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75 ▪ 学术月┆ 科研成果展,背后的故事(下篇)

教育   2024-11-30 20:43   上海  


编者按:在建校75周年“学术月”期间,科研成果展主要展示近5年我校教师的代表性著作。为更加立体、生动地了解展陈,特开设此专栏,系列报道部分学术著作背后的故事。


汪波:中东情缘,缘起上外



 人物简介 

汪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大国与中东问题研究,并指导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和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十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入选著作 




《大国与区域视野下的中东研究》于2022年12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中、美、欧、俄等“大国”与中东几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等“区域”两个视角综合探讨中东地区的政治、外交、安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剖析大国协调的方式和效果,在中东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荣获CTTI 2023年度智库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著作背后的故事


汪波教授与上外结缘于2004年底。时任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的汪老师到北京开会,结识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的朱威烈老师。一句“我对中东也感兴趣”,两人便相约中东研究所。一个月后,汪老师正式从上外开始,踏上中东研究的道路,从此陪伴中东研究所一步一个脚印,过往文学与历史的学科积淀化作稳健的脚步,就这样走过二十载秋冬。


“上外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到建立政治学一级学科,在语言类大学中是独一无二”。汪波教授到上外后,全程参与了其中的工作,见证了这一学科变革的全过程。回首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起走过的二十年,汪波教授说,“我觉得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不断跟随时代在转型——逐步从纯语言类大学转向文科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学科建设、整体改革都可以说是相当有成效的。”


“要了解中东,就必须了解民族和宗教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是汪波给关注中东的年轻人的建议,也是他个人研究的经验。


汪波借助自己数十年国内、海外求学过程中对美国政治文化与外交政策的学术积累,开展“美国冷战后世界新秩序下的中东战略”课题;基于此前在从事欧盟问题研究的学术积累,进行“欧盟21世纪初的中东战略研究”课题;一次次在海外交流访问的经验和准备后,又着手于“中东库尔德问题研究”的项目课题。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通过一个个课题研究的过程,逐步实现学术研究领域的调整和转型,十多年来的焚膏继晷,最终将这本论文集付梓。



章玉贵: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求解不确定,

在发展的路上找到自己的坐标



 人物简介 

章玉贵,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党委书记、应用经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著作 




《求解不确定: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探讨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全面分析了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如何实现稳健增长,并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涵盖了“萧条经济学”的来龙去脉、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约束条件与突破路径,以及如何建立更好的发展经济学等主题。



著作背后的故事


《求解不确定: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是章玉贵教授十年来持续修订的文集,内容横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至今的十多年时间。经济增长面临着包括地缘政治风险、金融危机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在内的诸多挑战。当不确定成为常态,章玉贵认为,“应培养敏锐的风险直觉,倡导前瞻性预期管理”。宏观来讲,要站在中国和世界的角度,试图帮助消除信息不对称,消除误解、消除合成谬误等问题,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章玉贵特别强调培养战略型人才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上海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例:随着全球金融格局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出现了普惠化、数字化、绿色低碳化、再全球化与安全化等发展趋势,数字技术成为驱动金融规则发展乃至国际金融中心重构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从战略高度思考并加强对国际金融规则变迁、数字技术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趋势的研究,从内涵建设上加大对金融类学科专业的投入,强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拔尖创新型国际金融人才,以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质升级。”章玉贵指出,在此进程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有着极为广阔的行为空间。上外可为,而且大有可为。


从微观来讲,这一著作还为广大学生面对未来生活中的不确定给出了答案。书中给出了一个关键词:“战略定力”“没有过时的专业,只有过时的思维。”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我们既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不应该“亏待”了它。不仅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还应目标高远、行动稳重,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而自信便来源于实力和勤奋。


章玉贵也希望这一著作给学生以启发——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但是再渺小的人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通过努力一点点向前。“迈小步不停步,每天都有新进步。”只要熟练掌握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走到哪里都有真本事傍身,都能书写自己的故事!



张海斌:

与时俱进,努力培养上外特色涉外法治人才



 人物简介 

张海斌,上外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区域国别法研究分会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宪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副会长等,先后获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法理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等。

  入选著作 




《法象与法意》是张海斌多年来的经历与经验、随想与随记的集合。书中收录了包括《感受法律之美》《审判中的裁量与限制》《古代希腊的哲学与法学》《西方衡平思想的演变》《拿破仑与法国民法典》《中世纪英国的律师学院》《假疫苗、信仰与底线意识》《奥卡姆的剃刀》《米兰·昆德兰如是说》《孟子曰:论仁义与利》等数十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彰显了法律人独特的法学洞见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著作背后的故事


“如果从法意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世界万象,可能会呈现出另一种独特而美好的样貌,进而拓展我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维度。”《法象与法意》这部作品,是张海斌教授应知识产权出版社法学随笔“黑骏马法学漫丛”的邀请,把最新的一些法学随笔汇编起来形成的书稿。


分享了在为这部作品命名时的思考,“法意”,是严复先生翻译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译名,以之作为书名,自然有“法的精神”之寓意。因此,在法象中参悟和揭示法意,乃是他写作的初衷。在作品最后的随想和随记部分,作品尤为集中地表达了他对身边各种现象与事件的法学理解,从微观层面彰显了某种独特的法学世界观。


张海斌长期从事法理学教学研究,习惯于从法理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和评论生活世界中的事件和现象,并揭示其背后的法律意义。《法象与法意》中收录的文章,大体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法律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事件的法学省思。其中,有些涉及法律哲学层面,有些涉及法律制度层面,有些涉及法律文化层面,也有些涉及法律经验层面,书的结构整体上也是基本按照这个逻辑来编排的。


这部作品的完成并非张海斌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作品中一些文章的观点,不仅仅是他在法学教研过程中的思想火花或灵感闪现,更来自于同事与学生们给予他的启发。他认为,身边的人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这让他有机会从法学角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而这些问题,背后都潜伏着一些严肃而深刻的法理学命题——“这本身就是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作为法学院院长,张海斌认为,上外法学专业是学校密切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需求的产物,旨在依托上外自身特色和优势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涉外法治学科建设和涉外法学智库建设,现在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法学教育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未来,法学院将继续按照学校部署,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在人工智能法学人才培养和数字法治学科等领域开展新的探索,努力与时俱进,实现上外法学专业新一轮创新发展。



【相关阅读】

SISU75重磅预告┆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5周年系列活动

SISU75 ▪ 学术月┆ 上外“学术月”启动仪式暨科研成果展开幕
SISU75 ▪ 学术月┆ 上外这个博士点,廿五载薪火相传育桃李
SISU75 ▪ 学术月┆ 科研成果展,背后的故事(上篇)
SISU75 ▪ 学术月┆ 科研成果展,背后的故事(中篇)

来源 | 科研处

采写 | 童安妮、张羽、杜文嘉、王骏扬

编辑 | 陈吴越

统稿 | 钱俊妮 张灿

责编 | 陈大可 吴秀娟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上海外国语大学
欢迎关注上海外国语大学官方公众号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