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去了厦门集美,参观了华侨陈嘉庚先生的陈列馆,诵读爱国诗篇,聆听了华侨在南洋创业经历的记述。当时曾想,只要有可能,欲去探访他们有着深深脚印的土地。
到了新加坡,寻找到了当年华侨在南洋的落脚地,看到了华侨在南洋艰辛创业及相关连的风土人情,倍感亲切。
当年华侨在南洋的落脚地名为:牛车水,现为新加坡中国城。从地铁牛车水站出来,便感受到这一带街道的繁华之景。
牛车水是早期华人移民到新加坡的聚居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华人文化在此得以传承和发扬。如今的牛车水已成为新加坡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这是华人先辈们不懈努力的结果。
漫步在牛车水的街道上,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牛车水保留了众多广东,福建等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和店屋。这些建筑和店屋大多为两三层高,有着精美的雕花、彩色的琉璃瓦和古色古香的门窗,外观以红色、黄色等鲜艳的颜色为主,充满了喜庆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中国南方小镇。
今日的牛车水仍是华人聚集之地,在此仍可听到中国方言,品尝纯正的风味美食,感受新加坡的中华文化和历史。若是春节来此,还能体验浓浓的年味。
从传统的建筑风格到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这些风土人情体现了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和热爱,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这也让国人思考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牛车水五彩缤纷的建筑。历史悠久的牛车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据说当时因没有自来水,早期华人要靠牛车运水而得名。
新加坡中国城内的史密斯街。早期的华人移民在此艰苦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展。
中国名酒早在南洋闻名了。
在史密斯街的头上,
“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声诗社”,这一带中华文化的味道很浓。新加坡环球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五洲之旅》。
离地铁站不远的街上有一处“牛车水原貌馆”,通过图片、采访口述讲述了车水牛的文化渊源,在此可了解新加坡早期中国移民的生活历程以及华人先辈们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历史。
附近许多散发着历史气息的老式建筑同样令人关注。
一幅壁画很有情趣。华人华侨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五谷丰登的场景,日子越来越好,小辈们竖起了大拇指。
漫步在史密斯街的小巷中,手工艺人制作的各种古色古香的工艺品,如书法、雕刻、木偶、佛像等,摆放在店铺内。中药店保持着传统的风貌,一格格的小抽屉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很有意思。
在牛车水的小巷中,世界各地游客兴致勃勃。一些别致的小商品,如鱼尾狮造型的冰箱贴、色彩艳丽的开瓶器和钥匙链等,价格便宜,也有不少是中国制造的。
每当夜幕降临,史密斯街便禁止车辆通行,变成一条热闹的美食街。各种美食摊位琳琅满目,食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受夜晚的热闹氛围。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美食”在新加坡时常听到的华语。牛车水汇聚了新加坡最受欢迎的几家熟食中心,从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到中华美食,如炒粿条、萝卜糕、海南鸡饭等,还有肉干、糕点等特色小吃,展示了美食享受的魅力。
我和家人在“发起人肉骨茶”店铺前停住了脚步,这是老华侨经营的的经典饮食。肉骨茶用上好的排骨与中药材一起熬成的,有“细嫩、味美、汤鲜”之说。可喝了才知道,味道不是一般的美味!
在牛车水,现代购物中心与传统建筑相得益彰。裕华国货、珍珠坊、唐城坊等百货店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其建筑外观既具有现代的时尚感,又与周边的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图为:裕华国货。
图为:珍珠坊
在新加坡游览的日子里,华人文化始终伴随着周边的环境,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新加坡传承和发展。这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地,文化的根始终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却始终心系祖国的赤子之心,他的
牛车水不仅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还与印度文化、马来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新加坡的特色之一,新加坡的小印度,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印度,犹如印度的缩影。
在小印度的街上,建筑风格充满了印度特色,这里的商店里陈列着银器、铜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宝等,让人仿佛置身于印度的集市。
这也让人们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牛车水中国城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华人先辈们不懈努力的结果。这种奋斗与发展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同时,激励后人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勇往直前......
文/摄影 国强
2024年11月5日
海贝读书会
定位:以读书研讨为核心的学习成长型社群。
宗旨:倡导并引领终身学习,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加入书友共同成长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