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婚姻与爱情婚姻

美食   2024-11-15 05:50   江苏  

自公众号:凤凰网读书
摘自 沈奕斐《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01
爱情四象限:今天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现代人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时代还存在长久的、美好的爱情吗?
我研究了很多家庭,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存在美好的爱情。
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爱情不是变淡了,而是出现了不同形态。很多人都存在误区,认为蜜月期的爱情才是最好的,之后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维持、维护最开始的样子,如果它不一样了,爱情便不再美好。但是拥有好的爱情的人,从来都不是去维持最初的新鲜感和激情,而是用非常开放的心态接受爱情的变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爱情?有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这里谈谈我的现代爱情四象限理论。
人们今天觉得爱情是能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而好的爱情也能使人成长。所以,在探讨爱情模式的时候,我首先定义了两条坐标轴——横轴是快乐,从左到右越来越快乐;纵轴是成长,从下往上成长得越来越好。
第一种,享乐型爱情。这种爱情有激情、很快乐,但不一定带来个人成长。这里的快乐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生理意义,我喜欢你的外表,喜欢你的味道,跟你在一起就很快乐。有一首歌叫《一见你就笑》,谈的就是这种爱的快乐。第二层是精神意义,我很想跟你一起做事,因为和你在一起做才有意思和意义。
《泰坦尼克号》里有个Jack教Rose吐唾沫的情节。Rose是非常讲究规矩和礼仪的贵族小姐,Jack非常崇尚自由。Rose跟Jack说:“我希望你能教我像男人一样骑马、吐唾沫。”Jack很吃惊:“你竟然连吐唾沫都不会,好,我们现在就去甲板上向外吐唾沫。”两人在一起特别开心。这里Jack真的让Rose成长了吗?没有。但因为共同做了一些快乐的事,他们快速地坠入了情网。
享乐型爱情非常有吸引力,但核心的挑战是你能不能相信这种快乐,能不能享受这种关系。享受快乐的过程很像坐过山车,你要信任它,知道它安全,才能彻底享受那一刻的释放。但我们对快乐是很警觉的,因为理性往往会紧随快乐而来,对方的家庭背景跟我不一样,学历比我低,收入比我少……理性很快就把感性压下去了。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么爱我们的父母总是说你快乐就好,但是你所有快乐的事他们都反对,告诉你快乐是危险的。小时候玩游戏,父母说不行;追星,父母说不行;只有学习的快乐能得到父母的鼓励,但是大部分人都并没有从学习里感受到快乐。因此,人们遇到快乐的爱情常常会觉得很难持续,觉得未来有风险。
尽管如此,享乐型爱情充满了激情,“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它最接近我们对爱情的想象。
第二种,互惠型爱情。两个人比较互补,互相促进,但不见得充满激情和快乐。《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我们觉得他这辈子都找不到女朋友,他自己也不太理解亲密关系,所以在给好友婚礼致辞时他说:“我从来无法理解,为什么人要穷其一生追寻与另一个人类一起生活。也许是因为我自己太有意思了,无须别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跟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但是在遇到同样高智商的艾米后,谢尔顿变了。艾米支持他做各种奇奇怪怪的事,两人的感情在互补中越来越深。所以谢尔顿在自己的婚礼上说:“虽然我现在无法表达对你的感受,但我会用一生向你证明我有多爱你。”这就是典型的互惠型爱情,与外表吸引或激情无关,两人在日常相处中互相发现,使自我更加完整,生活更加广阔,感情更加稳定。一方比另一方年长比较多的爱情,往往属于这一类型。
这种关系带来一种非常重要的成长,叫作归属感的发展。归属感是人类自我发展里最重要的概念。我是谁?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每个人穷其一生都在回答这些问题。而互惠型爱情让我们更加确定了我是谁,通过互补,每个人都在成长,愿意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今天,身处一个自我经常会不断被打碎、不停被否定的社会,一份好的爱情其实是在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价值,让我们觉得其实要跟世界进行联结没那么可怕。
除了性格上的互补,互惠型关系还有其他的表现,比如硬件上的互补。影视剧里,有钱的男主角通常都不受人待见。女主角要凸显她的独立自主,所以一定是不爱钱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亲密关系跟金钱没有这么对立。我们爱的可能不是钱,而是对方赚钱的能力。考虑物质条件不见得就损害了爱情。某些硬件的匹配使得我们的人生更容易,障碍更少,发展空间更广阔,这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爱情。
第三种,消耗捆绑型爱情。这是比较糟糕也比较常见的一种爱情模式。在这种关系里,一般都会有一方出现强烈的控制欲。现在特别流行霸道总裁加玛丽苏的爱情偶像剧,很多人会把霸道总裁的控制欲和占有欲看成爱的表现,但这背后其实带有强迫和暴力的属性。偶像剧中的甜蜜反转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现实生活中,这种伴侣的独占欲会不断升级。
当一个人对你说“我那么爱你,你应该听我的话”时,你一定要警觉,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平等关系?我给你四个标准,要是你们的关系符合其中两个条件,就要开始警觉这段关系是否正在滑向消耗捆绑型。

第一,跟对方在一起后,你越来越不快乐。第二,对方总是贬低你,让你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而且你越来越依靠对方对你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第三,对方开始限制你的社交关系,你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第四,对方常常提出你做不到的要求,让你产生亏欠感。消耗捆绑型关系会产生两种极端表现:一是暴力捆绑,比如家庭暴力;二是精神捆绑,比如PUA。
第四种,爱情关系最理想的一种长期爱情模式——成长治愈型爱情。这种爱情的典型特征是让你不断增强探索世界的欲望,你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同时也特别快乐。人们常说爱使得你我越来越美好,就是这样一种模式。爱情不仅让我们感觉幸福,还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更热爱生活,更有勇气和智慧面对生活的问题。这也是一种我心目中理想的长期亲密关系的样子。

这里要强调一下,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奔着这个目标去寻找另一半,那太难了。很多成长治愈型爱情都是从享乐型或互惠型发展而来的。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先走进一个好的爱情关系,再加上时间维度,让它越来越好,走向成长治愈型关系。所以,允许感情变化是拥有更好感情的前提。
然而,很多人的爱情并没有越来越好,反而慢慢走向了消耗捆绑型。最核心的原因是成长与快乐往往是矛盾的。不是说你让对方成长,他就一定快乐。如果你认为的成长不是对方想要的,感情就会出现问题。
爱情最大的刽子手之一就是要求对方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因为当你强调你认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时,常常只看到事,而看不到具体的人,尤其看不到对方在做所谓不那么正确的事背后,他/她的需求又是什么。
不论是享乐型还是互惠型,都是好的开始,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人交往的深入,关系从浅变深,爱情的样子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在初期关系中追求的是共鸣,就是那种彼此了解、心领神会的快乐;但是在长期关系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差异,能把冲突处理好,才是关系长久的核心条件。
 现在,我们知道了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可是你要知道,爱情跟婚姻还真不是一回事儿,比起爱情,婚姻更复杂。

02
新旧脚本:缘分婚姻与爱情婚姻
今天,我们在讨论爱情时,“爸妈催婚”成为多数人遇到的普遍难题。
我们与父母因为爱情观念的不同而发生冲突,不是因为父母不爱我们,而是我们两代人拿到的脚本是不一样的。很多父母拿的是爱情旧脚本:到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男方一定要比女方挣钱多,年龄大;要男主外,女主内;找个老实人比较重要,最好这个老实人的其他条件比如学历、工作都胜过隔壁老李家找的女婿……
而处在当下时代的我们,相较父辈来说,独立意识变得更强了,很多时候,我们一个人也能生活得很好。由这样的社会心理环境所催生出的爱情新脚本,不再把婚姻看作人生的必经路途,而是一种选择。结婚能让我过得更好,我才结婚;在两个人的角色分配中,比起传统的“男外女内”,我们更强调要各自成长;在评价体系上,由于我们身处流动性强的陌生人社会,所以爱情好不好,靠的是理直气壮的“不要你觉得,而要我觉得”来判断。

关于爱情新旧脚本,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今天中国社会存在两种不同的婚姻模式:一种叫缘分婚姻,另一种叫爱情婚姻。
缘分婚姻强调偶然性。过去中国人说婚姻是命运,是缘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总而言之,两个人之所以会在一起过日子,是因为前世的功德,而不是这一世的努力。那怎么确定前世匹配好了这一姻缘呢?很简单,“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重点看生辰八字,生辰八字匹配就说明“有缘分”。
在缘分婚姻中,我们没那么在乎对方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男性因为嫌弃妻子变老变丑而想休妻,肯定会遭到道德批评,因为“糟糠之妻不下堂”;如果一个男性秃顶了,有大肚子了,他的妻子因此抛弃他,这在中国人看来也是特别奇怪的。
过去,我们在婚姻里的容忍度特别高,婚姻的内部感受没那么重要,我们更注重别人怎么看。即使夫妻在家里打破头,哪怕夫妻已经没感情了,在外面还是想要维持美满婚姻的假象。在缘分婚姻里,我们生发出一种能力叫作“息事宁人”。有矛盾了,内部调解一下,劝和不劝离,能把日子过下去就好。
但是,年青一代受到“浪漫爱情”的影响,崇尚的是“爱情婚姻”。爱情婚姻特别强调内在性,夫妻双方的自我感受决定了婚姻的存亡。爱情婚姻需要经营,需要双方努力维护。比如最著名的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强调爱情中的激情、亲密关系、维持爱情的决心等都是内生性的,它要求你在爱情里努力投入,两个人要为爱保鲜。
在爱情婚姻中,个体的感受是最重要的。爱情存在的目的是让个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如果不能快乐和幸福,婚姻马上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年青一代很在乎自己的“感觉”。
爱情的脚本和我们对婚姻的想象紧密相连。比较下来你会发现,缘分婚姻存在的社会背景是中国“家庭主义”占主流的时代,两性关系的出发点是家庭利益至上,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怎么让共同组建的家庭变得更好。而爱情婚姻存在的社会背景是中国个体化的时代,每个人依靠自己的选择来形塑生活,所以两性关系的出发点是个人的利益,首要考虑的是“我怎样才能从婚姻中受益”,而非怎样让家庭利益最大化。

这两种模式的运作逻辑是不同的。在翟学伟看来,缘分婚姻是一种减法婚姻,它给日子设定了目标,我们最终一定要走到这个点上,日子是一天天删着过的;爱情婚姻是一种加法婚姻,没有目标,不必非得走到哪里,爱一天就维护一天。
这两种脚本共存于现代社会。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被称为“压缩的现代化”,因为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发展可以加速,但文化发展是有滞后性的。这就导致了一个有点特殊的现象——拿着不同爱情脚本的人,共存在一个社会环境里。
然而,新旧脚本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和矛盾。既想要旧脚本中天长地久的稳定,又想要新脚本里拥有的激情,这种互相矛盾的选择逻辑让爱情的实践变得困难重重。所以,怎样平衡新旧脚本之间的冲突,成为我们探讨爱情、走入爱情时,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当你在爱情中遇到问题时,要先想想,你的爱情脚本是什么?你的爱情脚本更符合传统社会要求还是现代社会要求?脚本所崇尚的价值观是不是你所认可的?脚本给你的角色设定,你能否演好?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去平衡各种意见,从而逐渐在新旧脚本之间找到第三条路,即属于你自己的爱情脚本。

本文节选自


海贝读书会

定位:以读书研讨为核心的学习成长型社群。

宗旨:倡导并引领终身学习,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加入书友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海贝读书会
世间难得清闲日,不负书籍不负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