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文摘   2025-01-24 17:30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通知》。



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流行性感冒: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

六、诊断

七、临床分型

八、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九、鉴别诊断

十、治疗

十一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鉴别诊断 

(一)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轻。 

(二)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与流感临床表现类似,需通过病原学检查相鉴别。 

(三)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病原体(其他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导致的肺炎相鉴别,通过病原学检查鉴别诊断。


中医药治疗

流感属于中医“外感病”的一种,根据感染的流感病毒亚型、流感流行季节、流行地域可进一步细分为伤寒、春温等疾病。大多数为轻症患者,可根据初期临床表现辨证施治,一旦邪毒入里化热转为重症则以热毒为核心病机,恢复期患者往往气阴不足。按照轻重分型辨证论治,形成如下诊疗方案。该诊疗方案适用于所有人群,包含孕妇、儿童及患有各类基础疾病的患者,不同地区皆适用本诊疗方案,但需秉持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灵活应用。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症见: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干。舌质边尖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 10g、桔梗 10g、牛蒡子 15g、芦根30g、薄荷(后下)6g、荆芥 10g、生甘草 3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 10g、佩兰10g;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 10g;腹泻加黄连 6g、葛根15g;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 15g。


(2)风寒束表 

症见: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基本方药:麻黄汤加味。炙麻黄6g、炒杏仁10g、桂枝10g、葛根 15g、羌活 10g、苏叶 10g、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咳嗽咳痰加前胡 10g、紫苑10g、浙贝母10g。


(3)表寒里热 

症见: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

治法:解表清里。 

基本方药: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生石膏(先煎)30g、黄芩 15g、知母10g、金银花15g、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舌苔腻加藿香 10g、苍术10g;咽喉红肿加连翘15g、牛蒡子 10g。 


(4)热毒袭肺 

症见:高热,咳喘,痰粘、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9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45g、知母 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5g、瓜蒌 30g、生甘草 10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厚朴6g。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盛 

症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喘促短气,少痰或无痰,便秘腹胀。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治法:解毒清热,通腑泻肺。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炙麻黄9g、生石膏(先煎)45g、杏仁 10g、瓜蒌 30g、知母15g、鱼腥草30g、葶苈子15g、黄芩 15g、浙贝母 10g、生大黄(后下)6g、赤芍15g、丹皮12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必要时可日服2 剂,每6小时口服 1 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加减:高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1 丸;喘促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 15g、五味子 12g。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症见:神识昏蒙,唇甲紫暗,呼吸浅促,或咯吐血痰,或咯吐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红绛或暗淡,脉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泻热开窍。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生晒参30g、黑顺片(先煎)10g、山萸肉 30g、生大黄(后下)10g、生地30g、丹皮12g、炒山栀10g。 

煎服法:水煎汤,1 日 2 次;必要时可日服2 剂,每6小时口服 1 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3.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症见: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舌质淡,少津,苔薄,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 10g、浙贝母 10g、杏仁 10g、青蒿10g、炙枇杷叶10g、焦三仙各 10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次。

加减:舌苔厚腻加芦根 30g、藿香10g、佩兰10g。

可按照辨证施治原则根据药品说明书选用相应中成药。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END

来源 |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及转载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文章除特别声明外,欢迎非商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400 001 8080

青囊书包
从属于医视界品牌,秉承“学习强医、陪伴医生成长”的宗旨,聚焦中医行业,分享时事热点、政策法规、会议论坛,住培、执医、主治等中医考试类信息与中医知识,服务广大中医在校生、规培医师、临床医师,全程助力医师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