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宣传部发布“荆楚楷模”2024年第三季度上榜人物,国网潜江市供电公司总口供电所副所长张刚同志荣登榜单。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电力创新达人,扎根供电一线30年,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特级技师,领衔研制小龙虾智慧养殖用能系统,让养殖户实现可靠用电、智慧用电。主撰国网公司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部,带领团队获得15项国家专利授权和34项科技成果,先后获评“荆楚工匠”“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
勤奋好学 技艺超群 创新工作室的领航者
自1994年从武汉电建技校毕业踏入潜江市电力局的大门,张刚便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倾注在了中低压配电运维检修的岗位上。他深知,想在电力领域有所作为,仅凭经验远远不够,必须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于是,他积极参与“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务院职业教育改革制度试点工作,并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与编写国网公司《配电线路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2.0版)》《农网配电营业工(台区经理)技能实操规范》。
张刚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6年,张刚所在的园林供电所承担着潜江主城区16条10千伏线路运维管理以及5万余户低压用户供电任务。面对当时仪器设备落后,查找电缆线路故障耗时耗力的困境,他迎难而上,深入一线,从熟悉每一条线路走向,每一个台区、开关的位置,到绘制出详尽规范的配网走向图,用心记录着每一条线路的“脉动”。经过长年日积月累,每当遇到紧急抢修任务,他总是能迅速判断出故障点,高效出色地完成抢修工作,他也因此被称为“活地图”。
2018年,张刚发明的《横担型单晶硅太阳能长效光控警示灯》获得荆州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QC二等奖、湖北省质协QC成果实践标杆等4个奖项。这一发明不仅有效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还实现了不停电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张刚不仅自己努力提升技能水平,还积极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进步。在他的带领下,“张刚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成为了培养青年人才的摇篮和公司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
张刚的勤奋好学、勇于创新、技艺超群得到了广泛认可。“创新接地气、队伍有人气、干事有激情。”2021年省总工会党组书记董永祥在总口供电所视察时对张刚和“张刚创新工作室”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张刚获评省总工会“荆楚工匠”荣誉称号。
聚焦民生 科技创新 小龙虾养殖的守护者
潜江市作为小龙虾产业的重要基地,如何高效、有序地发展小龙虾全产业链,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提高小龙虾养殖的质量、产量,张刚带领团队深入基层,聚焦民生需求,采用创新思维,带领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小龙虾智慧养殖系统。
这一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水质、水位的智能监控,以及抽排水时间的精准控制,大大降低了小龙虾养殖所耗费的人工成本,提升了养殖效率。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的推广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全国范围内的小龙虾养殖产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后来,《基于乡村电气化的现代农业智慧养殖用能系统新技术及应用》课题获省公司科技进步奖(工人技术创新)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设立的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项目奖三等奖,专利带来的科技成果转化30万元。
为了将这一创新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张刚带领团队成立了“红火炬”QC小组,开展课题攻关。他们成功研发出适用于虾稻养殖的“电气化智慧”APP,通过手机远程操作实现水泵循环排抽水等功能。同时,在龙虾养殖区布点安装“共享电能表”,方便农业排灌临时用电客户扫码用电。项目实施后,每年为泵站节省能耗10%,降低虾农人工成本5万元,每公顷虾稻田产量提升5%。与此同时,他带领创新工作室的同事们,围绕生产一线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QC课题研究,先后获得15项国家专利授权和34项科技成果表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心系群众 服务为民 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张刚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电力工匠,更是一位心系群众、服务为民的社会责任践行者。他不仅是“张刚创新工作室”的创始人,还是国家电网湖北电力(虾乡小福星)共产党员服务队。
迎峰度夏期间,张刚迅速响应村民灌溉用电需求,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排查用电隐患、清理树障、更换漏电保护器、加固倾倒电杆等,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还和队员同各乡镇村委会签订《“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合作协议》,定期入驻村委会实施“走村串户”,把服务窗口前移至百姓家门口。通过开展智能办电、结对帮扶、便民服务等活动,有效解决了村务治理和电力服务问题,打通了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了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度和便捷性。
此外,张刚还积极参与“候鸟生命线”品牌公益活动,践行社会责任。以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支点,在公园管理处成立国家电网湖北电力(虾乡小福星)共产党员服务队驿站,深入湖区进行鸟类资源状况调查,建设“安全鸟道”,常态化开展“电力-鸟类”双巡护工作,实施“护线爱鸟”专项行动。他先后参与《鸟情处置与救助指南》《化“杆搁”为“绿泊”》科普读本编制、“保护身边的电网 认识家乡的鸟类”宣教活动,吸引游客、公益团体参观宣教阵地7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