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垫底!西北第一城,怎么了?

民生   2024-07-30 21:32   四川  
文丨西部君
各地上半年GDP数据陆续揭晓。
其中,最受关注的万亿俱乐部,有几个表现“突出”的城市。
一,重庆GDP再度反超广州,且6.1%的增速比较亮眼。
二,在26个万亿城市中(佛山尚未公布),目前西安GDP增速2.2%,处于垫底位置。
今年一季度,西安GDP增速2.7%,在26个万亿城市中,仅高于佛山,排名倒数第二。整个上半年,基本上是延续了一季度的低速状况。
再结合去年以来的数据,不得不让人疑问:这座顶着诸多光环的西北第一城,到底怎么了?是否真的进入了一个“水逆期”?
01
2.2%的增速,不仅在万亿城市中靠后,且比陕西全省、全国分别低了2.1和2.9个百分点。
问题到底出在哪?
答案是,二产。
上半年,西安第一产业增加值118.6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831.78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3767.05亿元,增长3.0%。
在三次产业中,二产增速最低
这一结果可能并不让人意外。或许,有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汽车。
2022年,西安靠着比亚迪西安基地的火力全开,黑马般的成了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但仅一年后,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就被深圳、上海反超,退至第三位。
不过,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依然在增长。
今年上半年,西安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3.5%。当然,增速的确是放缓了。
但因此将GDP增速低,完全归咎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速放缓,显然低估了背后的复杂性。
事实上,就今年1-5月的数据看,西安医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金属制品等多个行业都出现了两位数的降速。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中,几乎一半出现了负增长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其中,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上半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出现了负增长。而去年全年,西安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10.1%。
所以,GDP的持续低速增长,主要还是工业的整体支撑力不足
这也直接反映到投资上来。
上半年,西安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5.8%。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还是建立在房地产投资的“逆势”增长基础上。同期,西安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7.9%,比全国水平足足高了18个百分点
相比起来,工业方面的投资则逊色多了——1-5月,工业投资下滑了8.5个百分点,二产投资下滑8.4个百分点。
也因此,近期西安、陕西层面对下半年工作的相关部署中都强调了投资。
陕西
确保工业产值和工业投资稳定增长……要在稳住总量和增速的前提下优化投资结构,建立重点项目过程管理机制,强化全要素、全方位服务保障,增强有效投资拉动作用

西安
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进度,狠抓项目谋划储备,促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多措并举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可见,新能源汽车实在是背不动西安GDP增速放缓的“锅”;西安GDP要回升,也不能仅把希望寄托在新能源汽车上。‍‍‍‍‍‍‍‍‍‍‍‍
02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二季度开始,西安GDP增速就走上了下行线:
去年一季度,西安GDP以7.6%的增速排名万亿城市第一位,高出全国增速3.1个百分点;
上半年,西安GDP增速5.6%,高出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西安GDP增速4.6%,低于全国增速0.6个百分点。
2023年全年,西安最终5.2%的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在万亿城市中的排名还是由一季度的第18位,滑落至第22位。
今年上半年,西安GDP增速继续低位运行,若下半年不能奋起直追,则有可能被东莞超过,退到第23位。
要走出这一困境,还得是在工业上发力。
这几年,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城市GDP的较量,与二产的关系愈发紧密。重庆、苏州的GDP增速上升,都与此相关。
事实上,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奋起,西安GDP增速一度升至万亿城市第一名,本身也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外,西安二产的整体优势长期以来都不突出。而在今天,这种不足被进一步放大
西安对此也有针对性发力。
去年8月,西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出资基金设立及运营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以工业倍增基金为主体的产业投资基金整合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出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构建更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悉,该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将不低于200 亿元,主要通过“整合存量基金资产+财政补充出资+市场化筹集资金”的方式设立,支持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五大新兴产业领域成熟期重点规模以上企业以及“小升规”培育库重点发展企业等产业发展政策重点支持对象。
这一政策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的力量,为西安打造更多更强的工业支撑点。
只是,从现在来看,效果还有待显现
应该说,做强工业,西安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作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后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西安的科教资源,对于产业升级和吸纳企业都是非常宝贵的优势。
一组数据,放在全国都是非常能“打”的:
2023年,西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23%、居副省级城市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900亿元、同比增长35.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1.53件、同比增长25.1%……

但是,将这种创新资源和研发投入强度更高效转化为产业价值,还需要有更多突破。‍‍‍‍‍‍
比如,营商环境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最近,西安就明确提出,要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精准施策抓工业,采取针对性、点对点支持政策,帮助企业降成本、拓市场、扩产能,要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做好项目建设各项保障……
2012年,西安从一众城市中,成功“抢下”三星。现在可能也需要发扬当年在抢项目、发展产业上的魄力了。
03
当然,西安不是没有亮点。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进出口贸易总值突破2000亿,同比增长12.6%,高出全国6.5个百分点。
并且,中欧班列(西安)开行2377自然列,同比增长13.4%,开行量稳居全国第一。
受全球贸易格局和地缘因素的影响,在进出口上,西安的潜力还很大。同时,作为西北第一城,西安的人口、区位、科教等综合优势都很突出。
不过,在当前的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下,西安要继续维持自身的“西北王”地位,仅靠既有的基础,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最近,就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应该让西安,乃至陕西,有所触动。
前不久,中央企业产业兴疆推进会在喀什举行。其中提出的一些举措和新疆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谓耐人寻味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围绕新疆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深化投资合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强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帮助新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以开放合作为重点,支持参与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助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精心谋划实施一批务实管用、互利共赢、带动效果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以强烈责任担当推动产业落地‍‍

要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助力新疆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这意味着,在整个大西北区域,新疆在经济、产业方面的重要性或将进一步显现。这在客观上是否会对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在西北的地位带来“稀释”,值得关注。
当然,这或也预示着,西安、陕西与新疆也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长期以来,西安在西北的区域地位,放眼国内可能是任何一座中心城市都没法比拟的。这也被认为是西安缺乏“危机”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倘若整个西北区域的重要性、开放性显著提升,西安拥有了更多的“挑战者”,一方面可能会有更强烈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也有望在合作中开辟更多的发展空间。
其实,去年新疆、陕西两地就共同提出:
携手推进向西开放,共同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市场,协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开放高地

一道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在开放通道、平台、环境、市场上共建共享,促进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基地”紧密联动……

这背后的合作空间,还是值得想象的。
最近,以吉林为代表的东北支棱起来的话题备受关注。而随着新疆迎来新的机遇,西北地区是否也将出现新的气象?而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显然是西北支棱起来必不可少的一步。
当然,当务之急,西安需要先走出“水逆期”。

END


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
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


任耀龙律师团队
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


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西部城事
探寻西部经济、文化、历史脉络,在西部读懂中国城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