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 我从基层来 | 张丽萍代表:统一编写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

政务   2025-01-22 10:35   贵州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这让省人大代表、大方县文阁乡文阁中学教师张丽萍倍感振奋。
有24年基层教龄的张丽萍,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她说,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学生面临着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压力,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如抑郁、自卑、厌学、逆反等,甚至出现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需要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干预。

张丽萍多次呼吁,促成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破解。比如2024年1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她提出了在中小学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建议,得到了较好的落实。2024年4月印发的《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明确要求:到2024年底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全省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有率100%。
张丽萍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省内各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教材,要么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要么就是其它通用教材,存在内容不统一、针对性不强、与贵州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难以满足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需求。为此,她今年提出建议,希望省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心理学专家、教育学者、一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团队,编写全省统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张丽萍认为,统一编写教材一是有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便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文化丰富多样,统一编写教材可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本土民族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三是便于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全省虽通过培训提升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但相当部分教师水平仍参差不齐。统一教材能为教师提供标准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至于教材的构想,张丽萍认为,内容上应“结合本土文化、依据学生特点、涵盖全面知识”。讲述各民族故事、习俗和传统,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比如小学阶段注重培养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基础,中学阶段关注青春期心理变化、情绪管理、学业压力应对等。包含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挫折应对、生命教育等内容,还可设置心理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形式上要做到“图文并茂、案例选货、活动丰富”。比如增加插图、漫画、图片等元素,使教材更生动形象、直观易懂,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更好理解和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多运用实际鲜活的案例,让学生有代入感,更深刻地理解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方法,还可设置案例讨论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设计丰富分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记者石雨浩 张茂

编辑:甘玥

编校:吕跃

审核:杨震

贵州人大
贵州人大由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宣传人大制度,弘扬民主法治,展示代表风采,反映百姓呼声,推动人大依法履职,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好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