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我家孩子可能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希望银行同志能帮帮他。”
前不久,中国银行深圳某支行收到一位客户的微信消息,疑似家里孩子遭遇电信诈骗。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您应该先向公安机关报警,您家孩子现在在哪儿呀?”工作人员与客户攀谈起来。“我孩子在英国留学,他跟我说这段时间有一位自称‘公安机关’的人员给他打电话,说他涉嫌洗钱犯罪,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否则将遣返回国。而且那人还说这个案件内容必须保密,不可告知外人,并引导我孩子利用国外交换生需缴纳保证金作为借口向家里索要钱财。”
“保证金”两个字一出,工作人员更加警觉,赶紧询问客户具体情况。
客户表示收到孩子需缴纳交换生保证金的消息后,向孩子账户转账90万元人民币,同时叮嘱孩子不可将资金转出。但孩子经不住诈骗分子的威胁压迫,在账户收到资金后立马兑换成40万港币,想要将钱款转出。因银行对账户设置了保护性限额,账户无法一次性将40万港币汇出,于是孩子当天通过手机银行分5次将共计28万港币汇至美国。汇款后,孩子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网络诈骗,便告知客户自己已向诈骗分子转账了28万港币,客户得知后立马联系银行进行求助。
28万港币!工作人员闻言一惊,立即联系上级机构,市分行迅速响应,经多方沟通最终将款项拦截,并成功退回银行卡。
几天后,网点收到了客户寄送的感谢信和锦旗,对银行工作人员沉着冷静、争分夺秒为客户化解危机、成功挽回诈骗资金的行为表示十分感谢和认可。
为人民服务,深圳银行人好样的!
公检法典型诈骗手段
1.冒充身份: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通讯手段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严肃语气告知受害人涉嫌某案,已违法犯罪,若不按其指示就要抓其父母、遣返回国等,并说出受害者的身份信息等套取信任。
2.制造恐慌:诈骗分子通过语言威胁,并以公检法之名再突破受害人心理防线,然后声称调查办案需要等,并要求受害人不能告知父母等亲属。
防范方法
①不听不信不转账:对于任何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的请求,应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说辞。
②核实身份:如果接到自称是公检法人员的电话,应通过拨打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等部门的公开电话,或者前往相关部门进行咨询,以确认对方的身份是否真实。
③保护个人信息:不向任何人透露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尤其是不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社交工具透露。
来源:深圳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