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背纪年)
01
细数历代古钱,
你会感慨,
没有一个是多余的!
这是每一个历代玩家都有的深刻感悟,
三千年的货币史下,没有鸡肋。
先秦钱币的不同形制及起源,不同时期铭文的解读与发现;
秦之半两,汉之五铢下钱文纪重由实而虚、不同时期不同炉记的特点;
魏晋战乱下的减重虚值,十六国不同地域政权的钱币文化特色;
南北朝的打破钱名传统,铸造工艺的变革,钱文书法的承上启下;
唐代宝文钱的出现,最早的重宝钱、佛钱及大面积的地名(纪监)出现;
五代十国的大钱、铅铁钱,辽钱汉文的魏碑之风,西夏钱汉文的规整秀丽,金代钱币的承徽宗流风余韵,元钱的名家书法,及古老契丹文,西夏文,八思巴文的宝贵遗存;
北宋普及的年号钱,对子钱,御书钱,南宋的纪年,纪监,及两宋不同流通区的铁钱,广泛出现的铁母钱和试铸钱;
明代早期钱币在纪重、纪地、等值体系上的多种尝试变化,贸易赏赐钱的特征,及晚期钱币的地域性、军事性;
清代早期的多次币制尝试,早期的足重制钱,开疆拓土的红钱,后期的大钱,文明碰撞后的机制币...
在每一朝每一代,包括割据政权,起义军,
你能发现钱币中时代的特点,对中华文化,工艺,文明的不断融合与推进。
02
走进无人问津,
你会发现,
每一个都很精彩!
前阵子认识的寺院法师突然和我提起了梁铁五铢,
这个在我们圈内冷门到无人问津的品种,居然连圈外人都熟识。
但如果你深入梁铁五铢,
你就会发现,它与佛教的极大渊源,
梁武帝当年舍身同泰寺,每每花几亿钱赎身,用的大概率就是此钱。
今人每每聊佛钱,聊开光,
其实早在1500年前,这铁五铢便已是开过光了。
哪有什么真正的冷门钱,
所谓的冷门钱,不过是收藏中的曲高和寡,无人能识罢了。
在历代中相对冷门的先秦,
那是因为它的文字美,价值挖掘,系统难度,绝非常人可以涉猎。
五代十国中相对冷门的闽钱,
那是因为铸造它们的三王入闽、五县天子、南唐灭闽、清源军纳土等事件鲜有人能捋清。
于正统外相对冷门的更始、桀燕、三藩钱,
当你深入其中,了解其起事脉络,铸造背景,出土发现后,才会发现它们也是惊鸿一瞥。
(更始五铢)
03
挖掘钱币信息,
你才知道,
只看价格有多low!
曾听不止一位顶级藏家聊历代收藏之难,
其中排名靠前者,无外乎先秦、五代十国、两宋。
绝非现在公认的颜值天花板,热门度最高,价格最坚挺的清钱。
这里无意拉踩清钱的价值,
而是站在三千年货币史上的纵观,清钱虽也璀璨夺目,特点鲜明,但也只是历代群星中并非前列的一颗。
钱币的价值,并不只是市场流通性反馈的价格,
还包括不断演变的书法,佐证历史的信息,进步和突破的工艺,民俗文化的存续,
尤其是圈内人,
在有足够实物和健全渠道的基础上,
收藏钱币再只看价格,未免太没品了。
揭开浩瀚货币史的一角,
哪怕是普通的东汉记号,六朝的五铢异书,开元移范的变化,北宋一个仁宗的年号,南宋一个淳熙的版别,明钱一个崇祯的背字,清钱一个康熙七分钱,
任选其一,去挖掘它的信息,
便足够让一个玩家如痴如醉,无穷无尽了。
(民俗题材)
古钱币,不只有美色,不只论价格,不只看大小,
在这些最肤浅的价值表现外,
历朝历代的特点,个个都值得。
这也是为什么,
我会一直坚持历代都涉猎,哪怕不能术业专攻,至少也能开拓眼界。
这也是为什么,
有人会钻进那些根本没有市场,千年不涨的小众钱币里,那是别人发现不了的快乐。
泉世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