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更好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回望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爱企情怀,传承务实争先基因、激发勇争一流斗志,现开展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爱国爱企、务实争先”主题征文活动。即日起,“红领先锋”将陆续刊发优秀作品,欢迎公司系统广大员工及家庭踊跃来稿!
我的爷爷出生在1921年,那一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父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生在改革开放的那一年,我的孩子是一名00后,成长在新世纪。
记忆中,儿时的小乡村是爷爷在门口磨着镰刀,奶奶在树下摇着纺车,大伯家的袅袅炊烟伴随着南瓜饭的香味。我穿着堂姐穿小的碎花衣服,跟着她上山放牛,看她做布鞋,听她讲课本上描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世界。
乡村的夜是黑色的。父亲偶尔会点着煤油灯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爷爷有一个小油坊,榨出黑黑的棉籽油,残存的油渣爷爷会放进油灯里,供给奶奶晚上纺线照明,油灯冒出的黑烟,熏黑了墙壁,熏瞎了奶奶的眼睛。父亲讲他十八岁当兵,从大山深处走进城市的兵营。当明亮的灯光大片照来,震撼了他的心灵。父亲说,他四年的军旅生活,一直都在琢磨怎么用“电”照亮乡村。
退伍后的父亲进了深山,和伙伴们一起建下一座小水电站。父亲说他并不是肩负着什么理想,抱负,只是不想再看见乡村漆黑的夜和老母亲熏瞎的眼。
很快爷爷有了新磨坊,奶奶有了小电灯,我高兴地举着火柴,让父亲帮我点燃灯泡。记忆中父亲慈爱地戳了我的小脑袋,手把手教我把拉线开关拉开。一瞬间,“电”照亮了我的童年。
1979年,镇上建了变电站,父亲被招工去了。父亲总是忙碌而疲惫的,背着沉重的工具包、抄表册走村串户、立杆架线,装表接电,还要对老百姓讲解什么是“电”,怎么用“电”。记得有一次,堂姐指着正在电杆上的人说:“看,你爸在那儿呢”。我看着高耸的电杆上渺小的父亲,一下子就哭出来了,我的哭声既有对父亲高空作业的担心,也有一种感动、自豪。
父亲常说他一辈子听过很多感谢的话,也没挨过不少骂,“停电”是他心中最大的痛。通常是饭吃到一半就停电,最可恨的是,我好不容易挤进隔壁家看电视《排球女将》,小鹿纯子正喊着“流星赶月”大力扣杀呢,美好的画面就变成一团漆黑。
初中时,教室里电压低,日光灯经常罢工。晚自习备上蜡烛基本就是常态,我的同桌曾经因为过于专注,竟然被蜡烛火烧眉毛,至今成为我们同学聚会的笑料。我的舅妈在镇上开了一家电器商店,“稳压器”就是当时的畅销品。
2000年的时候,我成为一个“电力人”。工作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亲历了农网、城网改造、户户通电和大大小小的变电站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见证了整个电网日益发展壮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小小的电费发票就能体现。最开始上班的时候,开出的农村电费发票基本都是2度、5度,而现在基本都是200度、500度。对电力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中,我们电网变得更智能、更坚强,磨坊、油灯、纺车、稳压器对于新世纪的孩子来说仿佛来自童话故事。
国庆节前,读大学的孩子带着他的同学回到家乡,他们去参观了世界首个100%科技示范工程,和观音村农村能源革命试点项目,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光伏长廊、沼气发电站、能量路由器,低碳转型、协同控制,一个个科技名词、一串串跳跃的数字,年青的脸上描画着新能源样板的模样。
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我看到了未来电网:无线传输,大规模能量储存,随取随用的家用能量包,再也看不到漫山遍野的铁塔银线,每天在家健身都可以将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
突然有一种“科幻”的感觉。小时候《外婆家的新厨房》里太阳灶是那个时代的“科幻”,我们已经实现。那么孩子们的“科幻”,我相信也终会在他们的未来实现。那么再过一百年呢,看着孩子们兴奋的笑容、蓝天下的迎风起舞的风机、阳光下湛蓝的光伏板,我仿佛看见更加光明壮阔的未来。
作者:程小玲
单位:国网广水市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