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份榜单,看中国经济全景
民生
2024-11-04 22:43
四川
虽然榜单只按照营业收入这一单一标准评价,本质上是“500大”而不是“500强”,但营收仍是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虽然榜单是自主申报,也有个别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放弃申报,但由于全国工商联的特殊地位,绝大多数企业都申报了数据,因此榜单的广泛性也是可靠的。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榜单,能够如此系统地反映头部民营企业的情况。今天这篇文章,就对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进行分析。500强企业省份、城市分布如下。(省份按全国工商联原始数据未作手动调整,城市统计到地级市、副地级市、兵团县级市一级)民营企业500强最多的十个省级行政区是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北京、上海、福建、湖北、河南。浙江是唯一一个超过100家的省,是当之无愧的“民营经济第一省”。甘肃、青海、西藏三省份没有入围企业。民营经济500强最多的十个城市是杭州、深圳、无锡、苏州、北京、上海、宁波、东营、邯郸、绍兴,杭州是唯一一个超过30家的城市。按四大区域分,东部有395家,占比接近80%,中部61家,西部39家,东北只有5家。按六大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1-6)划分,华东295家,占比近六成,中南90家,华北79家,西南22家,西北9家,东北5家。浙江、江苏、上海三地总计上榜企业215家,占比超过四成。在10个民营企业500强最多的城市中,江浙沪占6个。一个城市拥有7家及以上民营企业500强的城市共24个,其中江浙沪城市12个,占一半,仅浙江就有杭甬绍温嘉湖六个。此外,上榜的企业中,有97家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拥有千亿级营收民营企业超过10家的省份是浙江(21家)、广东(12家)、北京(10家)、江苏(10家);拥有千亿级营收民营企业超过5家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杭州(11家)、北京(10家)、上海(6家)、深圳(6家)、苏州(6家)。下表是上榜企业的行业分布,行业分类按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使用较通俗表述。企业如是多元化经营的制造业企业,行业门类按其营收占比最高的制造业行业计,如同时从事制造业、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则统计为“综合”。按大类分,最多的企业分布在制造业、综合、批发零售、建筑和信息技术。制造业企业312家,占比超过六成。按行业门类分,最多的企业分布在钢铁、综合、电气、批发、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电子、互联网、专用设备制造。在前十大行业中,批发和互联网是服务业,大部分“批发企业”是贸易商。钢铁、有色金属合计103家,超过五分之一;石化、化工、化纤这三个大化工行业合计58家;采矿业8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主要是水泥、玻璃)7家。上述重化工行业总计176家。上榜企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电气、电子、各类设备制造企业共83家,电子和设备制造类企业共42家。上榜企业中,(不包括综合)服务业企业93家,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1、多数大型民营企业从事的是制造业,而且多数是在传统行业。从事传统行业的制造业民企,很多是国企改制的产物,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白手起家”创业。在民企五百强中,能够提供相对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综合类企业,总计只有200家左右,占比仅为四成。实际上,中国仍有相当多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企业是国企,还有大量服务业领域是国有主导,因此,大学毕业生普遍不愿去民营企业,能够吸纳非理工科就业的民营企业更是极度有限,这也是“考公热”、“考编热”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华东地区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高度集中在上海,江浙两省经济都高度依赖民营企业,尤其是浙江,除了体制内岗位和少数国企之外,大部分的高质量就业岗位都是民营企业创造的。反观广东,50家上榜民企中有27家在深圳,超过半数,反映深圳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实力。但在深圳之外其他城市一共才23家,只和北京市相当,还不如杭州、无锡、苏州任意一个市。广州和佛山的民企500强企业分别只有7家,还不到杭州市(38家)的零头。总体来看,广东民营经济呈现出的特征是,在超大型企业方面比较强,营收超过1000亿的企业有12家,仅次于浙江,其中10家在深圳。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小生意主也比较有活力。但是中大型民营企业(上榜民企500强的营收门槛是263亿)相对较少。由于深圳、广州一个是经济特区、一个是大区中心,天然地拥有很多中央政府投入和外部资源,这是浙江、江苏两省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条件。因此,广东的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是体制内、国企和外企提供的,这是广东和江浙尤其是浙江经济的重大不同,广州和杭州两个城市就业结构的最大差异也在于此。山东、河北高居民企500强排行榜前五,东营和邯郸都拥有超过10家民企500强企业,山河四省合计有107家上榜企业,这是个有点“反常识”的数据。我们来观察上榜企业超过20个的七个省市的大型民企行业分布:浙江企业分布达到3家的行业依次是:综合(22家)、电气(9家)、钢铁(7家)、房屋建筑(6家)、服饰(6家)、有色金属(6家)、专用设备制造(6家)、化纤(5家)、化工(5家)、电子(5家)、批发(4家)、石化(3家)、互联网(3家)。江苏企业分布达到3家的行业依次是:钢铁(18家)、电气(14家)、房屋建筑(6家)、批发(5家)、综合(5家)、专用设备制造(5家)、服饰(4家)、化工(4家)、零售(3家)、有色金属(3家)、化纤(3家)。广东企业分布达到3家的行业依次是:电气(6家)、电子(6家)、综合(6家)、批发(4家)、化工(3家)、互联网(3家)、专用设备制造(3家)。山东企业分布达到3家的行业依次是:石化(16家)、综合(7家)、化工(5家)、批发(5家)、钢铁(4家)。河北34家上榜企业,有23家钢铁企业,2家食品企业,其他行业门类都只有一家企业。北京有7家互联网企业、3家批发企业,电子、钢铁、零售企业各2家。银行、保险、汽车等行业各一家。上海有8家综合类企业,4家快递企业,3家互联网企业,房地产、电子各2家,电气、服饰各一家。即从上述数据也可看出不少信息。浙江企业行业分布均衡,大量浙江企业是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集团,较高端的电气、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互联网等行业均有较多分布,生产终端消费品的服饰行业大型民企也全国最多。江苏产业结构较浙江更重,有18家钢铁企业,3家有色金属企业,合计达到21家,远高于浙江对应的13家。电气行业优势明显,有14家,全国各省中最多。综合、专用设备制造、服饰、零售等也属有一定竞争力的行业。但新兴的互联网和电子两个行业,江苏各只有1家上榜,明显逊于浙江和广东。广东企业所处行业较高端,电子企业上榜的有6家,全国最多,还有3家互联网企业。广东的上榜有色金属企业只有2家,钢铁、石化分别1家,是五大省份中对冶金等重化工依赖度最低的省份。山东是重化工大省,仅石化、化工、钢铁三个行业就占了25家,占全省上榜企业的一半。东营一市上榜石化企业就多达9家。河北则是完全“以钢为纲”的底色。邯郸上榜12家企业,除了五得利面粉,其余11家全部是钢铁企业,唐山上榜7家企业清一色是钢铁企业。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就不用说了,民企500强企业上榜企业的产业结构一望便知,比其他省都高端。你在北京、上海每天看到的民营企业是京东、联想、泰康保险、复星、东方希望、拼多多,但其实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民营企业,并不是长这样的。读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就知道今天所谓的区域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所有制只是一个层面。东南沿海的民企,和山河四省的民企,差在哪里?东南沿海白手起家的民企多,山河四省国企改制的民企多;东南沿海高科技、服务业和综合类民企多,山河四省传统产业、重化工产业民企多;东南沿海民企有技术、有品牌,有更高的附加值,也能够创造更高水平的就业,而山河四省的民企,空有庞大的营收规模,产能过剩利润稀薄高质量就业更是谈不上,这当然也印证一点,不能只以营收看英雄。这些,都是我们能从民企500强榜单中读出的中国经济真相。
西部城事
探寻西部经济、文化、历史脉络,在西部读懂中国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