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北有两个地名一般老苏州都晓得,一个是养鱼出名的庄基上,一个是小集镇黄土桥——也就是如今相城区黄桥街道。最近笔者在审阅《相城区地名志(稿)》时发现不少文史资料把黄桥的来源说成是“黄土塔桥”,而新近编修的地名规划、地名词库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并且已经付诸实践。相城区华元路至永青路间的南北向道路2019年已经命名为“黄塔街”,理由是“旧有黄土塔而得名”。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说一说黄土桥的历史,捋清与形似地名黄土塔桥间的关系,避免讹误越传越大。
我们查到了这种错误说法的源头。《黄桥镇志》(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第一章“建制区划”称“《吴门表隐》卷六载,集镇上有座石板小桥,桥东侧昔有古砖塔,塔因黄土曲得名黄土塔,故桥称黄土塔桥,镇因桥名”。经过核对《吴门表隐》原书,我们发现卷六并无相关记录。更离谱的是镇志居然把黄土桥和苏州古城内的黄土塔桥搞在了一块儿,将黄土塔桥相关记录嫁接到了相城区的黄土桥上。 黄土塔桥实为苏州城内古桥,宋《吴郡志》卷十七已有记载。南宋《平江图》富仁坊北侧标注有黄土塔桥。崇祯《吴县志》卷十六“城内与长洲县合治桥”有黄土塔桥,注明“有黄土曲,故名”(元丰《吴郡图经续记》有“大酒巷旧名黄土典”),大酒巷就是现在观前的大井巷。乾隆癸卯重刊《姑苏城图》大井巷和塔儿巷间的护龙街(今人民路)上有横塔桥,同治《姑苏城图》、光绪《苏城厢图》靠近塔儿巷(今塔倪巷)南侧的护龙街上标有“黄赌带桥”,民国三年《新测苏州城厢明细全图》则作“黄都带桥”。无论是横塔桥,还是黄赌带桥、黄都带桥都是黄土塔桥在口耳相传过程中因语音流变产生的记音异名。自宋代至民国,该桥的位置并未变动过。《黄桥镇志》编者把黄土桥与城内“黄土塔桥”混为一谈,又把《吴门表隐》卷十三“黄土塔桥侧有古砖塔,或云亦八幢之一”的记载杂糅其间,移花接木炮制出了黄土桥的地名来源。 黄土桥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同治《苏州府志》都图表里都没有黄土桥的记载,民国《吴县志》才在十五都西三图、西七图里补录了“黄土桥”地名。现存苏州地区旧志里能找到黄土桥最早的记录在清代乾隆年间。乾隆《苏州府志》卷三十墓冢“大学士徐元文墓在虎丘山后黄土桥”。徐元文是清初昆山人,顺治十六年进士第一,被顺治帝称为“佳状元”,康熙年间为《明史》监修总裁官。康熙廿九年(1690),《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第二年,清廷用汉、满、蒙、拉丁、俄五种文字将条约刻于界碑上,刻碑汉文即由徐元文根据《实录本》润色写定,并撰《俄罗斯疆界碑记》一卷。1691年卒后葬于“虎丘山后黄土桥”。 另外《吴门表隐》卷十五还记载了“朔州知州蒋深墓在黄土桥”。蒋深是清初长洲人,康熙年间进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贵州省余庆县知县,在当地重修县学、兴建余庆县和思州府两级义学,编辑出版了首部《余庆县志》和首部《思州府志》,他恢复官渡、倡修桥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雍正元年(1723)春天调任山西朔州知州。乾隆二年(1737)去世,葬在长洲县黄土桥西南侧,当地俗称“蒋家坟”。由以上史料可知,黄土桥实际在清初就已经存在了。 以前形容人不领市面,老苏州会说“赛过黄土桥上来个”。话中的“黄土桥”就是现在相城的黄桥。黄土桥偏居城北一隅,既非水路要冲,又处在鱼池边的弯角落里,民国时期只是陆墓大区西部的农村小集镇,发展缓慢,故而旧时会有此比喻。二十世纪90年代后黄桥乡镇工业蓬勃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老板镇”,如今又转型升级建设成适宜人居的新黄桥,就像名字一样,黄桥人早已甩掉了“土”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