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大多是从啥样家庭成长起来的?资深班主任:3种家庭有后劲
文摘
育儿
2024-08-17 21:05
浙江
尼美夫妻在小区门口经营着一间水果店,两口子一心扑在小店的日常经营上,对于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前不久孩子班上通知开家长会,可是因为担心生意受影响,尼美和老公都没去参加。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看不到人,于是便抽空上门进行了一次家访。“咱家孩子的学习情况,你们父母都有所了解吗?”被安排在水果店角落里的老师开门见山道。“我和他爸爸上学时学习都不好,学历不高,要是孩子能学得好,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尼美对于儿子的学习成绩不以为意。“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孩子才刚上小学,特别需要家长的监督引导,如果咱们父母多上点心,孩子的成绩肯定能提升一大截。”班主任老师极力劝解道,“我们班上是有这样的例子的,以前有位同学被寄养在奶奶家,学习也没人管,后来父母把孩子接到了身边亲自教育,成绩很快就提上来了。”“他父母是干啥的?”尼美闻言顺势反问道。“妈妈是外企领导,爸爸是开公司的。”班主任老师自然地回应说。“那不就得了,人家那条件是我们能比的吗?人家都说,现在的教育都是在拼家庭,拼爸妈,我们这开小水果店的,可跟人家比不了。”说到这里时,尼美语气中突然多出了些有些愤愤不平的无奈。“老师,其实我家孩子有你们帮忙引导就够了,店里生意忙,真没有时间去管他!还不如多挣点钱,将来好让他接手水果店来得实际呢!”尼美拿出小商贩一贯的精明劲儿,心里自顾自地打着小算盘,“学习好不算啥,将来有个能谋生的事儿干就行。”这样的家长,真让人寒心。自己不知道教育孩子,全都托管给老师。你想过吗?一位老师要面对多少孩子?能尽心尽力只顾着你家娃吗?父母不知道培养,全交给老师,交给学校,合适吗?影响孩子学业表现的真的是家庭经济条件或者父母的职业吗?
在近几年,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的教育拼的是教育资源的抢夺,“有能力”的父母就是孩子成为学霸的底气。据2007-2016年全国高考状元父母职业情况统计,其中有35.09%的孩子出身于教师家庭,其次是公务员家庭(18.62%),工程师家庭(12.62%)。但是事实上,学霸的家庭出身并非是这些表面的数据所能一言以蔽之的。2017年沧州市理科状元庞众望以744分被清华大学顺利录取。当工作人员把录取通知书发放到他家的时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家徒四壁,母亲瘫痪,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可就是在这样一贫如洗的家庭中成长出了一市的学习状元。其实,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或者是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对于孩子所起到的影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我想说,教育资源的抢占,并不能够完全为孩子的成功铺平道路,孩子身上的个人素质培养,也并非是任何一个辅导班所能够实现的。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坦言,学霸出身的家庭最有可能是这3种,分别是家庭成员关系和睦,家庭环境稳定,父母重视家庭教育。
就如同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一个个体漫长的成长轨迹,以及人生之路和他所拥有的原生家庭密不可分。首先,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的家庭一定是一个有爱的家庭,父母彼此相爱,父母与孩子相处有爱。被爱浸润长大的孩子,他们更能够有机会拥有很多美好的品质,比如说,善良、包容心强。同时,他们更具有犯错后承担责任的底气以及更强的抗挫力。这一点所带来的学习优势在他们进入到青春期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次,家庭环境稳定,让孩子们可以拥有充足的安全感,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去或者获得而患得患失。孩子们相信家是永远温暖的港湾,父母是永远可以倾诉伤痛的依赖。同时,孩子们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所追求的事上,更加心无旁骛地学习。最后,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是最具有教育远见的和教育格局的。虽然家庭教育不会有考卷和评分,但在这方面更用心的父母,总是能够从孩子身上看到惊喜。重视阅读习惯的父母让孩子早早拥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重视专注力培养的父母让孩子早早地找到了保持专注的秘诀;重视孩子心理抚养的父母,让孩子成长路上再无坎坷。我发现,身边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都会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认为这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他们会大量阅读教育书籍,找寻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就是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人手必备的家庭教育宝典。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就开始翻看《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做好幼小衔接,关注心灵成长,让孩子的每一步,都稳稳地迈开坚定的步伐。这套书的特别之处在于,把小学六年的每个学年,都进行了划分,告诉家长,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是什么,又如何进行引导。关于学习,也有详细的介绍,进入一年级,重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二年级,保持学习的好心情,并提升专注力;进入三年级,利用课前预习,帮孩子提升学习效率,并学会掌握重点、难点,让孩子不再偏科……小学的每个学年,都有详细的案例,告诉家长,这个阶段,孩子的变化,以及到底如何应对。比如,容易走进高分误区的家长,通过案例知道,其实,没分数不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我们作为家长,还应该看到孩子更丰富的一面。比如性格,比如处事能力等,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等孩子进入到初中,可以读这本《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初中是孩子问题最多的阶段,青春期碰上中考,学业加重,孩子难免会懈怠,这时候,跟家长的沟通,也成了大难题。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不掉队的前提下,还能稳定情绪,心理也能健康发展呢?这本书同样采用每个学年清晰划分的方式,做了更细致的描述。从孩子的学习习惯、社交、兴趣爱好、异性交往以及如何跟孩子沟通,方方面面,都写的很清楚。我们总以为,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但那是在小学阶段,进入初中,进入青春期,父母是孩子的指路人。也就是说,必要时给孩子指路,而不是在身边碎碎念。初一夯实基础,初二保持稳定提升,初三从容应对中考。如何让孩子不厌学的巧妙方法,都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家长平时会有些担心孩子的状态,但想关心,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那么,我建议你看看这本书,直达初中孩子的内心。
做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做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就从这两本贴合孩子日常生活、学习的书籍开始。有位妈妈说,如果是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孩子怎么会不优秀呢?我深以为然,几十块钱,就能让你找到家庭教育的真谛,养育优秀又有潜力的孩子,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啊!真正聪明的父母,从不执着于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委推到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之上,而是从自身找原因,重视孩子的教育。可以说,越是条件不同,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就越有可塑性和可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