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深秋的诗意与斑斓,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2024年的最后一个季节。立冬,是冬季的首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文:“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个节气,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阴雨寒冻过渡。但立冬并不意味着气温会立刻变得寒冷。尤其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立冬到小雪节气这段时间里,常常会有一段温暖如春的天气。正如明代诗人刘基的《立冬日作》所言:
忽见桃花出小红,
因惊十月起温风。
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短暂回暖的天气,惹得桃树、李树等植物都误以为春天来临,二度绽放。而在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立冬时节,深秋的绚烂之色还未散尽。因此,苏轼才会由衷地感慨:一年好景君须记,
陆游也曾在诗中赞美,初冬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
丹枫未辞林,黄菊犹残枝。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一候”“二候”均是字面意思,指此时节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而“三候”则承载着古人对物候变化的奇妙想象。“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指的是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了冬天便变成了大蛤。诗人元稹就曾在《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中写道:
野鸡投水日,
立冬在古代属于“四时八节”之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此时,天子往往会率领文武百官举办盛大的“迎冬”仪式,而民间除了祭祀、酿黄酒等民俗活动,还普遍有“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比如吃羊肉。“寒风起,羊肉香”,作为能让身体增强御寒能力的温性食材,羊肉似乎已成为立冬时节的标配。比如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立冬是秋冬之交,和除夕是新旧年之交类似,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在作家丰子恺笔下,冬天同样“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而他怀念的美食,则是带着声音、裹着甜味、藏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爆炒米花。“旋到相当的时候,他把铁球从炭炉上卸下,放进麻袋里,然后启封——这时候发出‘砰’的一响,同时米粒从铁球中迸出,落在麻袋里,颗颗同黄豆一般大了!”有这等让人怀念的美食,难怪丰子恺会称赞“冬日可爱”。
《冬日可爱》丰子恺
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
立冬时节
愿你
好日常在
新冬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