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镇位于安阳市汤阴县东南 卫河岸边。有很多被认定的 河南省传统村落,古镇古街古村古庙诸多。
(汤阴五陵镇不少的寺庙、古建筑)
古镇被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卫河)三面环绕,河水悠悠、白帆片片,南来北往的商船把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在了古镇的旮旮旯旯。繁华千年,五陵古镇是名符其实的运河古镇。大运河自西东来,在五陵古镇突然北转向天津奔去。所以,五陵古镇是永济渠的一个重要节点,地理位置尤其重要。
2021年7月,连续暴雨造成卫河发大水,上游的卫辉与浚县古城都进水受灾。五陵古镇四面环水,但古寨墙岿然屹立,大水竟未漫入墙根。不得不感叹:古人选址真高明也!五陵古镇就建在卫河岸边最高的一块土地上。
(五陵古村古树)
商周时期,古镇是古黄河岸边的邶国河岔三角洲,邶风悠悠千古传唱;秦汉时期,古镇是清水河边的桃花渡囗,刘秀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传说;唐贞观二年,先人们在渡囗的最高点修筑隆兴寺,又依寺规划东、西轿杆街。古镇的布局就此形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运河古城大多依河而居、而建,没有严格的规划,古建筑学称“没形”。而浚县古城与五陵古镇则是难得的“象形兼备”,浚县古城呈“十字”形,五陵古镇呈“井字”形,犹如一顶古代的大轿。
在运河古镇中,这样的布局非常难得。五陵古镇的这种严谨,在轿杆街的合理规划上体现得特别明显。所以,五陵古镇的东、西轿杆街最有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古镇最繁华的街道,是运河商业文明的代表。
明清以来,流经汤阴的卫河,宋、元时称御河,是隋朝开挖永济渠的一段,东汉末年称为白沟,原是禹河(黄河)故道,《水经》谓之“大河故渎”。《行水金鉴》载:“黄河故道,县东夏(下)庄、小张(章)等处。”今五陵镇西侧小章(含东小章、南小章、西小章三村)、镇北屯庄、塔河、赵庄、任固村一带,均属黄沙和轻重碱地,与卫河东岸广阔的沙域及古堤均是黄河遗迹。白沟上游本为淇水,是黄河的支流。古淇水流至古宿胥口处(今浚县申店)后,折向东北流,经官庄、同山、白祀山(白寺山)、枉人山(象山和善化山)、瓮城、蒋村(春秋卫邑顿丘),余营、东王村再流向东北(汤阴东南夏庄、小章、五陵等村附近)而后注入古黄河。晋定公二十八年(前494),因黄河改道,“淇绝于旧卫”,淇河南注,申店以下淇河故道断流。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使成堰,遏淇水入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故道,以成渠被称为白沟。《水经注》:“淇水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白沟又北,左合荡水,又东北流,迳内黄县故城(今任固镇故城村)南。县右对黄泽(今缩小为广润陂)”。今天五陵附近的卫河河道是黄河故道、汉白沟、隋唐永济渠、宋元御河、明清卫河千百年自然变迁和人为改造的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于昔日的任何一条古河道。但五陵却一直是河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五陵遗留大量古民居,运河文化带来的是传统村落聚集区)
五陵起自何时,因何得名,目前不得而知,但其形成应不会晚于初唐。因崇祯十年(1637)《汤阴县志》载:“隆兴寺,在县东南五陵镇。唐贞观二年(628)建”。隆兴寺坐落在五陵古镇中央。隋唐时,五陵东南约15千米,是临河县治(今浚县善堂乡临河村);东北约20千米,是内黄县治(今内黄县东庄镇旧县村);西北约25千米,是汤阴县治(古贤是隋初的汤阴县治,今县城是唐及以后的汤阴县治);正南约19千米,是黎阳(今浚县)县治,五陵处于多县交界地带。据北宋元祐五年至六年(1090—1091)《相台志》记载:当时,汤阴东南所辖范围仅到俎佐(五陵西北,距五陵约3千米)、北城(即邶城,在五陵正西,距五陵约6千米)一带。北宋初五陵还不隶属于汤阴。
因清乾隆三年(1738)《汤阴县志·地理志》载:“五陵诸山,来自太行,蜿蜒数百里,岗峦体势,脉厚源长,再起再伏,至于邑东。”于是,有人据此说“汤阴从西至东丘陵起伏,因此地处东第五道丘陵,故称五陵”。其实,《汤阴县志·地理志》原话前面还有“按汤邑旧志”一语。乾隆以前的《汤阴县志》先后有成化、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五种版本,除崇祯《汤阴县志》较为完整(缺13—16卷),顺治《汤阴县志》仅存8、9两卷外,其它已经佚失。崇祯《汤阴县志·风土》载有:“汤五岩诸山,分太行厚脉,再起再伏,至于博望”。这里的“五岩诸山”是指汤阴境内太行余脉五岩山、牟山、鹤山、浅山、团山、飞凤山、神山、中山、柏尖山等山。“博望”即博望岗。在今汤东15千米、五陵西10千米,南北走向,亦称火龙岗、瓦岗。显而易见“五陵诸山”或为“五岩诸山”之误,与五陵得名无涉。更有甚者云:“在汤阴东、亳城(内黄县亳城镇)西25公里的五陵镇,安放着五座商王陵寝,五陵由此而得名。”此说,一无文献记载,二无考古发现,不足为信。
汤阴五陵,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明嘉靖四年(1525)总运署都督同知杨宏撰《漕运通志·漕渠表》:“卫河迤北河道闸浅:汤阴县五陵等浅凡六”。稍晚于此的明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崔铣《洹词·南陆志》记载为“五龙”。“嘉靖己亥(嘉靖十八年,1539)十月十二日丙子发程,携士孙同行。官府及亲友饯于魏营,子汲亦乘马随。自目病凡五年不出,今幸愈汲,深以不侍养为歉。予慰遣归,晚宿五龙李西牟别业,其地面卫水,通舟楫,民治场堆木、贮盐,皆有利。牟翁曰:‘予岸上有田,河中有船,可为富者。’相对一笑而别”。崔铣,安阳人。是明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汤阴镇抚寨(距五陵7千米)人李鐩的女婿。外祖父是汤阴瓦岗村(即博望岗,距五陵10千米)李氏四世祖,成化二十一年(1485)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南陆志》是崔铣重被起用,赴南京上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时所记,文中的李西牟是李鐩的儿子。崔铣赴南京计程:“予家八十里至五龙,渡卫又四十里至督,二十五里至滑,九十里至长垣……”。崔铣故居在今安阳市老城内小颜巷路北,到汤阴五陵的距离与记载大致相当。故,文中的“五龙”显然是指汤阴卫河岸边的“五龙”。康熙十五年(1676)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薛凤祚《两河清汇》记载为“五隆固”。“卫河自双鹅头(今浚县新镇镇东、西双鹅头村)起至五隆固止长一百七十五里……卫河自浚县老鹳嘴起至北固城村(今汤阴故城村)九十里入直隶内黄县界止”。
雍正三年(1725)江南按察使傅泽洪《行水金鉴·运河水》记为“伍隆固”。“浚县所管卫河自汲县界双鹅头起至滑县界伍隆固止计一百七十五里,内有石冈一道自屯子镇至老鹳觜十八里……汤阴县所管卫河六段。三段在滑县境内,自南而北第一段长一百八十丈,第二段长五百四十丈,第三段长一千八十丈;三段在内黄县境内,自南而北第一段长一千丈,第二段长三千八百四十丈,第三段长一百七十二丈九歩,共计长三十七里三百一十三歩。雍正三年六月初十日,河南巡抚田文镜《奏为漕粮关系》载:“豫属之汤阴县五陵集十里则与直属之滑县米善口接壤,米善口九里十三弓则又至汤阴县潘家湾塌河所。由塌河所水路四里二百八十五弓又至滑县地方,由滑县水路三里至直属之内黄县草坡地方,由草坡水路十二里复至汤阴县蔡家窰及北高堤等处,由北高堤水路六里半又至内黄县地方,由内黄县水路三里又至汤阴县孟家湾,由孟家湾水路三里又至内黄县林家滩,由林家滩水路四里又至汤阴县流水口固城坝等处,由固城坝水路十八里又至内黄县神庙、窦公等处,两省地方极其交错”。”嘉庆六年(1801)《浚县志·方域》载:“北至汤阴县界五十里南五隆固与汤阴北五隆固接壤”并且北乡辖有五隆固村。《左宗棠奏稿》载:“二十一日(同治七年,1868),冒雨至宜沟驿。适李鸿章营务处浙江处州镇总兵马德顺自臣宗棠行营回开州,行抵濬县五隆渡,见贼骑趋东北窥渡卫河,飞骑回报……是夜四鼓,向五隆渡口疾趋。春寿、喜昌抵五隆”。光绪十二年(1886)《浚县志》载:“卫河堤,南自双河头入境起,北至五隆固出境止,沿河一百七十五里”。同书王庄所(所,乡辖管理机构。王庄所在五陵镇南7千米,今为镇)辖有五陵固村。其它如《明实录·神宗实录》、《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皇朝经世文编》、崇祯《汤阴县志》、乾隆《汤阴县志》均记载为五陵。
(汤五小铁路 五陵站,1964年5月的票据)
有关汤阴“五陵”称谓的存世实物。目前见到最早的是明正德七年至九年(1512—1514),汤阴县西35千米盤石头村(汤阴旧境)“九重无影灵山宝塔捐资碑”铭文:“汤阴县武隆固社北河间庄善人冯志学,男冯廷、庞氏;冯住、王氏;冯觉、牛氏同造滚龙柱一根。”、“汤阴县五竜(同龙)骨北河涧庄善人冯廷、妻庞氏;冯住、妻王氏发心同造斗贡并佛,共捨银二两。”、“北五隆村蒋德、曹氏,男蒋仁”。其次是正德十年(1515),五陵镇隆兴寺石柱铭文:“汤阴县五陵社瓦刹里善人……”。以及明万历四年(1576),汤阴高汉村“重修府君庙记”背阴:“五陵集河南、五陵集”。万历四十二年(1614),浚县王庄镇北王庄村西“重修福兴寺水陆殿记”碑阴:“五龙固李九成”。
今汤阴仍有五陵和北五陵之分,从以上记载来看,历史上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五陵(音)”地名称谓各异,并有不同归属。“五陵”地名文字表述的多样化差异,明显是同音字、近音字所致,最接近事实的称谓也许就隐藏在其中。首先,从“五陵(音)”后缀固(或骨)说起。在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接壤地带的故黄河、白沟、永济渠、御河、卫河等河道两岸,存在着为数不少以“某固(堌)”或“某某固(堌)”为名的村庄,“固”是结实、牢固、使坚固的意思,显然这些村名与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堌”本意是土堡、土城。有时也指高大的土堆为堌堆。由于书写不规范往往写成“骨堆”、“孤堆”、“崮堆”、“固堆”。古代,由于河水经常泛滥,而人们生产生活又不能距离河流太远,于是就会选择河边的高地居住或将村落地基增高,以避免洪水侵袭。“筑堌以居”就是这个意思。以堌为名的村就是这样产生的。据北宋刘弇《龙云集·刘先生墓志铭》“汉元王交其昆,云有为隋东莱令者,避地南华,筑堌居之,号刘堌。”可知,村以“堌”名,隋朝已有之。史料记载、出土墓志证实:遗存至今以“某固”或“某某固”为名的村,唐代已经大量出现。“固(骨)”字应是“堌”字的讹变,没有后缀固的地名“五陵(音)”是简写,得名也应源于此。其次,正德九年(1514)前后,汤阴盤石头村“九重无影灵山宝塔捐资碑”中的汤阴武隆、五竜(同龙)、五隆(北五隆不戴方位词)以及正德十年(1515)五陵镇隆兴寺石柱铭文“五陵”的记录,不仅是目前为止汤阴五陵地名最早的记录,而且覆盖了此后发现的所有有关汤阴五陵地名称谓的文献或实物记载,因此,真相一定就在其中。第三,在四个同音词或近音词五陵地名称谓中,能体现以堌(固)得名自然地理特征的,当属“五隆”和“五陵”。《康熙字典》:“隆”,【說文】丰大也。又【玉篇】中央高也。又叶闾承切,音棱。“陵”,【尔雅·释地】大阜曰陵。【释名】陵,崇也,体崇高也。又叶力中切,音隆。由于“阜”有土山之意,而五陵附近并无大土山之貌,故,“五隆”和“五陵”两者中,最贴切的应为“五隆”,意思是五个凸起的高地。今天,地名虽然写作五陵,但在更多当地人的口语中听到的却依然是“五隆(音)”。500多年前,汤阴盤石头村“九重无影灵山宝塔捐资碑”中的武隆、五竜(同龙)、五隆(北五隆不戴方位词)均发音为“五隆(音)”就是这种发音传承的根本原因。
20世纪初,五陵除寨墙内地势较高外,寨墙外沟壑密布,并没有五个明显凸起的高地。寨墙外的沟壑原本是河道变迁或筑寨、修堤取土所留,今天大都已没有了踪迹。凸起的高地在哪呢?其实,五隆是一定区域内五个凸起高地的总称。五隆(南五隆)、北五隆地名的表述无形中已经告诉我们,其它三个应当就在两者之间,也即在今魏湾(前魏湾、后魏湾原为一地,20世纪被卫水分隔成两处)、小章(南小章、东小章、西小章)、翟庄之中。由于最初这些地方没有人或很少有人居住,所以未能像五隆(南五隆)、北五隆那样形成以隆为名的村名,它们现在的村名应远晚于五隆。千百年来,由于五隆西侧火龙岗雨水冲刷的淤积、河水不断的侵蚀、改道,卫河(淇水、白沟、永济渠、)岸边的五个凸起已不复存在,但五隆的得名应源于此。
【地方志地名整理】汤阴五陵镇村镇地名集合
1、五陵
按照五陵地理形势,汤阴从西至东丘陵起伏,汤阴至此恰是第五道陵,故取名五陵,故取名五陵。《汤阴县志地理志》(1738年版)也有“五陵诸山来自太行……再起再伏,至于邑东”的记载。由于战乱(元末)五陵人多数是明初从山西迁民而来,此村紧邻卫河,又是通向浚县的要津。明清以来,商旅日趋繁华,形成集镇。
2、北五陵
此村位于五陵北,故名北五陵。据传民国九年前后,曾叫过“卫河乡”,后恢复北五陵名称,沿用至今。
3、东小章
据西小章观音堂碑文记载:“汤东五陵之西,鼎立三村,村名以章。皆志书所谓黄河涨漫之处也。”另据《汤阴县志》(1738年版)村名有写作小漳或小张者,又称此处为黄河故道。据此,小章当以河水漫“涨”或筑堤“障”水,谐音而来。因村在西小章之东,故名东小章。
4、南小章
据西小章观音堂碑文记载:“汤东五陵之西,鼎立三村,村名以章。皆志书所谓黄河涨漫之处也。”另据《汤阴县志》(1738年版)村名有写作小漳或小张者,又称此处为黄河故道。据此,小章当以河水漫“涨”或筑堤“障”水,谐音而来。因村在东西小章之南,故名南小章。
5、西小章
据本村观音堂碑文记载:“汤东五陵之西,鼎立三村,村名以章。皆志书所谓黄河涨漫之处也。”另据《汤阴县志》(1738年版)村名有写作小漳或小张者,又称此处为黄河故道。据此,小章当以河水漫“涨”或筑堤“障”水,谐音而来。因村在东小章之西,故名西小章。
6、瓦查
据查该村原在现址南一里许,村内石姓人家系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来。因地势低常闹水灾,后迁到此。由于这里窑多,遍地是砖头瓦渣,便取名瓦渣,逐渐演变为瓦查。
7、翟庄
相传明初翟姓由山西洪洞迁来到此村落户,又传翟姓居多数其中有一大户,门口挂过十个“千顷牌”,善养牛,有“百犋牛”家的称号,故得名翟庄。现在翟姓据少,但仍延用原村名。
8、大宋村
相传,明代以前,宋姓人家居多数,故名宋村。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只留下很少几户,现村绝大多数的肖姓人家,系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来。来时兄弟三人,一在此落户,一到太康,一到县西横岭(属鹤壁市),大宋村和小宋村对称得名。
9、小宋村
此村和大宋村相比,户数较少,故名小宋村。相传,宋村是明代以前沿袭下来的名称。(现村内申姓人家是明初从山西洪洞县,先迁至南故城,又迁来此村居住。)
10、旱塔河
塔河古称漯(音ta)河。据《汤阴县志》(1738年版)《彰德府志》(1787年版)记载:明清之际,塔河是县东重要集镇和渡口。其村名来历,据《辞海》(1979年版)记载,漯水,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津之一。《史记.河渠书》也说:禹导河至浚县大伾山,厮二渠,其一乃漯川,故道自河南浚县西南,别黄河东北流经濮阳等境入海。所指方位正属我县塔河一带。漯河村以漯水而得名。后以读音相同,先后演变为塌河和塔河。因该村较高,故称旱塔河。
11、水塔河
塔河古称漯(音ta)河。据《汤阴县志》(1738年版)《彰德府志》(1787年版)记载:明清之际,塔河是县东重要集镇和渡口。其村名来历,据《辞海》(1979年版)记载,漯水,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津之一。《史记??河渠书》也说:禹导河至浚县大伾山,厮二渠,其一乃漯川,故道自河南浚县西南,别黄河东北流经濮阳等境入海。所指方位正属我县塔河一带。漯河村以漯水而得名。后以读音相同,先后演变为塌河和塔河。又因临近卫水,低洼常积水,故称水塔河。
12、屯庄
据传,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崔、单两姓人家,分居东西两片。东为长沙屯,西为岗阳屯(也曾叫过杏花村)。后随着人口增多,两片连在一处,合称为屯庄。另据古时村东曾叫过军地,在此屯过兵。军地不纳银粮,民国二十四、五年间,曾叫过屯田村,后该为屯庄,沿用至今。
13、俎佐
据传,明代以前,这村庙寺很多,香火颇盛,村中曾有人专管祭祀的事。据《李氏家谱》记载,曾出过一个“省祭官”。上述两种传说,都是辅佐别人祭祀之意,村名故为俎佐。(现村内陈姓人家,是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来)李姓人家则来自瓦岗村。
14、阎庄
据传该村原叫刘廷寨(古庙内铁钟上铸有此名)。约于明初,因一阎姓人家成为财主将村名改为阎庄,虽后来阎家败落,今已无阎姓,但村名仍沿用至今。
15、朱家营
相传元末明初,明燕王朱棣率兵北征,曾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号称九营十八寨,朱家营就是九营之一。
16、麻廷寨
相传元末明初,明燕王朱棣率兵北征,曾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号称九营十八寨,麻廷寨就是十八寨之一。
17、小葛寨
相传元末明初,明燕王朱棣率兵北征,曾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号称九营十八寨,小葛寨就是十八寨之一。
18、镇抚寨
相传元末明初,明燕王朱棣率兵北征,曾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号称九营十八寨,镇抚寨就是十八寨之一。(又据李氏家谱记载,其始祖(元末)曾授金牌万户侯,镇守相州路。李氏家族繁盛,先后分居二十余个村庄。)
<喷空>公众号(penkong0371)、顶端新闻号等 一直的口号:一切人文皆水文,一切人相多水相。山川河流是人间文化底色,爬山涉水思考生活,人不一定要有钱,一定要有趣,活着有内容。
喷空,河南方言(聊天、分享、交流的意思)。<喷空>,微信公众号、顶端号,山水河流、文化典故、城市历史、乡村文旅文创等的浅尝辄止,河南4大水系2700条河流2650个水库2000个乡镇800个传统村落3大山地系统9大山脉74000多座山的坚持学习,来源于一群跨度60后到00后的小伙伴,文化遗产爱好者、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者、文旅、地产从业者等的山水野游、文化拾遗、文创文化传播、乡村文明生态、特产调研的涉猎分享。目前有数万公里走马观花,我们的视野、经历和认知都很有限,万卷书万里路,<喷空>学习在路上。加入我们微信号 penkonghe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