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用错药,会产生13种虚证(收藏起)

健康   2024-12-21 22:01   重庆  

本文是李克绍李老总结的太阳误治的变证之变虚的情况,虽然现在的误治和仲景当年不普遍一致,但是医理要通,仍然很有意义。


关于太阳变证:

一、变虚

 

(一)下后复汗——里虚表不和致冒


原文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知,然后复下之。(93)
 
词解冒:自觉头目胀大,如物蒙蔽。
 
解释表兼里实,原则应先汗后下,若先下后汗,使里气先虚,表邪亦未必净尽,本条的冒,就是这样促成的。
 
冒是由于微邪怫郁在表,已虚的阳气,与之抗拒,邪正相持,正不胜邪,所以病人自觉头目昏冒,这种现象也就是战汗的轻型。若得阳复而正胜邪却,则汗出而愈。
 
“里未和,然后复下之”,是说本证虽然已经用过下法,若下之未尽,可于汗出表和后,复与下法,以和其里,但病系已下未尽,故再下时,只能用调胃承气汤
 
(二)下后复汗——内外俱虚证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解释本条是因先下以虚其内,复汗又虚其外而形成的表里俱虚证。表虚故振栗怕冷,里虚故脉微细。
 
脉微而振寒,是少阴的脉证,为太阳误治而成,这说明太阳以少阴为根基,及二经相为表里的关系——内外俱虚的治法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解释病不解不是表证不解,因为表不解的,仍当恶寒,今日反恶寒,即非表不解,而是指身热已退恶寒反增重说的,即上条内外俱虚的意思。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芍药补阴,附子补阳,甘草调补中州,和合阴阳。
 


(三)下后复汗——阳虚烦躁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解释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如果下后复汗使阳气虚,白天卫阳欲行外而力量不足,故烦躁;夜行于阴则相安无事,故安静干姜附子汤温补阳气,使阳气振作,即可痊愈。
 
本证的烦躁,以昼不得眠夜而安静为特点,但必须与不呕不渴无大热脉沉微合看因为呕渴而烦躁的,应考虑为热邪入里;身大热烦躁的,应考虑为太阳表证或阳明经证。今脉沉微,沉为在里,微为阳虚,且不呕不渴,故诊断为阳虚烦躁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使阳气健于中达于外,药简效捷,为单刀直入的简捷小方。
 
(四)或汗或下——阴阳两虚烦躁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解释:本条的烦躁,与上条不同,上条是白天烦躁,本条是昼夜俱烦躁。仅是昼日烦躁的,是阳虚外行勉强,昼夜烦躁的,除阳虚外,当卫气夜行于阴时,阴虚不耐阳扰,夜间亦烦躁,故本证为或汗或下后的阴阳俱虚因治以阴阳双补的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方解:干姜附子补阳,人参体阴用阳,补阴而不碍阳,茯苓安心神,甘草和缓,有调理阴阳的作用,故本方为补阳益阴剂。
 
(五)汗——伤心阳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解释《内经》云:“心部于表”,故发汗过多,能伤心阳使心无所主而动悸不安。心动悸的原因虽多,但叉手自按即得安者为虚悸,故以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桂枝助心阳,甘草建中气,辛甘化合,心阳恢复,动悸自止。
 
(六)汗——伤心阳之重者——能致耳聋
 
原文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5)
 
解释:汗后叉手冒心,已说明为心阳受伤而心动悸,若再兼见两耳失聪轰轰作响,听不到谈话的声音,则心悸的程度再为严重,此种变证,多由峻汗所致,治法可参考上条(编者按:即桂枝甘草汤)。
 
肺主皮毛,汗后毛孔开张肺气必虚,若饮水过多,或用水浇灌,如沐浴或向病者喷水退热等,亦能伤肺作喘,此即《内经》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
 
(七)汗——伤心阳——肾水上凌欲作奔豚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词解:奔豚:病名,有气从少腹上冲心的症状。
 
解释:汗后心阳不足,不能制水,肾水乘虚上逆,即成奔豚病。
 
本条悸在脐下,是水气将动,欲作奔豚尚未发作的征象,故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扶阳镇水,防其发作。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解:桂枝甘草壮心阳降逆气,茯苓镇水邪,大枣健脾以制水。本方不用白术,是因为白术长于散水,短于镇水,能散则与水气欲上凌者不宜,故不用。
 
(八)汗——伤脾胃之阳——导致吐泻病变
 
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76上)
 
解释胃主纳脾主运,故汗后水药不得入口,入口即吐,或吐泻不止都是汗后中焦脾胃阳虚所致。
 
按:水药不得入口即29条吐逆者甘草干姜汤吐下不止即重发汗的四逆汤
 
(九)汗——后脾虚不运
 
原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
 
解释腹胀满有实的不同,本证的腹胀满,出现于发汗以后,说明由于发汗阳气外泄,使脾气转虚运化失职所致故治以补中行滞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人参甘草补脾,厚朴苦温能降,生姜辛温能散,半夏蠲饮利膈,开结气,故本方有补中行滞的作用,适用于脾不运而气滞者。
 
(十)吐下——伤脾阳而水饮内停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词解动经:动摇经气的意思。
 
解释饮入于胃,赖脾气散精,始能水精四布。伤寒若吐若下使脾气伤,以致水气不散,停聚心下而逆满,水饮凌而气上冲胸,阻碍清阳上升,故起则头眩,脉沉为水停里,脉紧为寒,亦为水饮内停之脉本证应用苓桂术甘汤健脾行水,不可再发其汗,因为脾已不运,水谷入胃,不能化生精微,既不能淫气于筋,又不能淫精于脉,强发其汗则水精不给,必扰动其筋脉而出现振振动摇的变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白术健脾土燥湿散水,桂枝甘草通阳化气行水,茯苓淡渗利水。本方不但能治心下逆满等证,同时因白术助脾输精,桂枝能入心通脉,故发汗后身为振振摇者,亦能治之。
 
(十一)发汗后——肾阳虚有水气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词解:欲擗地:身不自主,摇摇欲倒的样子。
 
解释:心悸头眩身瞤动,都是水气上凌的特征,此因发汗伤及肾阳,失去封藏的作用,不能制水所致,其发热为虚阳上泛,不能认为是太阳表证故治以扶阳镇水的真武汤
 
本条和上条都是阳虚水饮内动,但上条重在脾,本条重在肾所以在治疗上本条温肾制水,上条健脾散水。从症状上看,上条是起则头眩,本条是起卧皆眩上条的身为振振摇,是汗后经脉精气虚,本条的身动振振欲辞地,是由阳虚严重的头眩所影响。
 
(十二)下后——里虚协热下利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
 
词解协热而利:指表热与下利同时见而言
 
鞭:古“硬”字。
 
解释:太阳病屡次攻下伤其脾胃以致脾虚不摄,阴寒结聚而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此时本当温补中焦,但因兼表证不解,故以桂枝人参汤表里两解。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方解:本方即人参汤加甘草至四两再加桂枝组成,人参汤又名理中汤,理中汤理中焦,治痞与下利,桂枝和表,治太阳表证,是表里兼治的方剂。
 
(十三)下利不止——属于下焦的辨证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159)
 
解释伤寒服汤药后,引起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根据上条所述的治法,凡协表热的,当治以桂枝人参汤,不协表热的,治以理中汤。但医者未用理中反治以泻心汤,药不对证,故利不止痞不除后又以它药泻下,下利仍不止,医如治以理中汤,药虽对证,但已迟一步,因为连续误下,已有下焦滑脱的可能,理中汤虽能消中焦之痞,却不能止下焦之利。故服药后利仍不止的,即可确诊为利在下焦,当以固涩大肠为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如果服后仍下利不止,非药不对证,乃是清浊不分,水不归膀胱所致,可以利其小便
 
本条的治疗经过比较曲折复杂,其中“服汤药”“他药下之”是误治,“服泻心汤”是药不对证,至于“以理中与之”,是说痞虽治愈,但治下利已迟一步,其他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当利其小便”等,都是辨证求因,并非以药试病。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赤石脂性温味酸,禹余粮性温味甘,二者都是石类药物,重坠之质,能直达下焦,收涩之性,能固肠止泻,适用于下焦滑脱大肠不固的患者。
 


(十四)小结:凡太阳病未解,不先解表,反用吐下,或汗下倒施,都属误治
 
由于患者脏气的盛衰不同,故误治后的变证也不一致有里虚兼表不和,在里气渐充后,郁冒汗出而解的;有里虚下利心下痞硬兼表热未罢的桂枝人参汤证;有表里俱虚而脉微细振寒的;有阳虚昼日烦躁的干姜附子汤证;有阴阳俱虚而昼夜烦躁的茯苓四逆汤证;有伤心阳轻则心悸自冒心,重则耳聋的桂枝甘草汤证,甚则因肾水上凌欲作奔豚的苓桂甘枣汤证;有伤脾阳轻则胀满,重则吐逆,甚至心下痞硬吐利交作的;有因脾不散精而水饮内停的苓桂术甘汤证;有因伤肾阳而阳随水泛的真武汤证;有因连续攻下以致大肠滑脱的赤石脂禹余粮汤证;还有因汗后肺气大虚形寒饮冷而致喘的。总之,应根据症状变化,随证施治。

文源:本文摘自《李克绍医学全集--伤寒论讲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克绍。


欢迎各位粉丝加个好友,江湖路远,多多联系:


给粉丝朋友开了一个长期咨询交流服务!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如果查看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记得给公众号加“星标”:


 


 赞赏 


推荐阅读
卢医生线上问诊咨询必读!
中医书屋,有需要的点这里 
免费珍藏!《中医诊断学》自学全集(视频)
看完了!免费分享这套《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视频,欢迎收藏!
免费学习!《中药学》完整79全集视频
看完了!分享大型中医纪录片《黄帝内经》1-60全集,欢迎收藏!
收藏!中医四大经典之伤寒论讲解视频(高清全集)
最靠谱的养生知识!快收藏徐文兵老师的饮食养生!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伤寒论》70全集视频免费学习!
免费收藏!《温病学》完整72全集视频
分享!中医四大经典之《神农本草经》视频全集
【经络腧穴学】六十八集完整版视频教学课
免费珍藏!没有好中医,人人自学中医,《方剂学》视频全集
急救手册 人手一份(2021最新版)
郝万山说健康(养生必看小视频)
免责声明 本文源自脉脉养生,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文中广告由系统自动生成,内容与本号无关。
更多分享/交流/合作,请联系微信:卢医生
微信号luyi520323

随手点个赞和【在看】传播健康


卢医
卢医者,扁鹊之别称也,有继承卢扁,矢志岐黄之意。本号内容包括一些个人临床感悟,收集的名医用方用药经验,实用的健康养生知识等等,相遇即是缘,感谢关注、分享!查看文章目录输入数字: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