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里的低回声结节,险些误诊!

学术   2025-01-07 17:40   河南  


患者男,73 岁,1 月前无意中触及双侧颈部包块,无压痛,呈进行性增大,自觉咽干、乏力。既往诊断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减。

查体:双侧甲状腺体积增大、质韧,可随吞咽上下活动,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双侧颈区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质韧,无触痛,活动度尚可。

超声表现:

图 1 甲状腺峡部正中横切面:甲状腺双侧体积增大,不对称,左右叶内均可探及实性结节。

图 2 纵断面扫查示甲状腺右侧结节,呈椭圆形,最大径约 57 mm,纵横比<1,边缘光滑,无明显浸润,可见巨大分叶。

图 3 纵断面扫查示左侧叶结节最大径约 97 mm,超声表现与右侧结节相似。

图 4 放大观察可见结节呈低至极低回声,内见点状和条索状高回声,结节后方声影增强。

图 5 CDFI 示右叶结节内丰富血流信号,血流阻力增高,RI 0.82。

图 6  弹性成像示结节内蓝绿相间,韧性高。

图 7 CEUS:动脉早期局部呈稍快进稍高增强,达峰期局部呈稍慢进低稍低增强。黄色示正常甲状腺实质,绿色示快进高增强病灶区,红色示慢进低增强病灶区。

图 8 双侧颈部多发异常肿大淋巴结

病理结果:


甲状腺双侧叶结节 FNA 均可见大量散在幼稚淋巴细胞。甲状腺左侧结节 CNB 证实为结外边缘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淋巴瘤,WHO 分类,惰性)。

甲状腺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期我们主要说一下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PLT)。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PL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占结外淋巴瘤的2%,常发生于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短期内迅速增大的颈前区无痛性肿物,可压迫气管及喉部,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呛咳症状。

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发现可能与自身免疫和慢性抗原刺激有关,当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后,甲状腺组织增生,增生过程中出现变异、克隆增殖,最终发展为淋巴瘤。其病理类型主要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常见,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其生存期从数月到数十月不等。

桥本甲状腺炎(HT)的存在增加了发展为甲状腺淋巴瘤的风险,统计研究发现,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发生甲状腺淋巴瘤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0-80倍,甲状腺淋巴瘤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约占甲状腺淋巴瘤的25%,因此有学者认为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淋巴瘤的前期病变。

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内的极低回声病灶,内部夹杂着“网格状”或“条索状”高回声,内部血流正常或增多。Ota等根据甲状腺淋巴瘤的回声特征,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结节型、弥漫型和混合型。

①结节型:甲状腺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形态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呈极低回声,分布不均质,可见“网格状”或“线状”高回声。

②弥漫型:腺体内无明确占位,表现为回声弥漫性减低,分布不均质,部分可见“网格样”改变。

③混合型:甲状腺体积增大,腺体内见单发或多发实性占位,内部回声呈片状或结节样极低回声,分布不均质。

临床表现:


①甲状腺肿块是最常见的体征之一,尤其对于高度恶性淋巴瘤,其肿块常迅速增大;

②25% ~30%患者出现颈部结构受压迫或浸润症状。如声音嘶哑、喘鸣或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③同位素扫描可见冷结节或摄入减少的区域;④65% ~80%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AG)和/或微粒核抗体(MCA);⑤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减低。

甲状腺淋巴瘤需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及甲状腺恶性肿瘤相鉴别。

1、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表现为甲状腺内低回声区或极低回声区,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与甲状腺前缘肌层分界模糊,压痛明显。


图注:亚急性甲状腺炎

2、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发展缓慢,呈渐进性甲状腺增大或萎缩,而甲状腺淋巴瘤发展迅速,常表现为颈前区短期内迅速增大的肿块。

图注:桥本甲状腺炎

3、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具有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有钙化等恶性特征,而甲状腺淋巴瘤形态尚规则、边界清楚,罕见钙化及囊性变是其特征。

图注:甲状腺乳头状癌

来源:超声时间
声明:*本文仅提供信息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

超声学术在线
聚焦超声领域的临床指南、经典病例、视频讲座、医学图书,搭建超声领域学习交流平台,致力于提升超声域临床诊疗能力,让健康触手可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