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琪嘉:为什么说最好的治疗是关系的治疗?

情感   娱乐   2025-01-17 21:05   江苏  


01

 

有一个来访者,她在第一次恋爱的时候遭到了失败,被理想中的男友拒绝了,于是她开始非常痛苦地否认自己的一切。实际上,她产生的是一种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也不匹配的状态,因为她的家境特别好,父母特别宠爱她,而且她的成绩特别好,马上就大学毕业了,有很远大的前程,而她选择的男友除了长得帅一点以外,其他条件都不如她好。


也许男孩觉得自己配不上女孩,所以离开了这段关系。对女孩来说,以前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她全身心投入却被拒绝,遭受了很大的挫折,恋爱还没开始就已经失去,所以特别痛苦。


我们在治疗了半年以后,有一天她整个人的状态突然改变了。原本她的脸色经常很灰暗,很少有笑容,看人的时候总是盯着别人的脚而不是眼睛,虽然衣服穿得还算精致,但颜色很深而且充满了烟味,一天要抽两到三包烟,牙齿都熏黄了。现在的她,即使脸上没有修饰和妆容,但肤色非常健康,还面带笑容,聊天的时候也能注视着你。


我很好奇发生了什么,她说:“我有新目标了。原来我一直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尽管我学得很好,但我发现即使我一辈子做这个专业,也不会有人注意到我。可是现在我学习了新的东西,我创造的每一个作品都属于我一个人,这对我有特别的意义。以前的抑郁状态,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帮助,抑郁的情绪和体验使我保持在艺术创造性的状态中。有时候,我尝试看自己能不能回到抑郁的状态,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回不来了,可是当我从床上爬起来,梳洗后走出门,又可以恢复正常。”

 

这个女孩既能让抑郁的情绪为她的艺术创作做贡献,又能有能力恢复过来。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告别旧的事物,移向新的事物。如果没有能力告别过去,就无法面对将来。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02

 

抑郁的产生跟分离和丧失有关。弗洛伊德认为丧失有两种,一种是客体丧失,一种是模糊丧失。客体指的是人,弗洛伊德说,我很抱歉,把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描述为客体。所谓客体,就是有重要的情感连接的人。

 

温尼科特说,孩子在母亲注视自己的喜悦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反过来说,如果母亲的脸面无表情,孩子就会看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所谓客体丧失,就是母亲不在身边,或者是客体爱的丧失。

 

对此,弗洛伊德有切身的体验,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妈妈生了个弟弟,于是妈妈把注意力转移到弟弟身上,弗洛伊德3岁的时候,弟弟因为霍乱死掉了,弗洛伊德在日记里写到:“我以邪恶的喜悦迎接弟弟的死亡”。


我有一位学员,她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没有奶水,也不知道该怎么照顾孩子,大宝像个实验品一样长大。等她怀第二胎的时候,总是教育大宝:你就要有个弟弟了,以后要照顾弟弟。弟弟出生后,大宝经常安抚和抚摸弟弟,妈妈很满意。我让她回去做一个实验,问一下大宝要不要吃奶。结果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她说:“施老师你真是害了我,我让大宝试一下妈妈的奶,大宝刚开始还不好意思,但吃了一下以后,一发不可收拾,3岁的大宝完全变成了小孩子,不仅要跟我一起睡,还要求有跟二宝一样的玩具。有一次,我准备给二宝换尿布,结果大宝也要去尿尿,我只能一手抱着大宝,一手抱着二宝,非常吃力,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我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宝突然说:‘妈妈,你把我放下来吧,我太重了。’”

 

其实大宝也非常渴望母爱,大宝在尝到了母爱以后,就能够体贴母亲。原来,以前的乖都是装出来的。大宝在体验到母爱以后,马上就能够回到3岁的状态,自己走去厕所尿尿。这个实验让母亲深有体会。很多家庭在二宝出生以后,大宝都会被忽略,这就是客体爱的丧失。



03

 

还有一种丧失叫模糊丧失,模糊丧失有两种,一种是身体还在但是精神不在了。我上学时的老教授们,很多人都已经老去,但问题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老去,而是看着他们坐在轮椅上得了老年痴呆。原来生龙活虎,拥有锐利和犀利眼神的教授们,眼神变得涣散和躲闪,人的魂魄没有了,只剩下躯壳。每次看到他们,都给人极强的丧失感,这还是我过去的老师吗?


这就叫模糊丧失,身体还在但是这个人不在了,而且这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还有一种模糊丧失是指精神还在,但是躯体已经不在了。有很多失踪儿童的父母,即使孩子失踪了多年他们也不放弃寻找,他们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还活着,不知道孩子是不是遭受到虐待,甚至被断掉四肢去街上乞讨。

 

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提到,母亲要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通常,我们用三个词汇来描述:


(1)敏感


有位母亲在聊天的时候,突然跑到隔壁房间,因为孩子在隔壁房间玩,闺蜜很奇怪,什么声音都没有,为什么母亲跑过去了呢?母亲说因为那个房间特别安静。经常闹腾的孩子,如果特别安静,那么一定有事情发生。

 

(2)适宜


父母应该以孩子的想法为出发点,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比如,给孩子夹很多菜,必须看着孩子穿秋裤,帮孩子做主让他在自己的好朋友面前展示才艺,其实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跟父母不匹配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想法从来没得到过真正的理解,好像自己不是从这个家里出生的一样,以致生出非常多的委屈。

 

(3)接纳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会产生奇怪的想法和行为,能不能接纳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个挑战。比如,孩子有一些小癖好、喜欢妈妈的胸罩、有些先天畸形、不如父母想象得那么完美和优秀,这样的孩子你能不能接纳?



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三点,即便在孩子身边,孩子也总会感到丧失,好像跟父母不在一个频道。在很小的孩子身上,不仅会有我们理解的精神方面的抑郁表现,还有其他抑郁表现,最常见的就是表现在躯体上,比如婴儿有久治不愈的湿疹。

 

对孩子的抑郁表现,有一种灵丹妙药,就是改变母亲的态度,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加对孩子的抚摸,因为身体的皮肤是确立人际关系、边界和感受母爱的最大的器官。

 

我们要学会识别非典型抑郁的躯体、身心和行为表现。面对丧失客体而产生的抑郁,最好的治疗,就是关系的治疗。在心理治疗疗法的起效排序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关系。一个新手治疗师和老手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疗效差不多,就是因为新手治疗师对来访者很热情,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kaisenxinli------------




一门课教你学会对抑郁来访进行治疗。特惠599元×永久复听,欢迎“阅读原文”报名。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整合生物、精分、认知、家庭、存在-人本五大学派,系统解读从正常心理活动、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精神疾病连续谱中的抑郁。


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角度学习抑郁的原因、表现、评估和治疗;从五大学派的视角整体掌握抑郁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从而理解自己的抑郁情绪,初步处理他人的抑郁,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整合治疗患者的抑郁。


如果你是精神科医务人员,从心理角度理解抑郁患者及其背景,可以发挥医生以及药物的更大价值;如果你是心理工作者,学习生物学基础及评估、诊断标准,可以更精细地掌握对来访的治疗尺度,更加笃定地进行咨询或治疗工作。


好书推荐:赵旭东、施琪嘉主编《我的心理治疗之路》(精装本),原价99元,特惠49.5元包邮,最后56本,卖完不再加印,手慢无。

赵旭东、张海音、曾奇峰、施琪嘉、朱建军、刘丹、方新、李孟潮、张天布、唐登华、李晓驷、徐钧、徐勇、薛伟、邹政、孟馥、陈珏、仇剑崟、刘天君、杜亚松、盛晓春、张岚、陈一心、杨昆、杨怀瑜。

25位心理大咖基于数十年心理治疗经验,首次披露成长进阶全过程和个案成败得失,帮你解决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难点、疑点和盲点,助你稳固扎实地深度成长,突破个人发展瓶颈。心理咨询
这条路太难走,这门课帮你登堂入室,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心理师。


好书推荐:施琪嘉心血力作《人性放映机:心理学家施琪嘉的电影疗愈课》,曾奇峰、李孟潮、刘丹联袂推荐。心理学人必备观影手册。特惠29.9元包邮,最后68本,卖完不再加印,手慢无。


打开《人性放映机》,如同走进扑朔迷离的幽蓝梦境:孤独症、焦虑症、吸毒成瘾、创伤后抑郁、社交恐惧症、性别认同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恋母情结、幻想、安乐死、原生家庭、异化、自由、死亡、战争、江湖、生活……


不管你是心理学爱好者、电影爱好者还是心理咨询师,聆听施琪嘉对经典电影的心理解读,都可以触碰情结、释放情绪、寻找认同、升华情感,接纳有阴影的自己,获得真实的疗愈。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