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与研究中国历代古钱币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可以说自幼就开始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大概6、7岁的时候,家乡山东曲阜还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小县城。不过,作为孔子的故乡,这座城市名气依然很大,文化积淀也很深。我爷爷那辈就喜欢读书、藏书。我父亲是从部队转业的老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闲暇在家没事就是看书。我母亲在“文管会”工作,她经常带一些文物画册、鉴赏书籍回来给我看。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家中当年虽然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但是书柜却两大组,满满当当的摆放着各类书籍。我经常抽出书来翻阅,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图1、图2、图3)
记得书柜顶上有个收纳盒,里边存放有一些铜板和小铜钱,我拿出它们来摩挲把玩时候,发现上边的文字挺有意思。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大人告诉我,钱币背面的“符号”是清代的满文,正面则是皇帝的年号。
每个皇帝一个年号,那上下五千年得铸多少钱啊?这些皇帝是什么样子?当时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好奇与疑问,我进入了一个堆满宝藏的未知世界。通过《辞海》后面的中国历史年表,我开始逐一对照。有的皇帝年号能对上,有的却对不上。从那时起,我慢慢的对古钱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图4、图5、图6)
在我小时候,搜寻铜钱并不难。鸡毛毽子底下的垫儿,农村老房子翻建……都能看见铜钱;朋友知道我喜欢,偶尔也会送几个。初中有一年母亲为了奖励我,让我去书店任选一本书。冥冥之中,孙仲汇先生编著的《简明钱币辞典》进入了眼帘。“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钱币书!”捧着它我爱不释手。从此眼界大开,对历代钱币的了解越来越多。这本书,极大的影响了我。(图7、图8、图9)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的是理论要联系实践。随着年岁的增长,钱币知识的增多,我迫切需要见到更多的钱币实物。曲阜孔府和孔庙中间的阙里街,是我上中学的必经之路,路口转角处有家专营钱币的古玩店。
当我第一次踏足店里,看着柜台里除了方孔圆钱之外的各种各样的古币,如布币、刀币,各种莽钱的时候,再次被震撼了。这些我之前只在书中见过图片的“宝贝”,实实在在让我开了眼。店内还挂着两块展板,一块是历朝历代的古币,另一块是铜元、银元等近代机制币,每一枚下边都有标签,让人眼花缭乱。从那之后,我就成了店里的常客,店主宋老师顺理成章成了我钱币收藏的领路人。
宋老师夫妇人很好,知道我是穷学生,会从明清钱、宋钱里挑出一些,供我选择,价格十分实惠。我有时也会带一些在地摊上淘到的“宝贝”,比如28元的“三字刀”、18元的“契刀五百”等让他帮我上眼——不出意外都是假币,于是又被一顿教育。当时全美品的三字刀正价要300元一把,其实我明知道是假货,但止不住内心的向往,还专门编了个钥匙扣挂在腰间。
那时我也没有专业的钱币收纳册,就存放在集邮册里、塑料影集里,学着宋老师的样子,贴上标签再写上注释。后来大学毕业,2002年互联网兴起,我开始从网上搜索各类古钱的资料,高速的信息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一些古币收藏研究的专业网站进入了我的视野。从此之后,我便正式走上了古钱的研究与收藏之路。(图10、图11)
(图11:我收藏的历代钱币)
未完待续...
长按识别 即可了解购买
此书在康熙系列推文期间限时特价
泉世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