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自古多名臣良将,孙丕扬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孙丕扬(1531~1614年),字叔孝,号立山,陕西富平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进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先后担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八十一岁“挂冠拜疏”,在老家富平生活两年后去世,赠太子太保,谥恭介。
明 太子太保 孙丕扬
比如徐延德。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孙丕扬任浙江道巡察御史,仅是个七品“芝麻官”,便因“徐延德占人田至68顷,田户诉之”上书弹劾他,皇帝下旨罚了徐延德一个月俸禄。这位徐延德可来头不小,他是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七世孙,世袭定国公,皇帝最宠信的功勋官员之一。
孙丕扬宅院大门
此后孙丕扬仕途较平顺,但“直臣”本色从未改变。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已任吏部尚书的孙丕扬因为30余名被贬言官辩护,惹怒皇帝,后辞职回乡。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七十八岁高龄的孙丕扬再被启用,直至万历四十年(1612年)“挂冠拜疏”。
孙宅前院
为保民生,悲情进石。万历十五年(1587年),孙丕扬任户部右侍郎。恰遇“黄河以北大饥,丕扬乡邑及临县蒲城、铜官至采石(观音土)为食。”为救民于水火,孙丕扬凛然带数升观音土进谏皇帝:“地方任意加派徭役税赋,让民众陷于困顿,远不止吃观音土的灾区,应免除额外赋税与不紧急徭役,节省开支,增加百姓收入,以保护百姓性命。”他轻徭薄赋的谏言被百姓感念,每每提起都称赞道“孙都堂真是替咱老百姓说了话”。
为减刑狱,改革司法。万历十九年(1591年),孙丕扬任刑部尚书。当时三法司相互牵制,办案效率低下,致使许多人犯滞留,狱满为患。他大胆进行改革:一方面提高效率,要求刑部、大理寺各设簿籍,凡狱案上报刑部后,第二天就详尽报大理寺,由大理寺于次日审结并反馈刑部。一方面压实责任,把案件按大小轻重归属地分种类,明确相应案件的审理官员和审理期限,防止有关衙门相互推诿,开启案件限期办理之先河。从此结案率提高了,囚犯滞留变少了,“孙丕扬,不转堂”的故事也流传开来。
为杜私情,抽签选吏。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孙丕扬任吏部尚书,主管全国官员的选拔、任命、考核和升迁工作。为杜绝选拔官吏中的“中贵请谒”之事,他想出来一个奇招“揱签法”,每遇到大选、急选,都听凭应选者自己抽签决定。在众目睽睽之下,各种请托之事无法施行,使选人用人工作彻底排除了外界干扰。
孙宅大门对联:良田有种图堪味,书德是福心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