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 我从基层来 | 吕贵荣代表: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医药卫生活力

政务   2025-01-22 14:50   贵州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新建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是2024年贵州省“十件民生实事”中的第三件。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其中第三件已从当初的一句构想话语变成了如今的一段“成果表述”——
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启动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项目建设,优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运营管理模式,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金海湖院区开诊运营,推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帮扶遵义。新增三级医院22家。县域医共体达到140个,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在全国率先开展转诊中心试点。铜仁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贵州)。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总体平稳。
说起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的建设,省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吕贵荣如数家珍:
2024年7月1日,作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金海湖院区门诊开诊。这既是浙江贵州两地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医药卫生活力的一个精彩案例,更是毕节市乃至于贵州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毕节发展作出指示批示,提出“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重要指示,毕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重大机遇,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的重要举措。
2022年10月,在国家卫健等三部委的关心支持下,浙江省人民医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协议》,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2023年7月,医院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023年11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率队赴毕节调研并出席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揭牌仪式,项目医院正式揭牌。2024年7月1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金海湖院区门诊开诊,12月9日全面开诊试运营,实现“一院两区”新发展格局。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开诊后,吕贵荣(左二)带领医护团队实施了第一的骨科手术。受访者供图。
吕贵荣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深化思想认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品牌、技术、管理”三平移的原则,推动医院“同质化”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医院在2023年贵州省综合改革示范奖现场评选中荣获第一名。目前看来,五大成效正在显现——
一是诊疗能力不断提升。合作共建以来,门急诊、住院人次及手术人次均大幅提升达30%,尤其三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提升达80%,吸引毕节市以外的就诊78061人次。
二是医疗技术取得新突破,引进新项目249项,填补西南空白9项、省内空白13项。建设全省首家5G远程机器人手术中心,开展西南地区首例横跨1800公里的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左肾肿瘤根治术。
三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成立12个“名医工作室”,聘任学科带头人2人,引进专业人才294人。选送169人到浙江总院进修培训,1125人外出培训学习,1人拟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研修。派驻专家采取“师带徒”模式,每名专家传帮带1-3名贵州本土医生,与毕节市各级医院签约培养53名学员。
四是科研教学跨越式提升,获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立项共8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了全市医疗机构在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突破;发表SCI论文87篇。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是全市首家获得备案的医疗机构,已顺利引进GCP项目12项、IIT项目5项,获科研经费1165万元,居全省前列。
五是辐射带动成效明显。与毕节市七星关区、云南省镇雄县等8家县级医院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师带徒”为帮扶医院培养骨干人才38名,接收基层医院进修人员49名。与贵阳市口腔医院建立口腔专科联盟。建成西南地区首家远程超声会诊中心,已有省内联盟单位8家,并逐步扩展至云南昭通、广西北海、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等地,为实现“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功能定位不断努力。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鸟瞰。受访者供图。
2025年贵州省“十件民生实事”中,关于医疗的“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改造老旧病房10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仍然排在第三件。
吕贵荣说,在本次大会期间,她将提出“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降低意外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加快完善贵州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水平”等建议,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强基层(夯实基层卫生健康基础)、建高地(打造高水平医院)、提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服务(提高公共卫生、妇幼健康和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助力“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的民生实事。

记者:石雨浩  张茂

编辑:甘玥

编校:吕跃

审核:杨震

贵州人大
贵州人大由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宣传人大制度,弘扬民主法治,展示代表风采,反映百姓呼声,推动人大依法履职,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好声音。
 最新文章