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课”理应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文摘   其他   2024-10-21 07:38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挑选瓜果蔬菜的方法”“医院看病流程”“租房注意事项”“做饭的基本逻辑”……近日,南京传媒学院开设的一门名为《大学生生活指南》的公选课,在社交平台吸引近百万人点赞关注。不少网友直呼:“实用,接地气,太需要了”“求直播,求蹭课”“现在选课还来得及吗”……

生活本领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配置”,但这个公选课为什么一经推出就受到如此追捧?

 (一) 

 

衣服怎么收纳、天然气如何使用、做饭时先炒菜好还是先炒肉好、灯棒坏了怎么换……这些看似平常却又简单的日常内容,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学生那里咋就变成了“知识盲区”?造成大学生“常识缺乏症”的原因又是什么?
过度依赖父母。上大学前,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升学考学钻研学业上,而生活上则事无巨细为孩子“全代劳”“全包办”,小到上学接送、饮食起居,大到专业选择、学校报考等等,全由父母一手代劳,导致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了依赖心理,直到大学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时才发现对基本常识缺乏了解:分不清楚常见药品,不知道深色和浅色衣服能不能一起洗……很多稀松平常的生活小事都会变成大挑战。
缺乏专业引导。在大学校园,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是学习上的“尖子生”,专业里的“佼佼者”,但在生活上却是“后进生”,这与学校的培养方式也不无关系。长久以来,不少高等院校往往更加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率、考研率等,而忽略了生活技能的培养,专门开设生活常识类课程的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生活课”无处可学。

客观环境限制。不同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置各不相同,地铁、公交等便捷公共交通支付方式及商场智能电梯操作方法各有差异,而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来说,以前只知道埋头苦读,让涌现出来的“新技术”远远甩到了后面,面对“新装备”如同“雾里看花”。地域发展差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很多人一直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学习,猛地来到一个新地方,容易患上“陌生恐惧症”,一时之间难以适从,出现“过渡性窘迫症”。

 (二) 

 

天津大学的恋爱课、西北工业大学的烹饪课、南京传媒学院的生活指南课……节节爆满,一课难求的社会生活常识课到底有啥魅力,让学生如此钟情?
满足生活需求的技能。生活常识课受到热捧和欢迎,正是因为其顺应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戳中了他们的软肋。在外租房怎么避免多花冤枉钱、大学生怎样快速找到兼职、怎么挑选优质商品等,通过代课教师面对面的专业权威讲解,拓宽学生的社会常识储备,掌握更多实操技能,解决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中的麻烦和难题,为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打牢基础,避免遇事时的“无从下手”。
适应社会环境的信心。“要是早点知道就好了”“如果当时有人能教教我就好了”“提前知道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了”……很多学生刚刚踏入社会,就遭遇了无情的“毒打”,而后被迫去学“生活技巧”。甚至,不少学生毕业之后面临身份转变,直言“还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在遇到一些陷阱、困难时,产生焦虑、迷茫、恐慌情绪,对生活丧失兴趣和信心。大学生活常识课的引入,帮助大学生提前培养社会独立生活意识,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从容面对未知事物,增强信心,迈好进入社会的第一步,顺利融入社会。

拓宽教育广度的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倡导教育应当紧密贴合生活,以生活为师。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要有“智”识的培养,让学生拥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等等,都是其中应有之义。无论是生活指南课教学生如何看病租房,还是通识课教学生怎样识别伪科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和有益补充,对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

 (三) 

 

大学课堂多一些“烟火味”“常识味”,学生生活才会少一些“烦恼气”“窘迫感”。如何上好生活常识课,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关注“个体需求”。有时会出现这样的尴尬时刻,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一边是老师的疯狂输出,另一边是学生的无精打采。其中,绕不开的原因便有课程内容与学生需要没有实现“双向奔赴”,最终让老师的“良苦用心”变成了“一厢情愿”。通过和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在校实际生活情况,让课程更具“实用性”;多与学生探讨互动,关注共性和个性需求,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内容多点“针对性”;及时更新个人知识库,了解每个阶段学生常识“盲点”和“短板”,适时调整、制定科学课程计划和目标,给课堂添点“硬技能”,真正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注重“效果至上”。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如果只是“拿来主义”,照抄照搬、原封不动地将网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念给学生听,展示给学生看,那就失去了开设课程原有的意义,带给学生“学了仿佛没学”的错觉。让生活常识课少点形式化,多点效果,对繁杂的生活常识进行系统分类梳理,从专业权威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透学明白,减少网络搜索带来的“信息差”;带领学生走进银行、车站、医院、超市等,引导学生通过实地体验、模拟演练等方式,掌握相关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以学生感兴趣的直播、短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让课堂更具趣味性;还可以鼓励学生组建生活常识类相关社团,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生活常识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愿广大学子都能修好生活的“学分”,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渭南市委宣传部供稿)


往期精彩内容
谍战英雄杨荫东
李十三的“戏剧人生”
夜爬华山,收获的不只是风景!

渭南宣传
渭南宣传,宣传渭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