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古画度中秋

文摘   2023-09-29 09:58   天津  

观看更多名家讲座,请关注“大家书画”!

主编:张枕石

传 五代 周文矩 仙女乘鸾图 故宫博物院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寄寓着国人对于“团圆”的渴望与祝福。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月亮,心中顿生无限遐想与相思之情。自古以来,人们将臆想中最美好的故事都给了月宫!嫦娥,吴刚,桂树、白兔,还有那只蟾蜍被文人墨客们作为永恒的主题,构成了他们笔下一首首婉约的诗词,一幅幅唯美的书画。


浣月图

五代《浣月图》
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旁立侍女三人,或临案焚香,或捧奁,或荷琴,神情庄严静穆。女子对月祈福,自唐代以降,即已蔚为流行,此作或与古代的拜月风尚攸关。《周礼》言“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即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至隋唐,盛行“拜月”风尚。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月下把杯图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 天津博物馆藏
宋代马远的《月下把杯图》设色清丽淡雅,构图别致有趣。作为宫廷画家的马远,一门五代皆供奉内廷,为皇帝打工。他画画爱取边角小景,只画一角或只作半边之景,因此得名“马一角”。这幅《月下把杯图》正是其典型“边角构图”的代表作。

这种半边画法,更加凸显了山林之幽然。乍一看似乎山势平夷,细看则发现其实平中生险,山涧险峻幽深。
从这幅画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文人情调,右边案炉上茶食依旧,左边侍琴小童稍远而立。主宾双方对立而遇。主人手中酒盏高举,对月迎宾;客人微欠身体,动态传神。月、酒、山林、树竹、宾主共同谱写出一幅完整的月夜相会图。

画中一轮明月高挂,照得天地更为开阔、明亮。从画面的题诗从一看出,这是一轮中秋之月。

画面右上有宁宗杨皇后题诗“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左侧亦有杨皇后诗句“人能无着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

香月潮音图

元代 佚名 《香月潮音图》

元代的“嫦娥”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品位。传原为唐吴道子所绘,小小的纨扇描绘了神话故事中月宫之景。巧的是,画面中同样也是一棵梅树,而不是传统嫦娥传说中的桂花。

黑暗的天空中云彩朵朵,嫦娥着粉白长裙,绿色裙带飘飘,手扶粗壮的枝干遥望山下明月,沉浸在乡思中;而右上方一轮明月高悬,与下方水面的月影对应,美轮美奂!


月殿嫦娥图

明代  张路 《月殿嫦娥图》

张路所画人物,用笔钢劲流畅,多作神仙、士子、渔夫,此幅《月殿嫦娥图》形象质朴,衣褶简洁,神态清朗。嫦娥怀抱月兔,二者眼神对接流露出怜爱之情。


蟾宫月兔图

明  陶成 《蟾宫月兔图》


蟾宫,即月宫。传说月中有蟾蜍而得名。李俊民《中秋诗》云:“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此图绘高大桂树下兔子的不同姿态。其中一白兔前左脚提起,仰头凝视前方,另外两只灰兔旁立,顾盼生姿。兔子造型准确,生动传神。图中桂树枝繁叶茂,湖石、巉岩岌立,树下绿草如茵,群芳争艳,这可能就是作者想像中的蟾宫景色。用笔工细,一丝不苟,构图丰满,但繁而不乱,意境清幽。款“弘治乙卯秋云湖陶成写,时在辽左”。

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明代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局部
明代吴门四家之一沈周的《有竹庄中秋赏月图》,也是中秋题材的名卷之一。画面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描绘的是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内的平安亭,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的情景。

画家笔墨雄健老辣,格调疏简苍劲,意境清幽高旷。竹石、溪流、怪松围绕平安亭前后,构造出纵深的空间感,营造清幽宁静的氛围。亭中宾主举杯对饮,与月成三亦是将文人趣味抒写极致。


而书法部分则是沈周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兴致勃勃地抒发其中秋赏月时的复杂心情,结体严整,笔法沉着稳健,苍劲老练。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堪称诗、书、画三绝。


明代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局部

明代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写意花鸟画、书法班 招生


2023年秋季写意花鸟画班开始招生,由著名花鸟画家阮克敏、郭书仁教授分别执教。课堂上老师绘画示范讲解,学生课后临摹练习。

书法班由张枕石老师执教,以隶书、楷书、行书为主,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学习内容。

小班授课,无助教,可录像。

授课地点: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文化小城E202今晚大家书画艺术

课      时:每期15节课

报名时间:即日起,人满即止

咨询电话:15022798192(同微信)


嫦娥执桂图

明 唐寅 《嫦娥执桂图》

唐寅的仕女画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线条细劲,设色妍丽。一种笔墨流动,挥洒自如。画中嫦娥,用清丽圆细的笔触描绘其脸、手和胸。而衣裙、披肩、腰带多以飘举方折之笔出之,这种方圆兼施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女子轻移莲步的动态美。设色浅淡,年久有褪,益见清雅。此图嫦娥裙带飘零,神形和顺,手持桂枝。头部线条圆和流利,勾染适当,丽人的俊逸清丽之态毕现。脸孔的设色,敷红色晕染,如月色清凝,洁白典雅。而眉眼的神韵更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流波浅动,清浅含笑,眉眼之处自有神情,可以说是将仙子嫦娥染上了亲切平和之气。


画面右上方的一首题诗:


“广寒宫阙旧游时,鸾鹤天香卷绣旌。

自是嫦娥爱才子,桂花折与最高枝。”


曾经取得解元称号的唐寅,后来却因考场舞弊案受牵连而得不到功名,于是爱才子的嫦娥也只能空等一场。


黄甲图


明 徐渭 《黄甲图》

    

 《明徐渭黄甲图》是明代徐渭创作的一幅画。图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本幅署款"天池"。钤"徐渭私印"等二印。


 中秋食蟹。中秋正是螃蟹肥美之时,自古就有中秋食蟹的习俗。而螃蟹也是古人常常入画的题材,看见古画中的螃蟹,你是否也已经食指大动?


竹亭对棋图


 明 钱榖 《竹亭对棋图》

《竹亭对棋图》此图是一幅工笔画,具有很强的形式感染力,也使得画面的整体感更强。另外,茅亭中画有四个人物,着墨虽不多,但却情态各具。

蟾宫折桂图


清 高其佩 《蟾宫折桂图》

清代“指头画派”创始人高其佩于1715年创作的此幅《蟾宫折桂图》描绘了嫦娥手捧蟾蜍、玉兔递交桂枝的天宫景象。科举时代,考取功名又被称之为“蟾宫折桂”,蟾宫即月宫,攀折月宫桂花意指登科及第。这个典故出自西晋时的邯诜,当年他被举为贤良,对策为第一名,晋武帝就让他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广寒宫的桂枝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唐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蟾宫折桂便被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月嫦娥扇面

清代 费以耕、张熊《月嫦娥扇面》

《梅月嫦娥图》为费以耕和张熊合作所绘制。嫦娥奔月的主题在民间深入人心。费以耕所绘的嫦娥古典秀美,体态婀娜,气质娇柔,描绘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美人。


张熊所绘墨梅横向出枝,淡墨画枝干、花瓣,浓墨点花萼,浓淡相宜,如闻幽香。秀美的花形,愈加烘托出嫦娥清雅脱俗的仙姿玉貌,由此可见两位画家之间默契的笔墨配合,以及共通的审美意趣。 


月华图

清 金农 《月华图》

此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表现了画家强烈的感情。传统作品中的月亮往往被赋予神话色彩,在文人画中,更多的是作为补景出现。《月华图》的构思则别出心裁,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以奇致胜。此图画法上几乎看不到传统的笔墨之法,阴影的表现充分发挥了水墨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与暖色调的淡色光芒形成对比,衬托出月光的皎洁明亮。画幅右下题:“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赏。七十五叟金农。”


月中桂兔图

清代 蒋溥《月中桂兔图》

此图以墨笔绘圆月,月中玉兔以干笔写皮毛,焦墨点睛,形象生动可爱。桂树以墨笔绘枝、叶,笔法细腻老道。桂花以桔黄色点染,其温暖的色调为冷月寒宫增添了几许暖意。全图布局紧凑,色墨运用巧妙,极富情趣。画作题诗中“冰轮”、“兔轮”、“广寒”、“重轮”等语,皆为月亮与玉兔的隐喻,以诗歌的形式烘托画面主题,从而巧妙的将诗、书、画三者紧密结合,把月中玉兔、桂树的优美传说演绎的美轮美奂,实为一件精美的风俗画作品。
此幅上除了蒋溥的画及自题诗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和刘统勋、董邦达等大臣的应和诗,从中可见乾隆皇帝对汉民族传统习俗的承袭,和他与臣僚之间以诗画共度中秋的雅集场景。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跳转至文章
著名花鸟画家写意班、书法班招生(教学视频)
传承 ▏非遗拓印课程招生
孙其峰先生教画孔雀
阮克敏教授示范小燕子写意画法(视频)
郭书仁教授写意梅花专题(视频)
傅雷对近现代画家巨匠的点评!
吴玉如现场作书珍贵视频
经典赏析:彩笔凌烟倪云林
笔为骨,墨为肉,色为饰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信息


大家书画
天津市今晚大家书画艺术院成立于2008年,成功办学十余年,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书画人才。著名花鸟画家阮克敏、郭书仁教授写意花鸟画班常年招生,青少年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国画班常年招生。详询022-272733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