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自然资源部门坚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机制。截至目前,全省“三区三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332.93万亩,占到省域面积的23.78%。全省完成3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6个省级自然公园以及丹江、延河、泾河、北洛河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主体工作,夯实了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大力加强秦岭保护,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将秦岭区域大部分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三区三线”按照现状规模的1.1倍最低扩展倍数划定秦岭区域相关县(区)城镇开发边界,约束城镇无序发展。今年以来,我省削减秦岭区域“小、散、乱、污、呆”矿山33个,有效降低各类生产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人为扰动;加快推进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保护修复49.88万亩、河道岸堤整治646.81千米,分别占总绩效的94%、101%。
我省强化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实施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白河县仓上镇、绥德县满堂川镇整治模式列入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今年,我省部署实施省级山水工程7个,绩效治理面积7517公顷;实施9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绩效治理面积307.87公顷。省自然资源厅科学划定黄河流域煤炭井田开发距离,留足江河生态缓冲带;调整补划长城沿线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促进生态脆弱区域自然恢复。
我省强化生态补偿,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保护纵向综合补偿机制,省财政划拨1.69亿元补偿秦岭、黄河流域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三大屏障”范围的46个县(市、区)为生态保护所作贡献。省自然资源厅强化谋划设计,指导完成10个市级、71个县级生态修复规划发布实施,构建省市县三级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把握流域特征和自然规律,系统推进编制黄河流域(陕西段)、长江流域(陕西段)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持续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沈 谦
统一行使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统一行使
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