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演员沧桑的「后嗓子」
是雁北耍孩儿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也是当地老百姓最热衷
最喜爱的戏韵乡音
在该剧种起源的传说中
这种特殊的发音方式
是为了纪念王昭君而出现的
西汉时期
王昭君由雁北出塞
她回望家乡,悲切心起
忍不住哭声连连
百姓们感念昭君
便将其哭腔谱成乐曲
填词传唱至今
韵味悠长、颇似哭腔的「后嗓子」
好听却难练
男演员的培养过程十分艰辛
如同拆盲盒一般
充满了不确定性
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天下第一团」
——大同市耍孩剧种传习中心
担负着传承非遗、培养新人的重任
其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
第一个专业耍孩儿剧团
——大仁县工农剧团
剧团有王斌祥、薛瑞红、王宝华等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也有薛志花、连阳等优秀的青年传承人
为了寻找新学生
青年演员薛志花、连阳
带着“招生”任务
开始了新一轮的送戏下乡
在明长城脚下的山村守口堡
坚持和守望
聚合了热爱耍孩儿的人们
戏韵和乡情
碰撞出最动人的演出现场
舞台上
传承数百年的剧目如何演绎
舞台下
亟待新鲜血液的耍孩儿要如何前行
云中有长歌
一唱天地宽
雁北耍孩儿
穿过历史的烟云
走向广阔的未来
11月10日19:05
央视戏曲频道(CCTV-11)、CMG戏曲
稀有剧种纪录片《天下第一团》
第一集「云中长歌:雁北耍孩儿」
即将播出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