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高峰论坛暨智能制造装备基础虚拟教研室教学研讨会在辽宁沈阳顺利召开

文摘   2024-08-19 13:53   北京  

2024年8月13—16日2024中国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高峰论坛暨智能制造装备基础虚拟教研室教学研讨会在辽宁沈阳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学院承办,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通用技术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广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全国各地77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240余位专家和学者与会并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开幕式致辞嘉宾

8月14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组组长,沈阳建筑大学吴玉厚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大学赵继教授,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珂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庄红权编审分别致欢迎辞。

8月14日报告嘉宾

8月14日上午主题报告环节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组组长、沈阳建筑大学教授吴玉厚教授,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于天彪教授分别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教授作了题为“AI应用对工程技术认知的启示”的报告。李培根院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了数据智慧,分享了基于“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最后介绍了如何通过AI来弥补人类的认知局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柴天佑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智能系统”的报告,柴天佑院士介绍了工业智能系统的内涵和实现工业智能系统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复杂工业过程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工业智能系统的应用案例,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解決工业智能系统的挑战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最后提出了工业智能系统的研发思路与方法。

清华大学李德才教授作了题为“磁性液体在密封、减振和传感领域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的报告。李德才教授深入剖析了磁性液体在密封领域中的零泄漏、高可靠、长寿命特性,详细讨论了耐酸碱、耐宽温域、耐强核辐射磁性液体动密封技术。同时讨论了如何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加速磁性液体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

8月14日下午主题报告环节由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颂华教授,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孙兴伟教授分别主持。

沈阳建筑大学吴玉厚教授作了题为“以高水平产教融合助力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告。吴玉厚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高水平产教融合对于培养高水平智能制造人才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以沈阳建筑大学从2018年开始的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为例,介绍其在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阐述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思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长罗学科教授作了题为“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的报告。罗学科教授在报告中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的知识、能力与培养体系和课程构建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与体系建设方法,结合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介绍了适应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方法方面的思考。

沈阳工业大学校长张珂教授作了题为“产教融合、虚实结合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张珂教授报告中介绍了沈阳工业大学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实验项目等,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提供虚拟环境平台,让学生自主设计、配置实验,培养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能力,掌握编程与操作技能。通过深化产业与教育的结合,强化智能制造专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合肥工业大学刘志峰教授作了题为“建平台拓渠道深化产教融合,探讨培养高素质人才新模式——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的报告。刘志峰教授分析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解决的思路途径;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在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的思路与具体做法,分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方式及其实践效果;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实施产教深度融合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沈阳工学院校长李康举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智能制造领域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李康举教授在报告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宏观背景,深入探索了智能制造领域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沈阳工学院为具体案例,全面剖析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全球化挑战,特别是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出既具备国际视野又精通智能制造技术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江志斌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的生产运营管理——特征、挑战及若干新进展”的报告。江志斌教授指出智能制造不仅是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变革,而且需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运营管理理论方法。江志斌教授分析了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的特征,剖析了智能制造生产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智能制造生产运营关键若干新进展。

8月15日报告嘉宾

8月15日上午主题报告环节由沈阳工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赵元教授、沈阳建筑大学教务处处长孙红教授分别主持。

山东大学孙康宁教授作了题为“新形态课程与项目化教学”的报告。孙康宁教授基于多育并举育人思想,结合智能制造教学要求,针对当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矛盾,孙康宁教授介绍了一种由新形态课程和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品行一体化育人模式(即KAPIV),以及实践与双创助力的KAPIV育人理论体系组成的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新宇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报告。李新宇教授在报告中概述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面向智能制造对人才的需求,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

清华大学温鹏长聘副教授作了题为“清华机械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回顾了国际一流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经验和趋势,新的工程教育模式是以项目制实践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产教研融合的个性化培养。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在本科生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通过将机械和信息、生物和能源等前沿学科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形成面向产业需求的“1+N”课程方向,推动将学科研究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学生的学术志趣和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创新学术思想和引领技术发展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于春明作了题为“沈阳机床的技改实践和思考——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根本性改变”的报告。于春明副总经理探讨了企业在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对当前及未来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变化的见解,强调了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根本性改变的重要性。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总监陈宏作了题为“库卡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报告。陈宏总监在报告中介绍了库卡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她详细阐述了这种模式如何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出既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又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深圳广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运作了题为“基于基础+创新实验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报告。崔运总经理在其报告中探讨了基于基础加创新实验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模式。他指出,这种模式通过将基础教育与创新实验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8月15日下午,会议设置了智能制造装备基础虚拟教研室活动与参观活动。

智能制造装备基础虚拟教研室活动由沈阳建筑大学吴玉厚教授、李颂华教授分别主持。天津大学张宏伟教授作了题为“新工科引领下的机械大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湖南科技大学陈冰教授作了题为“湖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的报告;沈阳建筑大学张丽秀教授作了题为“沈阳建筑大学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的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刘杨编辑作了题为“智能制造系列教材建设”的报告;沈阳建筑大学安冬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装备基础’虚拟教研室工作汇报”的报告;沈阳建筑大学闫广宇副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装备基础’AI课程建设概况”的报告;沈阳建筑大学赵德宏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装备基础’课程教学研讨”的报告。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涵盖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以及教材建设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教学理念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对新工科教育模式的深入探索与创新实践。

智能制造装备基础虚拟教研室活动现场

在参观活动中,专家与学者对沈阳机床、沈阳工学院进行了参观,进一步促进了产教融合的发展和创新。

本次会议围绕智能制造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实践及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专业课程的教学建设,为我国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编辑:毕盈

编审:

智造苑
欢迎加入,秉承“先进制造、制造强国”的理念,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