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科到心灵深处:匡桂芳的疗愈之路

健康   2024-11-04 10:58   山东  









每个来访的患者都要经过两扇门。诊室的门打开,人们衣冠整齐走进来。关上门,疾病、疲倦、痛苦、迷茫铺天盖地袭来。


匡桂芳坐在这扇门里,见过很多患者,神情疲惫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到狂躁的孩子、忧心忡忡的父母——她要做的是打开他们的另一扇“门”。


01


“机缘巧合的选择,一生注定的事业”


匡桂芳读书时便对心理学有极大兴趣,在工作后从事儿科治疗的经历中,她意识到:“和孩子们打交道,是需要懂他们的心理的。”


生病的孩子们往往很难描述自己的感受,儿科医生要做放大镜——观察、发现;也要成为喉舌——感受,代替患儿形容。












从已经独当一面的儿科大夫转进心理方向后,骤然来袭的落差感令她一时有些迷茫:“专业不被大家认识,好像自己的价值也得不到体现。”


90年代的心理学人们关注度普遍较低,这源于社会和家庭的极大缺口。但缺口背后却不是需求,更多是海平面下的冰山——远远缺失的意识。


时间历经三十年,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经大大提高。

心理学早已成为当下的热点,不管是家长孩子,还是学校,乃至社会政府,都更加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一问题。


而匡桂芳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带来的变化。“意识的提高是有代价的。”


02


从“被看见”到“早干预”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当前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呈低龄化发展趋势: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小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

我国有近30%青少年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抑郁症状。

越来越多的孩子涌现出“心理问题”,或者说,越来越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正在被“看见”。


接诊患者中,有正值青春期的初高中生,七八岁的小学生也并不少见,甚至还有年龄更低的幼儿园儿童。

语言发展、行为认知、发育迟缓成了早期干预中最常见的问题。此外,小朋友初入幼儿园之后的情绪、人际、分离焦虑带来的种种难题,比比皆是。


越早就诊的孩子,通常严重程度越高。这是因为,往往要到孩子的发展偏离程度超出了预期,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功能损害,家长才会选择就诊。


匡桂芳曾经接诊过一位小女孩,最早出现抽动症——多动、眨眼睛、耸鼻子。家长对“坏习惯”多次纠正无果,随着逐渐进入青春期,患儿的情绪问题开始显现,暴躁、发脾气,频繁出现自伤行为,用拳头殴打自己,入院时双眼视网膜已经脱落。


“这种情况,我们会选择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匡桂芳解释。


心理科的就诊流程,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做个量表就下诊断”一样快速简单。


对于来就诊的患者,早期的评估包括了解病史和当下症状,也包括一些现场临床的评估——精神状态、自知力;同时医生还需要结合评估,量化严重程度,才能综合作出诊断。


经评估之后,轻度的困扰,匡桂芳通常会建议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中度、重度,则需要药物和咨询“双管齐下”,或是药物先介入,待情况稳定之后,心理咨询治疗再“跟进”。


“因为心理咨询常常是要发挥认知功能,思维需要清晰、有条理,当事人才能很好地觉察和思考。”

评估过程贯穿就诊的始终,而从最早出现症状,到入院,再到后来多方会诊治疗,六七年过去,这位患儿的心理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和稳定,社会功能也能逐渐恢复。


对于青少年,干预关口前移至关重要。“越早干预的孩子,大脑的可塑性也会更大,尽早地做一些干预、教育引导或是训练,很快就能赶上去。”


青少年以外的群体,高频出现的问题则通常归类到两大类。


一类是情绪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另外一类则是人际困扰。


“比如说对孩子来讲,18岁如果他还没有独立成家,那么可能会出现和父母相处的亲子关系问题;还有与人相处过程中的朋友关系,工作后和领导、同事的关系;进入家庭后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匡桂芳一一列举,“这些都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人际关系的困扰从未单独存在。


“可以说,所有的心理困扰都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或者都可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部分。”

03


“求助是一种能力。遇到困难了选择去求助,这意味着你是有能力的,而不是羞耻的。”
遇到无法处理的挫折和痛苦,你会怎么办?

总结经验、咨询亲友,阅读书籍、运动解压——这些都是常见的方式,匡桂芳肯定地说:“每个人在人生当中和心理困扰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人没有过心理困扰,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经验。”


以往的应对方式,经验可以不断累积,这种“储备”也会成为下一次面临困扰时的经验。

“其实很多人这一步也就可以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但是,如果问题出现的时候,已经判断这个问题‘超出个人能力’,非常地无力、无助,那么不要害怕,也不要拖延,及时就医求助。”匡桂芳建议。

对于很多人而言,说出“我生病了”需要极大的勇气。

而更困难的,则是自我怀疑判断“我是否真的生病了?”

很多人从第一次出现问题,到最后真正地确诊,中间还要经过很长时间。


“‘病耻感’和讳疾忌医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匡桂芳说。


这点在孩子们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越是开放、包容、“不害怕”问题,愿意去坦然面对的家庭,孩子的心态越是相对较好,问题也较好解决。


相反,“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就诊,我们能感觉到,觉得‘很丢人’的是家长,这样一来,家庭传递给孩子的观念就是‘羞耻’。”时间长了,孩子潜移默化中也会认为,生病、就诊、心理问题就是不应该出现,也不想去面对的“洪水猛兽”。


匡桂芳去学校做心理讲座时,总会反复向孩子和家长们强调一种观念:求助是一种能力。遇到困难了选择去求助,这意味着你是有能力的,而不是羞耻的。




匡桂芳一直坚信,成长和解决问题,不只是解决过去的痛苦,更要积极培养孩子更好的心态,变得更有韧性和张力——心态的适应性。“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希望的是家庭能够尽可能少地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给到更积极的一些部分,让孩子成长更为健康。”



04


“承认它,成为我。”

近年来,“原生家庭”成为了热门名词。


父母的性格影响着家庭的氛围,而家庭的氛围,又奠定了成长期的孩子们向外扩展世界的方式。


曾经深受困扰的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回溯、分享、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那些“隐形的伤痕”像雨季,“雨过天晴”更像是年轻孩子们的优势——“很多小朋友,家长改了,他们很快就会好。”


而情绪里连绵不断的“某片乌云”,却仍旧困扰着很多成人。

匡桂芳也会碰到青少年以上的孩子,他们对家庭有很多的愤怒,也很清楚自己的痛点,但无法走出来,长久地被困于其中,反复自我折磨。


“家庭是最基本的存在单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越大的孩子,这个影响力其实可以逐渐变小。”


“马戏团里的大象”只要打开门就能走出去,但一切都会让它回忆起那个笼子。

“不。”匡桂芳纠正,“笼子就在那里。但你成长了,你能走出来,你有能力打碎现在的笼子。即使还有‘原生家庭’,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你可以选择成长的方向,你可以选择你要走什么样的路,你可以和父母不同。”


匡桂芳温柔地解释:“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原生家庭中长大,经历着我们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我们又成为了我们下一代孩子的原生家庭。”



穿越迷雾,历经痛苦,匡桂芳站在“心门”的前方,始终如一的温柔、耐心,向来访者伸出手,告诉他们——承认“原生家庭”,承认“痛苦”,承认“疾病”,也要承认有解决它的能力。


我们从这扇门里走出去,将更好地独立,有意识、积极地去面对“生活”本身,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青岛新闻网健康频道原创出品

编辑:西风

【免责声明:以上的内容,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仅为信息分享。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聚 焦 健 康

关注【青岛新闻网健康】

聊天对话框回复以下内容即可获取相应信息

发送:挂号,青岛医院网络预约挂号,无需多余等待,省时省力
发送:疫苗,获取青岛流感、HPV疫苗预约信息、接种门诊地址电话
发送:儿科,获取青岛各区市儿科大全
发送:心理,免费心理咨询,有啥心事跟专家唠

青新健康
青岛新闻网健康频道,全面、权威、接地气的岛城健康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