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一起来看——
文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明确目标任务,指导各地建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文件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不够均衡、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待遇保障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聚焦严格师德师风、加大培养力度、优化补充机制、统筹资源配置、提升素质能力、落实教练员岗位、完善评价激励,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文件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情况,加强对本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谋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中小学体育,多渠道逐步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
之之
请介绍一下《通知》出台的背景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提出明确要求,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对标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师队伍仍存在数量不足、补充困难、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亟需出台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举措。教育部召开专题会议,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聚焦中小学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培养培训、师资配置、评价激励、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的政策举措。
请介绍下《通知》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3个部分10条。
一是明确总体要求。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明确了2027年、2035年目标任务,指导各地建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是提出主要举措。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失衡、专业性水平有待提升、待遇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强调各地各校要严格师德师风、加大培养力度、优化补充机制、统筹资源配置、提升素质能力、落实教练员岗位、完善评价激励,形成完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指导各地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高度,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情况,加强对本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强化经费保障,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
请介绍下《通知》政策创新点
作为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通知》结合实际问题,认真总结分析体育教师队伍的特点、现状、问题,聚焦补充配备、专业提升、待遇保障,力求提出符合体育教师队伍特点的创新做法。
第一,突出体育教师补充配备。一是在充分调研和科学测算基础上,提出学校要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并且针对体育教师招聘条件做了明确要求。二是落实教练员岗位制度,学校教练员、体育教师可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按规定互相转任。三是打通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通道。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学校提供体育教育课后服务和教练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教育活动需要。
第二,突出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一是提高来源质量,规定体育教师的学历须是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要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明确将专项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师招录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二是强化职后培训,对全体在职体育教师实施按能力分层、按学段分阶的精准培训,优化“国培计划”体育教师培训项目,着力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科素养。
第三,突出体育教师队伍待遇保障。一是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二是将体育教师开展课后训练、课外活动、指导参赛等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
第四,突出对“三大球”教师队伍的重视。一是明确提出配备要求,强调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专(兼)职教师。二是注重招聘补充,可拿出一定数量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面向取得教师资格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公开招聘,重点吸引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
请谈谈如何做好《通知》的贯彻落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各地要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高度认识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质量。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将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定期研究、谋划推动,在对文件内容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研制具体举措,确保文件要求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各地要多渠道逐步加大中小学体育经费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重点支持体育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运动队建设、体育竞赛、训练装备更新等项目,为高质量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支持。
阿江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
教师〔202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建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现就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举措。
一、明确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到2027年,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到2035年,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成教育强国要求,形成完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造就一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持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二、严格师德师风。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将教育家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引导广大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群体活动和训练竞赛等育人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鼓励体育教师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体育运动健康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在资格认定、教师招聘、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赛事选拔、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格落实师德违规“零容忍”。
三、加大培养力度。科学规划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规模,在国家和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优师计划”等培养计划中适度扩大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数量,逐步提高体育教学专业学位领域研究生招生比例。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体育教学实践和健康教育,着力提高体育教育人才在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等方面专业素养水平。鼓励高校面向非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开设体育类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培养兼备体育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支持高水平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强化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师资共享、平台共建,聘请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指导,鼓励高校为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切实提高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四、优化补充机制。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要求,结合实际,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阶段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专(兼)职教师。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学校规划布局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等情况,科学确定体育教师招聘计划,补齐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性缺口。建立符合体育教师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关,招聘岗位一般应明确体育专业要求,非体育专业应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突出专项运动技能水平的考察。各地可拿出一定数量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面向取得教师资格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公开招聘,重点吸引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任教。
五、统筹资源配置。建立体育教师资源监测机制,优化体育教师资源统筹调配。科学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加强区域内体育教师统筹,推动体育教师合理流动。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区域内体育教师资源共享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等方式,推动体育教师定期交流、跨校兼课、跨学段任教,乡村小规模学校较多的,鼓励体育教师在乡镇内走教,促进学校间、城乡间、区域间体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一般应专人专岗,其他学科教师兼教体育课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专业运动训练经历,并符合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相关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学校提供高水平体育课后服务和教练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教育活动需要。
六、提升素质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体育机构作用,建立一批体育教师培训基地。优化“国培计划”体育教师培训项目,着力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科素养,重点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以及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等培训,培育一批体育领军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要制定体育教师培训方案,加大培训经费保障力度,分类分层实施周期性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运动技能等水平。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教育、体育部门开展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可按当地教育部门规定计入当年继续教育学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强化体育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数字素养。
七、落实教练员岗位。各地结合实际设立中小学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原则上各县(市、区)应至少设置1个中小学专职教练员岗位。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特长,切实加强学生体育运动专项技能和体能训练,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带动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质量和体能水平。鼓励各地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教练员岗位面向取得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退役运动员公开招聘。积极探索建立体育教练员共享机制,对所管理学校的教练员岗位统筹设置,统一管理使用。加大学校体育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资源整合力度,允许教练员与体育教师在取得相应资格后的岗位互相转任。
八、完善评价激励。各地各校科学合理确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课时量,并将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质健康监测、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职称评聘标准,优化岗位结构,确保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遴选表彰中保证体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各地要统筹各类体育资源,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组建学校运动队,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运动服装,并在教学装备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各地各校要定期开展优秀体育教师专题宣传活动,选树一批“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先进典型。
九、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高度,加强对本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谋划,定期研究区域内体育教师培养和配备工作。要将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列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发挥责任督学常规督导作用,引导各地按要求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加强专职体育教研员队伍建设。健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监测评估机制,强化对学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
十、强化经费保障。各地要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根据需求将中小学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校要重点支持体育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运动队建设、体育竞赛、训练装备更新等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中小学体育,多渠道逐步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
教育部
2025年1月17日
更多精彩
» 期待值拉满!浙江省2025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合集下篇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