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全套康复方案,治疗师必备!!

健康   2024-10-16 15:06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康复汇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KF姐


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均可改善受损的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在这个时期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与各类并发症,稳定病情,缓解症状,消除影响康复疗效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好脑卒中康复的风险管理,避免脑卒中复发。


考虑这个时期的患者因病情影响不能配合康复训练,所以康复的目的是预防压疮,防止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避免关节挛缩与变形,同时也要为恢复期功能训练做准备。


保持抗痉挛体位 

抗痉挛体位又称良肢位,以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为目的,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预防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或肌肉萎缩,防止压疮、肺炎及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仰卧位 :头下垫枕,避免侧屈、过屈或过伸。患侧肩后部垫枕,避免肩后缩。患侧上肢置于体侧方,适当外展,肘关节保持伸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侧臀下垫枕,避免臀部后缩。患侧下肢股外侧用枕头支撑避免大腿外旋。患侧小腿或膝下避免垫枕,防止压迫下肢静脉与膝过屈或过伸。仰卧时间不宜过长。


患侧侧卧位:头下垫枕,躯干稍后仰,其后方可垫枕支撑。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关节前屈90°~130°。患侧肘关节自然伸展,前臂旋后,手呈背屈位。患侧髋关节自然伸展,膝关节可稍屈曲。健侧上肢自然放置,健侧下肢呈踏步状置于枕上。


健侧侧卧位:头下垫枕,躯干保持垂直。上肢下垫枕,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部前屈90°~130°,肘关节与腕关节保持自然伸展。患侧髋关节、膝关节自然半屈曲,呈踏步状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本体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对患侧肢体亦有益。


变换体位 

每1~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可避免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出现。并且通过不断交替进行仰卧位、患侧卧位和健侧卧位可使患者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和减轻痉挛模式。


关节被动运动

为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感觉输入、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可分别进行肩关节外展、屈曲和外旋,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屈曲和伸展,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足背屈和外翻运动。每次每个关节做2~3次,肌张力越高被动关节运动次数应适当增多。


饮食、二便、呼吸管理 

依照患者病情调整进食方式,加强口腔护理;针对急性期患者出现尿潴留、失禁及便秘的情况,及时予以清理、导尿或开塞露等相应治疗;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及静脉血栓等问题。


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恢复期时的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其功能也在逐渐恢复,要应用各种偏瘫康复技术促进功能的恢复。主动康复训练的次序和强度应遵循瘫痪恢复的规律,先从躯干、肩胛带和骨盆开始,以基本动作训练为重点,按照翻身、坐位、站位和行走,以及肢体近端至远端的顺序进行。


床上翻身训练

患者双手十指交叉,上肢伸展,做上举、伸向侧方的练习。翻身时,交叉的双手伸向翻身侧,头抬起转向翻身侧,躯干翻转,至侧卧位,然后返回仰卧位,再向另一侧翻身。每日多次训练。


桥式运动

患者仰卧,双上肢自然放置身体两侧,双腿屈曲,双足踏床,缓慢抬起臀部,尽可能长时间的坚持后缓慢放下,此为双桥式运动。若患者能较容易的完成以上运动时,可进一步训练单桥式运动,即患者悬空健腿,仅用屈曲的患腿做足踏床抬臀训练。


坐位训练

包括平衡训练和耐力训练。患者在躯干无支撑的状态下,在床边或椅子上取静坐位,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均屈曲90°,双足踏支持台或地面,分开约一脚宽,健侧上肢撑床或双手置于膝上。


训练者协助或指导患者调整躯干和头至中间位,然后松开双手,此时患者可保持该位置一定时间,然后慢慢地倒向一侧。随后训练者指导或帮助患者调整身体至原位,反复进行。


此后让患者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或用健侧上肢,在保持躯干良好控制的前提下,伸向前、后、左、右、上和下不同方向,此称为自动态坐位平衡训练。当患者在受到突然的推拉外力仍能保持平衡时(被动态平衡),就可认为已完成坐位平衡训练。此后坐位训练主要是耐力训练。


站位训练

待患者站立后,嘱患者上肢自然垂直于体侧,在逐渐去除对躯干的支撑时保持站立位。待患者能独立保持静态站立后,嘱患者将自身中心逐渐移向患侧,以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继而通过患者自身移动重心等动作进行自动态站位平衡的训练。直至患者能在突然受到外力推拉时仍能保持平衡,即达到被动态站位平衡。


步行训练

待患者能做到自动态站位平衡,且患腿持重达体重一半以上并能向前迈步时,便可进行步行训练。初期训练要少量多次,循序渐进,避免患者过渡疲劳、出现足内翻等情况。

作业治疗

上肢和手功能训练:可用滚筒、滑行板、斜面磨砂板、bobath球训练上肢粗大的运动;用系鞋带、剪纸、编织等训练双手协同操作;用书写、拾小物品、拧螺丝等训练患手的精细动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训练患者充分利用残存功能、辅助器具独立完成个人卫生、吃饭、更衣等工作,以达到生活自理。


其他

如物理治疗、中医传统疗法治疗等。同时针对失语、勾声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也需要予以针对性的训练。

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构音障碍、面瘫、吞咽困难、偏瘫步态、患足下垂行走困难,两便失禁、血管性痴呆等。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重点应该是保持原有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强残存和已有的功能,即通过预防性与维持性康复、补偿性康复以及残存功能和能力的强化,提高此期患者的机体功能,避免费用综合征、骨质疏松、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风偏瘫患者常用有效的康复训练法

中风病人的悉心护理,对中风病症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涉及到中风病人的饮食调节、功能康复锻炼、安全用药等方方面面,只要家庭护理得当,中风病人才能远离复发危险,早日改善症状。


中风患者在饮食调节的基础上配合科学的康复训练,会有很大的成效。首先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搭配是真理

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每日应在300毫克以内,相当于每周可吃3个蛋黄。


控制总热量: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也会下降。


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食盐量要小: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注意烹调用料: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康复训练最重要,每天锻炼身体好

康复训练的基本活动包括各个关节的活动度、站坐位的平衡及移动躯体动作的协调。  配合使用足下垂助行仪,效果更佳,可针对坐卧和行走多种方式展开训练,日常主动康复训练,是病人生活自理的先决条件。


训练方法

1、坐位平衡训练
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渐去除支架,把双腿放在床边, 也可在床侧或床头设上围栏杆、把手或捆上绳索,以助坐起。佩戴足下垂助行仪,在电刺激帮助下将患肢抬起放下,可通过训练增强躯干肌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训练
严重者需要有人扶持,或用手杖协助亦可。站立时两腿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两足逐渐交替,直至站稳;


3、行走训练
先抬起健肢行走,温和的电脉冲击患肢后,患者脚步适时抬起,脚步越来越自然,初次由他人扶持,渐渐可过渡到独自行走;


4、上下楼梯的训练
上楼时先用健足跨上然后再提起患足与健足在同一台阶,下楼梯则相反。


以上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逐步扩大区域,不要过于疲劳。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训练强度,当下肢出现痉挛时应适当休息再进行训练。经过日常生活的康复训练,从而使患者能尽快独立生活回归社会。


经典必读好书

《脑卒中诊治与康复新理论新进展》集合了全国各大医院优秀的神经领域专家,对脑卒中诊治与康复的研究成果、所提出的创新理论和研发的新技术进行梳理、整合和汇编,形成了本书。本书有很强的实用性,内容翔实,观点明确,对临床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点击图片 立即查看(广告)



康复医学沙龙
康复医学沙龙,致力于传播更多康复医学知识,为广大康复从业者提供便捷的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欢迎大家的加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