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过了开学季,但孩子的教育却不分时间段,一直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面临升学选择的中小学家长。
小妹身边的邻居、朋友、粉丝中,也有不少小宝贝们即将升学,爸爸妈妈们的选择虽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买学区房、还是对口划片、亦或是择校换赛道,都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学校起点。
出发点虽好,但每个人的操作方法不同,结局可能跟自己的预想大不一样。
一位爸爸的做法给小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家孩子是今年上一年级,从前年年底开始,家里就针对孩子的幼升小做出了规划:小区对口划片的学校一般,并且距离稍稍有点远,准备择校,并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
最终他们进入了选定的那所小学:师资以及学校硬件比对口的那所小学要好一些,并且离家也略微近一点。
但说实话,在小妹看来,这个择校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原因无他——无论是划片对口的小学、还是他们择校的新学校,都属于郊区。
择校逻辑1:优先主城区。
这和买房是一样的,都是优先考虑主城区。
郊区当然也有优秀学校,但不可否认的是,郊区教育的整体水平依然无法跟主城区相比。并且武汉中考的录取政策(郊区初中只能考本区内的高中,主城区初中可以全武汉考),注定了郊区跟主城区的教育体系不挂钩。
既然已经选择了择校这条赛道,肯定要优先考虑主城区,在自己能够得着的范围内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这是问题一。
择校逻辑2:重点考虑初中。
幼升小、小升初,义务教育阶段我们一共有两次升学,但除了极个别区域之外,武汉绝大多数区域都只允许一次择校。
无论是从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还是初升高的提前分流来说(武汉整体50%的普高率,也就是说,只有约50%的初中生能顺利上高中),选择一个优质的初中比小学要重要得多。
因此,对于择校,我们的建议一向是:如果能小学初中一步到位是最好的(小学比较好、对口初中也不错),如果没有一步到位的好学区,那么则优先考虑优质初中的择校。
而这位父亲的做法,完美错过了这两个逻辑,虽然对孩子也有一些帮助,但整体改变作用不大。
并且还因为这一次的择校,后续的分配生名额也因此丢失,对孩子的要求反而还变得更加严格。
有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
究其原因,还是对武汉的入学政策、学区状况不了解,顺势做了错误决策导致的。
已经做了错误的选择,还能不能补救?如何补救?
武汉各区升学政策都是什么样的?划片入学、择校政策以及特殊招生都有哪些区别?对后期升学有没有影响?
武汉各区都有哪些比较不错的学校组合?
如何提前布局,进入这些优质学校?
如果无法划片对口,要如何才能踏进这些优质学校?
这个周六,资深教育大咖——武汉钻哥哥现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