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更好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回望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爱企情怀,传承务实争先基因、激发勇争一流斗志,现开展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爱国爱企、务实争先”主题征文活动。即日起,“红领先锋”将陆续刊发优秀作品,欢迎公司系统广大员工及家庭踊跃来稿!
我叫李劲彬,一个在湖北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电力科研工作者。曾几何时,我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荣获新加坡专业工程师协会金奖,南洋理工大学还为我提供了全额奖学金博士的录取条件。然而,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全额奖学金的博士录取资格,回到我的家乡湖北,加入国网湖北电科院,投身于电力科研的一线工作。
我的选择,源于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电力事业的无限向往。我深知,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中国75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力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作为一名电力科研工作者,我有幸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工作伊始,我便赶上了我国特高压建设的高峰时期。湖北电网作为三峡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全国联网的中心,在国家能源互联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网湖北电科院高压团队,更是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成为了特高压现场试验的“国家队”。
我有幸加入这个团队,并在团队中迅速成长为一名科研骨干。我深知,特高压技术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特高压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中,从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荆门站,到“疆电外送”“蒙电外送”±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天山站、锡盟站,再到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电力超级工程±1100千伏工程“两站一线”,我和我的团队始终站在科研一线,用一次次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犹记得参加工作后去的第一个现场就是我国首座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荆门站。入秋之后北风呼啸,小雨淅沥,作业环境恶劣,试验进程也经常被打断,每次下雨后都需要对试验设备重新擦拭,费时费力。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不延误整个特高压工程的进度,老员工们带头顶风冒雨坚守在现场,耐心等待雨停,好抓紧一分一秒进行试验,让试验团队其他同志抓紧修整。这一幕让我这名新员工肃然起敬。
后来,跟随试验团队连续转战多地,在三峡坝顶,我乘坐小型斗臂车开展高空接线,接线的套管位于坝顶的边缘,低头一看,四五十米的高度,下方是江水,阵阵江风刮来,作业斗摇晃不停,我感觉腿脚发软。定了定神后,接好了高空试验线。忙完工作,再从工作斗里朝外看,忽然忘记了害怕,三峡的波澜壮阔风景让我心旷神怡。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将智能机器人作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与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的重点研究内容。以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技术特征的智能机器人技术逐步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我喜欢智能机器人,总想着把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行业,2016年开始,我和团队着手研制用带电作业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历经4年深耕磨砺,我们成功研发了国内外首套“110千伏人工智能型高压设备等电位带电检修机器人”——“大白”,一个能帮助电力检修人员避免涉险的神器。
我认为,特高压代表着中国人特有的愚公移山精神,翻山越岭、克难攻坚的魄力“电”亮了美丽的中国梦,守望着人民美好的愿景,而人工智能则能帮助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我的科研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充满希望和收获的道路。我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对祖国的一次报效,每一次突破,都是对企业的一种贡献。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爱企,什么是务实争先。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爱企情怀,传承务实争先的基因,激发永争一流的斗志,为推动电网和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单位:国网湖北电科院设备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