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话“三个勃擂花”,是怎么来的?

时事   2024-12-16 07:02   江苏  
苏州人形容“不一会儿”“就那么几下子”“不知不觉”,就称“三个勃擂花”。其实,“三个勃擂花”原应是“塞个白兰花”,而后慢慢地传讹成“三个勃擂花”了。

旧时苏州虎丘一带多种白兰花,由于花白似玉,而且清香好闻,特别受人喜爱。但白兰花有个缺点,花瓣嫩白,一受闷热与挤压,就变得焦黄,“憔悴”了,特别禁不起“蹂躏”。旧时花农就用麦秆片编织成“小笼子”(近似四面柱形,大致三寸高,大拇指模样粗),把这“小笼子”两头一挤,笼身编排的麦秆片就散开,塞进白兰花,两头再放松,笼身的麦秆片收拢,花就“关”在笼子里了。一只笼子里装一朵白兰花,里面有足够的空间,外面又有能透气的麦秆片像套一样护围着,避免了挤压与闷热。这种“装花的笼子”无论放在口袋中还是挂在胸口,既保护了笼中白兰花,又能散发香气,是苏州特有的“工艺品”。旧时苏州花农通常都是这样连笼带花出售白兰花的。后来,多用细铁丝串系白兰花了,编麦秆笼子装白兰花的工艺品才慢慢消失。

把白兰花塞进麦秆笼子是个细活,小孩子都能做,但要轻,要巧,还要快。“塞个白兰花”慢慢地就被用来形容所费时间短(但是就那么简单,细小,巧妙)。

因为动作细小,“不知不觉”,有时也用来形容“糊里糊涂”。如:评话《英烈·梅山失驾》(表):“老鞑子葛耶仙想,我明明是要到寒山去,勿知哪哼三个勃擂花会弄到此地梅山来。”

有时,也用来形容被人花言巧语灵活巧妙地“忽悠”:弹词《描金凤·卖婆代嫁》(表):“三才、四喜想,娶亲格辰光钱厾筊叫伲拿花轿对牢大门,叫合龙门,肯定拔俚三个勃擂花调格包,大姑娘变了个孤孀。”

因此,有时“三个勃擂花”有“变戏法”的意思,以喻眼睛花了一下,事情就变样了,所以又有人称为“三个勃擂兴”,这个“兴”字也挺有意思,就是:就那一会儿,变成了另一个东西,做成另一件事。

例句:

1. 温度太高,三个勃擂花,这杯饮料颜色都变了。

2. 啊唷,格只猫忒调皮了,三个勃擂花,窜到屋面上去了。

3. 倷覅看伊一副老老实实格样子,三个勃擂花,几个小囡侪拨伊骗得团团转。

4. 真奇怪,我明明看倷勒浪刷手机,三个勃擂兴,倷菜匣买回来哉!


原载于《苏州日报》2022年05月07日B01版)


者:柯继承
编辑:经纬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引力播App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

苏州日报
苏州最权威主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