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心理咨询师呢?

情感   2025-01-16 21:06   江苏  


01


你们心理咨询师不是没脾气吗?
我没脾气啊。
那你拿着刀干嘛?

02

心理咨询师会哭吗?
不会,我们的泪腺进化成了一种X光,不信你问我:你猜我在想什么?
 
03

你猜我在想什么?
感谢惠顾,请和我的助理预约。

04

听说你们心理咨询师不会跟爱人和孩子发脾气。
当然。
怎么做到的?
用督导、个人体验、上课、看书、读书会、案例报告、参加团体、备课、讲课、写书……麻痹自己。

05

心理咨询师带孩子有什么不同?
别的家长:宝贝对不起,刚才我不该那么对你,妈妈下次会努力做到更好。
心理咨询师:这就是我,你妈,你妈就这德行,你最好接受这一点。

06

刚不是还说对孩子不发脾气吗?
没说心理咨询师不能瞎扯啊,有说吗?有吗?
没有。
那就是了。
 
07

心理咨询师是不是能挣很多钱?
你是说日薪9000?
有这个说法。
那你也没说别人不能瞎扯啊。
 
08

那是不是赚钱还是相对轻松的?
嗯,还可以。每当我感到压力很大的时候,我就用督导、个人体验、上课、看书、读书会、案例报告、参加团体、备课、讲课、写书……麻痹自己。


09

你们平时和人相处会有情绪吗?
从来没有,我举着我的菜刀发誓!
 
10

现在能放下刀了吗?
你先保证你再也不说“你还是心理咨询师呢”。
 
11

我再也不说了。
我不信。
为什么?
在你说这句话的前一秒,你的眼神从我脸上挪开了,双手环抱在胸前,往后靠了10公分,吸了吸鼻子……
咳咳。
 
12

是不是病得很厉害的人才能做心理咨询师?
你猜,我是香菇还是平菇?猜对了我就告诉你。
 
13

心理咨询师是不是能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麻烦?
麻烦你能不能别这么想?
不能。
看,我就解决不了你。
 
14

我觉得你这个人实在太难相处了,你还是心理咨询... ...把刀放下,别激动。
 
15

以我今天对你的了解,你们心理咨询师和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同嘛!
在你那里这世界上人已经分成“心理咨询师”和“普通人”两种了吗?你这是对心理咨询师的歧视,纵然我是个没脾气的心理咨询师也不能忍。这样吧,我推荐你去我一个同行那里... ...哎,别走啊!我可是心理咨询师!哎别走啊!我刀已经放下了!

16

心理咨询师=普通人。

心理咨询师不想听到的话里,排名第一的大概是:你还是心理咨询师呢!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不该有情绪;不该有脆弱;你的生活不该有瑕疵,否则你怎么帮助人?你不该攻击别人,哪怕你正在被攻击;你应该等于优雅、淡定、从容。

在某些时候,人们与一个心理咨询师发生冲突的时候,这几乎成了最好用的武器。因为对面那个心理咨询师,多少会被扰动——这句话里有太多不允许和不共情。

这是我们对咨询师理想化的部分,这部分的理想化,不仅针对大众对咨询师的理想化,有些也变成了咨询师对自己的理想化。而咨询师对自己的理想化,大多来自大众对咨询师的期待,然后变成了咨询师对自己的期待。

大众对咨询师的期待,大概是来自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说来玄妙,它也许是来自弗洛伊德拿着烟斗的那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也许来自电影里穿着黑色套装出入高档写字楼的金边眼镜们,也许来自大众自己对一个“帮助者”的幻想——首先他要先搞定自己的生活,然后才能帮忙搞定我。

一个在生活中有很多情绪的咨询师,是否能帮我搞定我的情绪?
一个不敢向领导表达意见的咨询师,是不是能帮助我去表达?
一个没有孩子的咨询师,是不是能帮我处理我的亲子关系?
一个没有离过婚的咨询师,是不是能懂得我离婚时的心情?


一个不是我幻想中咨询师模样的人,是不是一个好的咨询师?


有时候咨询师会去和来访者讨论:你期待中的咨询师应该是什么样?
每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迄今为止我遇到很多种答案:

他应该温暖,能理解我;

他应该坚强,不轻易被打倒;

他应该幽默风趣,笑对人生;

他应该尖锐,更懂得去表达;

他应该有力量;

他应该更加包容;

……

 
每个人心目中的好的咨询师的模样都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假如我们都是看电影长大的,都形成同一种刻板印象,那为什么我们内心的期待其实很不同?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去问来访者这个问题?

通过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能理解来访者一部分内心:他期待中的那个好客体应该是什么样?他曾经的客体也许是什么样?他理想中的自体是什么样?他不能接受的自体是什么样?

他对咨询师的看法中,涵盖着他过去生命中的自己和他人。而他对咨询师的态度中,也涵盖着他曾经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
 
比如:他能否允许这个咨询师其实也并不坚强?他能否接受这个不坚强的咨询师,也可以从事咨询师这个行业,同样也可以在世间活得很好。
他能够接受这个咨询师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焦虑吗?
他能够接受带着焦虑也可以工作和生活吗?
 
他能否允许他的咨询师有时候爱他,有时候也会让他不满意吗?
他能否接受这个他爱的咨询师有时候爱他,有时候爱得不够吗?
当他幻想中的咨询师是A,而现实中的咨询师是B,他能否感受到B同样也是可以提供爱和帮助的?
当然,现实中存在的不匹配的情况除外。

回到大众对心理咨询师的期待上,亲爱的人们,你们能不能允许一个心理咨询师不完美地活着?

他有自己未完成的情结,但他持续在接受自己的咨询师分析;
他有时候也会胆小和焦虑,但他尽力使自己保持觉知;
他也会有情绪,有情绪了也会攻击别人,但他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他没有小孩,没有离过婚,但他尽力去理解和帮助你;
他不是100分的咨询师,但他一直保持学习和督导。
 
我记得我的朋友圈有很多人曾给我留言:没想到你也会对孩子发脾气,我觉得舒服多了。当然,类似这些言论都是友好的,我有时会去反思,这是怎么带来的。

除了刻板印象外,也存在咨询师对自己的期待。比如,我们会很认同自己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少会在朋友圈发自己的情绪;或者在公众号中,我们也是谈论专业比较多,谈论我们是如何帮助别人的,是如何理解人性的。

这一切传递出去,无形中就成为:生活对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就俩字——轻松。

可生活对谁是轻松的?

咨询师同样需要面对生活摆在眼前的刀山火海,那区别在哪里?

咨询师经过学习、个人体验,增加了自我理解的能力。这种自我理解能力的增加,可以帮助他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的增强,可以帮助他去涵容这些焦虑。然后,他再将他学习到的、被体验师给予的东西给予你。

温暖、关注、尽力理解、反馈、解释。

这些东西,并不是咨询师本身就有的,而是来访者告诉咨询师的。来访者用他的语言、非语言、互动、感受、和咨询师的关系,告诉了咨询师一些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咨询师再将它们加工,然后还给来访者。此,来访者获得了对自己更深的理解,慢慢增加了涵容焦虑的能力。

这是传递,而不是教导。所以,咨询师并没有厉害在先,他只是作为一个人,利用他学习到的理解他人的技术,去理解并参与了一下你而已。

甚至,他告诉你的东西,让你获得了对自己的一种突破,而这种突破,咨询师自身都还没有达到。比如,一个咨询师能理解自己为什么畏惧领导,但他选择永远不去表达;他用同样的方式修通了一个恐惧权威的来访者后,这个来访者倒是可以表达了。
 
真是见了鬼啊!
 
但这就是真实的咨访关系——没有谁更厉害的一种关系,没有必要去讨论谁更厉害的一种关系。

关于咨询师对自己理想化的部分,我想说,当咨询师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化太高的时候,他在咨询中也许会有焦虑,他会难以在咨询中打开自己,做一些真实的反应,因为他担心这与他理想中的自己不符。

他也许会过分担心是否会帮到来访者,过分担心来访者对自己的看法,过分关注咨询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而这会让咨询的节奏变快,导致一些真实的碰撞被遗漏。

这本身也许就是咨询师没有被修通的部分,所以体验师很重要。

转载自公众号栾晶(luanjing007,作者栾晶。

------------kaisenxinli------------



王浩威:一个台湾咨询师眼中的大陆心理咨询和治疗

赵旭东、张海音、曾奇峰、施琪嘉、朱建军、刘丹、方新、李孟潮、张天布、唐登华、李晓驷、徐钧、徐勇、薛伟、邹政、孟馥、陈珏、仇剑崟、刘天君、杜亚松、盛晓春、张岚、陈一心、杨昆、杨怀瑜主讲。

中德班25位心理大咖基于数十年心理治疗经验,首次披露成长进阶全过程和个案得失,帮你解决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难点、疑点和盲点,助你稳固扎实地成长,突破个人发展瓶颈。心理咨询这条路太难走,这门课帮你登堂入室,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心理师。

25次课程×100分钟×永久复听,特惠699元,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

好书推荐:欧米茄学院创始人伊丽莎白·莱瑟力作。《纽约时报》畅销书,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帮助数百万女性走出中年危机的心理经典。知名个人成长作家张德芬作序推荐,“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奥斯卡影后简·方达、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等推荐阅读。

创伤、衰老、破产、背叛、离婚、丧失、重病,面对生命中的重大变故,身为中年女性的我们如何继续前行?直面痛苦、不幸和自己的阴影,或许是我们毕生最艰难的旅程。但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回隐藏的自己,成为更智慧、更成熟的自己。

心累,告别心理出版,正版好书15元起包邮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