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程”建设-人才赋能】宕昌县:科技特派团推进产业升级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民生   2024-11-19 17:44   甘肃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兰州大学药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等9个单位的12名专家组成科技特派团,在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帮扶宕昌县中药材、食用菌、蜂、肉鸡4个农业主导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开展项目试验研究,提高产业新质生产力。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宕昌县蜂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1项,省科技重大专项“陇南市大宗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示范推广及其品质促成机制研究”项目1项,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科技特派团专项“陇南特色五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新产品研发”“宕昌县特色食用菌引进与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中药生物制剂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技术应用及集成示范”等项目3项,“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专项以及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扶持产业项目,以项目促进和带动产业发展。

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强化科学生产意识。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对规范化种植的唐古特大黄、淫羊藿、党参、当归、黄芪、红芪等中药材生长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监测。对菌种扩繁、菌袋生产、低成本基质配方应用、绿色增效种植等生产工艺和管理措施进行改进指导,对中蜂四季管理、蜂箱养殖、成熟蜂蜜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养殖技术进行指导,对肉鸡在养殖模式、饲料配制、销售模式、屠宰加工等方面进行指导,开展技术指导80余次。

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在庞家乡、理川镇、木耳乡、车拉乡、贾河乡等12个乡镇建立15个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唐古特大黄丸粒化种子直播技术1项,布置试验田2亩;引进淫羊藿育苗1.5亩(10000株);推广当归熟地育苗30亩;进行细叶羌活(蚕羌)种子繁育3亩,规范化种植100亩;引进筛选黑色平菇、羊肚菌、榆黄菇品种5个,滑子菇规模生产东北低温品种3个,榆黄菇、秀珍菇、灰黑色平菇7个品种;引进优质中蜂蜂王40只,引进推广中蜂继箱养殖、成熟蜂蜜生产技术2项;引进推广肉鸡替代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1项,示范推广种植面积880亩,养殖规模400群。

开展产业技术瓶颈攻关,破解生产难点卡点。开展唐古特大黄、细叶羌活(蚕羌)、当归、大黄品种适宜性筛选试验研究,申报甘肃宕昌中药材科技小院1处,发布“当归熟地育苗技术规程”1项。集成食用菌三级菌种扩繁、菌袋工厂化生产和香菇、黑木耳、羊肚菌、榆黄菇、赤松茸等栽培关键技术7项,集成应用菌袋优质生产、栽培设施环境调控等提质增效技术4项,灰黑色平菇、秀珍菇头潮每袋产量达到0.4公斤。集成中蜂异地春繁、(浅)继箱养殖、成熟蜂蜜生产、囊状幼虫病绿色防控技术4项,指导企业制定“宕昌县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1项。

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培养帮带本土人才。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集中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130余人次。深入全县25个乡镇,以乡镇为单位,分点分片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20期,培训学员579人次。示范香菇、羊肚菌、黑木耳大棚栽培和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模式4项,示范赤松茸、特色平菇、猴头菇等适宜品种及低成本基质配方6项,示范指导生产15.5万袋。补助示范蜂场2万元蜂饲料购置资金、3.2万元发展资金。发放食用菌栽培品种1200瓶、蜂药300瓶(包)、蜂机具100余套、蜂饲料35袋(50kg)、养蜂书籍及宣传手册400本(册)。线上发放食用菌生产技术资料和视频5份,培养帮带本土人才15名。

开展产品研究开发,拓展农业产业功能。针对目前农业主导产业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指导企业研发含有黄芪(复方黄芪固体茶等黄芪茶系列)和当归(复方当归蜜膏)的食品补充剂,试制姜枣蜜膏和苁蓉蜜膏,组建勺蜜生产线,考察调研蜂蜜酒生产工艺,研发宕昌县百花蜜勺蜜、蜂蜜酒产品。用创新思维,开发系列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刘治学 王晓勇)

监制:邓 星   审核:刘治学 编辑:王晓勇

宕昌党建
党建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