社会观念。在后面的章节中,每次列文和吉娣的出现,我都好像突然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祝福他们,也祝福我们自己。
通过这次阅读,我仿佛触摸到了内心一直未曾被触碰到的某些部分,觉得现在的这个“我”比读之前的“我”更大了,但是对于书中很多细腻又幽微的感情或情愫,我还是没能完全理解——比如卡列宁心中让他左右为难的“教义”,是报复还是宽恕,还有列文最后获得的平静的信仰。不过,也没关系,我们读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部分就很好了,也许几年后再读,又有很多不一样的体会。
书中安娜说:“有多少颗脑袋,就有多少种想法;有多少颗心,就有多少种爱情。”在共读期间虽然我在群里冒泡少,但是看大家在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我已经看到了很多种想法和很多种爱情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也很庆幸我自己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在阅读的时候,我仿佛在过着一种完整的生活,也许这也是共读最大的意义了。
“这部《安娜·卡列尼娜》,怎么说呢——用梁文道的话说,就是会'毁掉你'。是的,毁掉我,一次又一次,真正的读书。”
——叶春
共读营联合发起人/女朋友1群成员
“只有坚持先完成今天的,再完成每一个的今天。”
——暖暖
“我那行将就木的阅读热情又熊熊烧起来。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我,被捞起来了。”
——March
“我们读安娜,也读自己,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就会想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
——晓慧
远家女朋友8群成员
“她的盾坚不可摧,她的矛锋利无比。假如安娜只持有其中之一,不会丧生,但她同时具备两者,看不到其他的可能,她走上了绝路。”
——Xinlei
“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完美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冯江尧
鹅打卡小程序开发者
“尽管安娜豁出去追求的爱情之火熄灭了,尽管爱情是所有关系中最脆弱的一段关系,尽管这种靠快速升腾起来的荷尔蒙撑起的情感是消亡得最快的。但是,我们依然还是要相信爱情,相信爱。”
——Click
远家女朋友9群成员
远远在结营时写了一篇文章:写在共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最后一天。她提到:“参加共读的同学年龄最小的今年刚上大一,最大的我没统计过,反正在笔记里看到有人说,身体不好老眼也昏花了,每天读得很吃力(但仍然在坚持)。”
叶春老师在共读第三日的群公告里写:“我在浏览大家读书笔记时,常常看到有人说读着读着就困……看到更多的是:带父母去医院、给孩子做饭、辅导功课、加班、出差、做手术……然后抽空读书,写笔记......我看了真想抱抱你们!我也是这样,哥大访问学者宁小远也在这顿洗碗还是下顿洗碗之间犹豫。”
这800多位共读者是怎样的人,在读书之外都要应付什么样的生活琐碎,我们又一起度过了怎样闪闪发光的21天,我们的生命是怎样被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深深影响的……这些很难通过短短的文字准确描述,但或许经由这一部分读友的表达,可以看到这次千人共读的一块小小切片。
文章的最后,引用远远说的那句话:“生命价值感的建立很多时候来自日常,来自细节,当然也来自阅读。要永远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an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