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4-26日,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以《红外与激光工程》编辑部作为支持媒体,在天津顺利召开了第二届光学工程前沿交叉大会。预计300-400人参会规模的会议,实际参会人员超过了600人,印刷版的会议手册很快就发放一空。第一天的专题研讨会场,有持续到晚上7点仍未结束;会场外面,随处可见三三两两讨论的人群;很多报告都拿出最新刚刚完成、尚未整理投稿的结果在会议上分享。这些场景会让人们不由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今年才举办第二届的学术研讨会,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我想,浏览第一天的大会报告就可以大致了解:大会报告的主题“天马行空”,涵盖量子、金刚石、同步辐射、大气、通信测量这些看起来互不相关的领域,这些领域的高速发展源自很多学科的支撑,光学工程就是其中一个。随着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光学工程已经成为前沿交叉科学研究提供一片沃土,以“日用而不觉”的方式为诸多领域的高速发展提供鼎力支撑。
趋势使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学科交叉成为新的科学突破的主要途径。2018年,教育部出台《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旨在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建成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2020年7月,新中国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成立交叉科学部,并在北京举行交叉科学高端学术论坛;12月,全国前沿交叉研究院联席会在深圳成立。新的学科门类和新的科学部设立,推动我国前沿交叉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催生更多的前沿交叉成果。近年来,我国新创办了很多光学工程科技期刊,期刊方阵规模不断扩大、单刊刊载量不断增多、期刊影响力不断提升,就是很好的例子。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大好趋势,使得开展高水平的光学工程前沿交叉学术交流成为行业共识。
发展必然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是以王大珩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倡议下设立的。阅读先生的传记可以看到,在论证的初期,审批人员对光学工程学科存在其他考虑。坚持建议将光学工程学设置为一级学科,与先生一生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经历密不可分。先生是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传记中记录的弹道研究所、谢菲尔德大学玻璃技术系、昌司玻璃公司、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中国科学仪器馆、科学院计量基准工作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计量组/仪器组/测量制图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名称,光学玻璃、经纬仪、靶场光测、高速摄影、遥感试验、激光核聚变、大型(运输)飞机等研究或领导研究的领域,清晰地反映出他对光学工程学科的科学认知。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的倡议设立,是多个领域多个方向交叉孕育而成的,它的建设发展,也必然承载着支持交叉科学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的使命。
成绩斐然
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了约70个重点专项。其中与光学工程学科直接相关的有“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等重点专项,此外,“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大科学装置前沿”和“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等重点专项也与光学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网络公布的“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指南中,部署项目与光学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占比约30%;“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 重点专项指南中,部署项目与光学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占比约40%。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中,信息与工程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数理与天文科学目录下,与光学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仪器占比分别为3/5、1/3和1/2以上。截止2023年6月30日,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自主设置了交叉学科,其中20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由光学工程以及相关学科孕育,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的“量子科学仪器”,北京理工大学设置的 “智能数字表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置的“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以上表明,光学工程在促进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效。
生机盎然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专业目录调整,增设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截止目前,全国设立光学工程学科的高等院校已经达到百所规模,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王大珩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他曾经指出“… 既是机会,又是挑战,正好发挥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智慧和作用。我在这里代表年纪大一点的人希望年轻人大大地发挥创造力,有所作为,为我们祖国强盛作出辉煌的贡献!”第二届光学工程前沿交叉科学大会,设置了激光、成像、量子、微纳与集成、大气与海洋、生物光子、太赫兹、光刻、柔性光电子、通信与传感、智能制造与增材制造等专题,既有传统学科方向、也有前沿交叉方向,到处都活跃着青年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学子们的身影。向前辈请教咨询、与朋辈交流研讨,呈现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就像这个会议本身一样,“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如王大珩先生所言,“光学老又新 前程端似锦”。我国光学工程学科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高速发展,已经并且将继续为前沿交叉科学研究提供沃土,搭建交流平台,催生更多高水平成果,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我国的光学工程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周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常委,目前主要从事科研管理以及激光等领域的科研、人才培养、战略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高功率光纤激光、激光光束合成等方向以及交叉学科领域取得了创新研究成果。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计划。
End
推荐阅读
关于PhotoniX
PhotoniX 属同行评议、开放获取(OA)高影响力国际期刊。是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刊,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西湖大学共同主办,由Springer Nature集团出版。上海理工大学顾敏院士和西湖大学仇旻教授担任期刊主编,庄松林院士担任期刊名誉主编。期刊拥有强大的国际编委和编辑团队。PhotoniX 主要报道国内外光学与光子学技术与信息、能源、材料、生命、精密制造、纳米、光电子器件、微纳米电子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带来的颠覆性科研成果和最新的工程应用进展。以展现具有前沿性、多学科交叉和衍生性特点的技术为核心,成为推动国际前沿“使能技术”的平台。
PhotoniX 已被SCI、EI、SCOPUS、DOAJ、ProQuest、CNKI、INSPEC、Dimensions等10多个数据库收录。2022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9.818,位列Q1区。同时进入《2022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位列物理与天体物理大类和光学小类双一区,为Top期刊。中国科协首次颁布“光学工程和光学领域高质量期刊目录”PhotoniX 位列T1级。
了解PhotoniX最新动态
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邮箱:wanghaiming@csoe.org.cn
公众号投稿请联系:wanghaiming@csoe.org.cn
商务合作/文章转载请联系:022-590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