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阴滨江西路一路向西,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区映入眼帘,数栋高标准厂房矗立于此,彰显出临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活力。此处便是江阴临港科技工业园所在地。据了解,项目占地13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亿元,共建设17幢集高效节能、智慧创新于一体的高标准厂房和研发用房。临港科技工业园项目的顺利竣工,是低效用地实现增能提效的转型开端,为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启动工改以来,临港开发区采取收储再出让模式腾退该地块,并在原址新建临港科技工业园,将其打造成为“专精特新”类综合产业园。“项目投运后预计年产值超80亿元,利税超5亿元。”临港开发区机械装备产业园副主任朱昊辉表示,临港科技工业园正积极对接江苏德海、光伏轻量化组件等有意向落户的项目,后续还将持续围绕重点央企、头部民企、知名外企招大引强,持续做好项目储备,通过以园聚链、以链集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在1500公里那头的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亿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已入驻江阴临港前海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在1500公里这头的江阴临港开发区,作为其子公司,无锡睿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提供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家庭健康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江阴临港(北京)创新中心已推动高同装备、求之科技、元能科技、中科嫡谱等20个硬科技项目落地临港开发区,注册资本超1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5亿元。
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江阴,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江阴。将招引科创项目的“窗口”前置,实现资源对接、平台共享,“飞”出产业新蓝海。目前,临港开发区设于深圳、北京、上海的3个科创飞地已累计对接项目150余个。
对接密度,折射出科创浓度,与园区给予的适宜温度密不可分。近年来,临港开发区围绕“引人才—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科创项目成长规律,先后出台《临港开发区科技赋能载体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开发区科创载体建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港城英才计划2.0”等政策文件,高标准建设科创载体、高质量引育创新主体、高品质打造科创生态。在“前端”完善众创空间,发掘创业“苗圃”,通过无锡互联创客空间、海之语创客空间等,精细化培育“种子”;在“中端”打造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成本,依托江阴软件园、清丞(江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栽培成长型企业“苗木”,加速优质项目成长;在“后端”建设加速器,推动科技创业孵化资源和服务有效集成,借力南理工创新港、临港科创园、临港科技工业园等载体,帮助企业补链延链强链,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生态雨林”。目前,临港开发区共开工建设科创载体超100万平方米,投用超4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
从基础服务向精准服务、从集聚企业向孕育产业、从孵化链条向厚植生态转变,持续完善的全链条培育和梯次培育机制,让临港开发区的科创浓度不断飙升。同时,通过深化“智改数转”, 加快建设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引导传统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目前,临港开发区已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7家、入库无锡市级以上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328家。
以科创浓度承托发展高度,未来,临港将加快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力争在“专精特新”、科创项目的引育落地上取得更大突破,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积蓄发展新动能。
来源:江阴日报
审核:龚翼、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