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声声慢

时事   2024-12-23 07:03   江苏  
漫步在古城街巷、石拱桥畔,偶闻一两声评弹曲调悠扬飘来,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而听:是弦索叮咚、吴侬软语的细声慢调。当现代生活的浮光掠影充斥着现代人的耳目,当我们的步履越来越急促,却有很多人在偶遇苏州评弹时,被这优美而缓慢的艺术深深吸引。即使听不懂,也会被它抑扬顿挫、缓缓流淌的节奏所打动,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评弹唤起人们对老苏州的回忆、对江南的想象。评弹映照和呼唤着的,正是我们心底对慢生活的眷念。评弹声里声声慢,那是一种江南文化的细腻、一种江南人精神风貌的从容淡定。


苏州评弹的慢不仅是曲调上的慢,更多的是一种氛围格调上的慢。清代王韬的《瀛壖杂志》记载评弹的女子弹唱“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苏州评弹于旋律曲调上并非一成不变的舒缓,事实上评弹弹唱有序,噱声自然,有急有缓,特别是评话说到《三国》《岳传》《七侠五义》这类家国天下、英雄情怀主题的时候,也是绘声绘色、铿锵有力的。


但同北方的说书相较而言,苏州评弹演绎者的艺术表现是舒缓而不急躁的,在兼顾表情达意的同时,体现了江南人含蓄蕴藉的性格。评弹艺人端坐座中,那缱绻温柔、袅绕酥骨的情致并不从大开合的肢体言语中体现,而是含蓄地蕴含在弹词家的眼睛里,脉脉含情,动人心魄。三弦琵琶清亮舒缓的音色、艺人举手投足间的从容姿态,营造出了一种缓慢的氛围。此外,苏州评弹的慢还与唱腔有关,弹词以吴音演唱,抑扬顿挫,是一种缓慢的、悠扬的乐音。氛围上的缓慢是一种深入骨髓、蕴入灵魂的慢,清亮婉转语调演绎的人物与传奇,能够跨越历史的深远与厚重,散发出舒缓绵长的韵味。


张新娴 摄(视觉苏州供图)


苏州评弹的慢映现着老苏州生活的慢。在评弹浪漫悠长的音符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江南独有的慢文化长期的浸淫。这种吴侬软语构成的细声慢调,充盈在柔山柔水的姑苏城中,精致、细腻,彰显着这个城市特有的慢文化。我们从评弹声中,窥见这一方柔和水土养育的人心。


与评弹曲调相伴的,是平江路旁小巷里,白发翁妪挑蟹肉蘸姜醋的悠然;是园林中假山池塘三三两两,曲径通幽,临潭观鱼的意趣;是唐寅书画、昆曲苏绣的人文荟萃……苏州评弹早已与江南的小桥流水、黛瓦青砖融为一体,一字一句的唱词彰显着江南独有的风度。


王亭川 摄


江南慢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精致与情调,这种情调源自苏州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春秋伍子胥“象天法地,相土尝水”,建起“七堰八门六十坊”的阖闾大城。后世春申君封吴、汉末孙氏统吴,再到隋唐时期大运河的贯通,华亭七邑、江南雄郡,“率渐于礼”,曾有“江南第一大都会”美誉的苏州沐身于繁荣与富庶之中,苏州少战争多安乐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这个城市安逸、慢节奏的文化风格,培养了苏州人悠然、闲适的精神状态。有了江南水乡文化底蕴的支撑,苏州人的典雅精致便是融在骨子里的习惯。


当慢生活逐渐在城市中消失,评弹声声给现代人带来江南文化的蛩音。快节奏的城市,仍然需要慢文化的滋养。对熟悉吴语的人来说,它带着江南山水乡土的亲切;对不懂吴语的新苏州人乃至游客来说,它同样呼应了心底对慢生活的怀念。一曲难忘,唤起的是我们共同的乡愁。


让悠扬的评弹声从古朴瓦当间缓缓滴落,叩响每一颗干涩的心。


于《苏州日报》2022年09月21日 A12版)


者:王鹏飞
编辑:经纬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引力播App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

苏州日报
苏州最权威主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