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语出《左传·成公·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我们同一个家族的人,他们必定不会同我们一条心。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会有争斗。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是为利益所驱动的。这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动力,也是人的弱点。
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利益的追求,但有些人的利益是相同的,有些人的利益是相对的。相同的就是朋友,相对的就是敌人。
同族之间,大多利益趋向相同,所以其心可能一致。不同的国家、民族、家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利益诉求,所以一定会存在矛盾冲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民族、家族要想强大,不能依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50年代,我们幻想苏联能够帮助我们建设,给予技术指导,终究不过黄粱一梦。
有句话叫“兄弟阋墙”,最亲的同族之人尚能如此,我们就不要幻想别人能给予自己多少帮助了。
祸福无门,为人所召。
语出《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闵子马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为人所召。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灾祸和幸福都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
不要以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句迷信的话,它其实是一条人际交往的箴言。
一个处事圆润、人际关系好的人,必然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人。而一个飞扬跋扈、处处嚣张的人,其祸事也是一定会到来的。
上天欲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虽然这个世界不乏恩将仇报之人,但更多的是知恩能报的人。你以什么态度对待他人,他人一般也能以什么态度回报于你。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语出《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之。”
意思是:一个人要有忧患意识,能考虑到危险的到来,从而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把事情想到最坏,才能把事情做好。
忧患意识,是长久发展下去的必备条件。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具备危机感,就会提前思考,提前准备,一旦真有什么事情发生,也能从容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学校里经常搞各种演练,就是危机意识的体现。
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一所中学就因为经常扎扎实实地做地震演练,在地震真的发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一个人需要“思则有备”,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才能“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