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面前,教学真不重要了?
对高校老师来说,科研和教学的地位差距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江苏这家高校一位研究员无奈地表示,为了完成教学学时,老师们四处找课上,有人甚至许诺学生不点名、不挂科,甚至买奶茶换好评。
听上去有些荒唐,但在现实真有老师不得不这样干。
教学的重要性其实毋庸置疑。有些学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是做过努力的。
就拿四川大学的“卓越教学奖”来说,学校为优秀教学教师设立了50万元奖金,甚至为教学特等奖预留了百万元名额。这种做法无疑是对教学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但让人意外的是,川大在评奖时,却产生了百万元特等奖空缺。奖项空缺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尴尬境地——即便是顶尖高校,能全心投入教学、且达到卓越标准的教师寥寥无几。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高校内部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对科研成绩高度重视。
课题立项、项目经费、论文发表——这些“硬指标”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更直接决定了老师的收入、职称晋升以及职业发展。
而教学工作则被视为“软任务”,考核标准模糊,激励力度不足。这种不对称的评价机制,导致许多老师选择把主要精力投入科研,而非教学。
高校为何陷入违背教学规律的困境
江苏这家高校新增了800多门课程,看似教学资源丰富,但背后却是资源分配的紧张。
一些理工科教师为了完成学时,只能选择去其他学院开课,甚至不得不跨专业。
比如,理工科老师讲授军事理论,这显然违背了教学本身的规律。课程设置的目的应该是服务学生,而非为了完成考核指标。
教学资源的不足,归根结底与高校的定位有关。国内许多大学的目标是“研究型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而教学则成为一种“必需的附属”,经常处于“凑合能过”的状态。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严重。
一方面,课程内容过于传统,缺乏与产业前沿的联系;另一方面,师资资源并未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配。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新增课程数量再多,如果学生不愿选,或者老师没有相关背景知识,课程质量难以保障。
如何让教学不再“弱势”
改变高校科研和教学的不平衡现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一些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四川大学的“卓越教学奖”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尝试,通过高额奖金鼓励教师投入教学,让更多人看到教学工作的价值。
此外,还需要在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上做出根本性的调整。
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再以科研为单一导向。教学应当与科研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职称评定中,明确教学质量的比重,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避免教学“走过场”。
将专任教师岗位细化,区分“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兼顾型”岗位,避免“一刀切”的考核要求。对专注教学的老师,提供合理的晋升渠道与薪酬保障,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高校的课程设计应贴近实际需求,加强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在这方面,可以尝试“企业+高校”联合开课,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既能提升课程质量,也能增加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奖项设置,优化考核方式,让教学成果的评定更加公平透明。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让社会更重视教学工作,增强教师对教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江苏这家高校的事件只是一个缩影。从“理工科老师教军事理论”到“买奶茶换好评”,我们看到的是当前高校教学工作存在的种种乱象,而这些乱象的根源,正是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
当然,改变这一现状并非易事,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应当为这一目标服务。
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