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回律转,时移岁新。在此岁序更迭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长期关心支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友人,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新年祝福!
九秩春秋,初心如磐。2024年,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推进内涵建设,在争创本科医学院校的征程上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激活新动能。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党纪学习教育,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将真理伟力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源源动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积极融入改革实践,汇聚统战、群团强大合力。3个党支部获评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党支部获省级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
这一年,我们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展现新作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将思政课程、惠世医学人文精神和泉州海丝文化有机融合,构建全流程、全领域、全覆盖的惠世医学人文大思政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三全育人实效。2024年学校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共获市级及以上奖项38项,取得1项省级教学资源库验收合格、获评2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奥运冠军李发彬入校开展弘扬奥运精神宣讲;《推动海丝文化“三进” 构建“美育思政+”育人新模式》获得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获评市级优秀共青团员4名,优秀共青团干3名,五四红旗团支部2个;辅导员获市级以上的荣誉表彰12人次(其中省级以上10人次)。
这一年,我们坚持培优引强,师资队伍迸发新活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化人事制度和人才引育机制改革,增强人才队伍硬实力。围绕对升本紧缺急需且引进困难的岗位需求,扎实开展人才招引工作,2024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全职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16人,其中博士7人,高级职称11人;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9名;新增聘用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客座教授1人到校工作。发挥高层次人才传帮带、育新人的支撑引领作用,引进人才伦永志入选泉州市“桐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这一年,我们坚持创新驱动,科教能力实现新突破。强化科研平台建设,获批福建省教育厅支持培育“感染性疾病筛检与防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加强两个市级创新平台(医学科研中心、动物实验科研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开放共享贵重仪器,加强学术交流与培训,举办“学术创新 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和“智感未来 生命数字化”创新发展大会,邀请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领域专家学者、院士到校分享科研成果与临床经验。2024年立项市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43个(其中省部级项目1项),立项经费36.2万元。全校教职医护员工共发表论文188篇,其中SCI论文44篇(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单位37篇、第二单位7篇),中文核心刊物及以上24篇;新获授权国家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同比增长200%,2023年5个),现有发明专利22项,在发明专利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这一年,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办学格局开启新篇章。全力拓展办学空间,占地45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南安校区一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新格局。深入实施“六个年”专项行动,聚焦校友联络、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师资队伍、后勤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短板,着力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精心筹划纪念办学90周年成果展系列活动,总结办学经验,宣传展示办学成果,完善校友联络网,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拓宽渠道,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与韩国庆云大学成功举办了线上合作交流暨签约仪式,选派学生前往庆云大学进行深造;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深化多元交流,提高学校综合影响力。
日月开新元,光华启新篇。回望2024,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用辛勤与汗水谱写了充实而难忘的奋进之歌。展望2025,九秩辉煌,再启新程。新的一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再接再厉、敢为善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激情与汗水,热血与荣光,续写新的篇章,铸造新的辉煌,向着全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奋力迈进!
华章日新,征途如虹。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泉州医高专明天更美好!祝愿大家幸福安康!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党委书记:李伯群 校长:陈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