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行走于苏州各地,无意间发现好几处乡土地名都不约而同地写成“笠帽”。葑门觅渡桥南有“笠帽浜”“笠帽浜桥”,相城东桥、常熟王庄、太仓璜泾都有叫“笠帽顶”的村落,穹窿山的最高处称“笠帽峰”,东山镇有两座“笠帽山”、一座“笠帽顶”,太湖里还有小岛叫“笠帽浮”。从字面看“笠帽”最容易让人联想到旧时常见的雨具斗笠,只是斗笠苏州话从来不叫“笠帽”。按理这些小地名应该是百姓方言口语的反映,“土名不俗”,表明这里面一定隐含着某种现象。
起初,我们想桥梁刻石、门牌是不是写错了,于是查检了地方志。以苏州市区为例,笠帽浜既是河道名又用作村名,原属娄葑镇联合村,《娄葑镇志》正是写成“笠帽浜”;笠帽顶是相城区东桥镇西桥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东桥镇志》也写“笠帽顶”;笠帽峰则是穹窿山的主峰,地处光福与藏书界上,《光福镇志》写作“笠帽峰”。看来“笠帽”写法都有根据,并没写错。
苏州地名里的“笠帽”到底是什么,是斗笠还是另有所指?从词语本身来看,笠帽是个通语词,是种宽边编结帽的泛称。《中国设计全集·服饰类编》介绍笠帽也叫“笠”“笠子”,包含的种类甚多,常以材质区别。如以竹皮编织的称“竹笠”,以草梗编成的称“草笠”(又有“苇笠”“蒲笠”之别),以藤席为骨架编制的叫“席笠”,以葵叶铺陈笠盖叫“葵笠”,以毛毡片制成的叫“毡笠”,羽丝为胎上缀鸟羽的叫“羽笠”,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的是棕笠,还有荷笠、藤笠、桦笠等。若按功能划分,则有行笠(出行戴的笠帽)、耘笠(农夫耕作时戴的斗笠)、雨笠(遮雨的笠帽)、马笠(骑马时戴的斗笠)等类型。宋元时期笠帽是征战将士的军帽,唐《凌烟阁功臣图》里薛仁贵所戴的笠帽是一种毡笠,与铁甲战袍配合使用。清代笠帽则是冠服体系里一种正式官帽,帝王百官夏季所戴的朝帽就是种笠帽,也就是清宫戏里常见的形如覆锅,缀有红缨、顶珠、翎枝的官帽。因此旧时南方地区用于遮风挡雨的斗笠实际上只是笠帽的一种类型。
从地方志叙述、解释看,苏州地名里“笠帽”应是太湖地区旧时常见的斗笠。《娄葑镇志》说“笠帽浜,因村边河浜形似笠帽而得名”,《相城区标准地名志》也说“笠帽顶,聚落分布形状像一个斗笠,故名”。从地物实际形态看,山丘或山峰得名“笠帽”容易理解,山丘高耸犹如笠顶。村落取名“笠帽”则多因河道弯曲形似或者地物组合拟态。常熟王庄的笠帽顶村,地处浜湾,村东小浜呈“>”折角,好似笠帽帽顶而得名。苏州东桥的笠帽顶村在东蠡河北岸,条状分布的村舍夹一小浜与塘河相直,远看宽直的东蠡河就像宽大的帽檐,向北突出的村落及村浜好似笠顶,村落与河道组合构成笠帽形态。
当今方言里也确有把斗笠径直称作“笠帽”的,例如广西的柳州官话,然而苏州话里斗笠向来称为“箬帽”。我们推测地名里众多“笠帽”可能就是“箬帽”,实地走访调查证实了我们的想法。笠帽浜、笠帽顶里“笠”当地读若“捏ȵiaʔ23”而非“立”,光福乡民称笠帽峰为jiaʔ23帽山,ȵiaʔ、jiaʔ的本字实际都是“箬”。箬,又写成“篛”,江南一带方言指箬竹的叶或泛指竹皮。如今包粽子的箬竹叶苏州话依然叫“箬叶”“粽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楚谓竹皮曰箬”,因此竹笠又称“箬笠”“箬帽”。张志和《渔歌子》有“青箬笠,绿蓑衣”的句子。翻检苏州地区明清旧志,上述地名无不写成“箬帽、篛帽”。乾隆《元和县志》葑门外北三十一都四图有“箬帽浜”,民国《吴县志》六都十八图有“箬帽顶”,乾隆《吴县志》东山莫厘峰南有篛帽峰,太湖泽山、厥山间有篛帽浮(卷五)。由此看,把“箬帽、篛帽”写成“笠帽”是当代的变化。
“箬帽”写成“笠帽”类似南方方言里的“训读”。训读是借用文字的形和义记录土语,而不取其音的现象,它是用通语的书面形式记录、表达方言词的一种方法。训读一般见于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南方方言,例如闽南话“锅子”口语说“鼎”,但字写作“锅”,“你”口语说“汝”文字写作“你”,“人”口语说“侬”文字仍写“人”,“黑、暗”口语叫“乌”但字写成“黑”,等等。在苏州吴语里,斗笠说“箬帽”,但文字选用了通语形式“笠帽”表示,造成了读音与文字的不匹配。
类似的“训读”现象苏州地名里并不少见。太湖地区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水乡泽国,无论筑田还是建村都要建圩。“圩”吴语本地说法叫“埧”,读作“巨”。太湖边镇湖、光福一带把圩田称为“埧田”,留下了“金沙埧”“葛家埧”“鸡墩埧”等一系列地名。这类“埧”地名从太湖东岸一直绵延到吴淞江畔的郭巷、车坊、甪直等地。郭巷和尚圩、车坊李家圩村民口语里仍说“和尚埧”“李家埧”,通名“埧”书面写“圩”就是训读的表现。又如吴县土话称低平的山岭为“峧”,读如“绞ɡæ6”,与“绞叉、绞花”的“绞”同音。苏州话把“×(叉)”称为绞叉、绞绞,表明“绞、叉”在方言里是同义词,因此地名“北峧、南峧”民国《吴县志》写成“北叉、南叉”,此处“叉”也是“绞”的训读字。
了解方言训读,对方言口语书写、方言地名规范化都有积极意义。破解“训读”难题,找到、恢复地名本字不仅可以准确记录方言词语,而且有利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身边众多有着浓厚吴文化色彩的老地名。
(原载于《苏州日报》2023年11月25日 B03版)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